阴历6月25,是当地几个乡镇的集市,沿马路摊贩一字排开几公里,服装鞋帽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真是假冒伪劣商品大聚会,一件衬衫也就是10到20块,一身西装不足百元,虽然农民富了,但多数还是精打细算一分钱当做两分花的。舍得花钱的人,都是和“公”字沾边的。
此地乡镇企业非常发达,因此就催生了一批特殊的富裕阶层——供销员,这些人常年在外跑销售,税收的票公章现金就是随身带,和买方的关系也都是多年的单线联系,是回扣养肥了的,很铁。经常是收了一笔货款,却告诉单位没拿到,对方得了好处,自然也不会说话。就这样吃里爬外坑单位,但是单位一点办法都没有。
1999年,在莲花村,10多个供销员的家当都不下百万,个个有私家车。有头脑的后来就干脆靠着关系自己开了厂,逐渐变成了大老板,也有不少在外面吃喝嫖赌,最后孑然一身黯然回乡。
特别是那些在西南川渝做供销的,多半都把钱丢在了那里。这几乎是公开的规律。有单位要派新供销去那里的,老婆就要到厂里闹,死活不同意。
站在村委三楼望出去,那些器宇轩昂的洋房多数都是企业老板和这些供销员的,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富裕阶层,最要感谢的,还是邓大人的好政策。
村里每年发三次工资,阴历3月25、6月25两个集市各发1000并且放假一天,这是镇上规定的也算是地方特色,因为这天附近的亲戚要来走动要来吃饭。剩下年底根据镇上批准书记的工资,村委成员参照执行,2000年1月,丽水镇根据各村产值销售利润情况,核定了每个村书记的年薪,莲花村列第二名,顾书记是10万。
村里有5个厂,纸箱厂和彩印厂是专门为了配套皮革市场的,一个化工厂是台湾人开的,还有一个磁性材料厂也是私人的,效益最好的就是化工9厂,但眼下面临着关停的命运,顾书记为此也是大为操心。
化工9厂,就是他的钱袋子,年净利润近百万。黄有才,不过是一只呼来喝去的小狗儿,真正的决策者,就是顾书记,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化工9厂原来的厂长姓李,有能力但有些性格,不太听顾书记的话,后来就找了个借口免了职,现在还在厂里,每天写人民来信告状,混得很不成样子。
纸箱厂和彩印厂都进行了第一次转制,村里仍然持有大股,眼下,顾书记就对彩印厂动起了脑筋,要上4套色设备。
第一次开会讨论结束,黄村就恨恨地说:“花700万上这个设备,究竟有多少必要?!”
王会计就冷笑着说:“你心疼了?要退休的人了,管那么多干什么?!反正你退休带不走一分钱的!折腾光了拉倒!买设备嘛,才能把公家的大钱变成自己的小钱,送出一头牛,牵回一只羊哦。要是他私人的厂,他才不买呢!”
牢骚归牢骚,这件事还是提上了日程。顾书记陪着镇领导南下广东香港澳门仔细地考察了半个月,镇领导考察得很高兴,就全力支持彩印厂上设备,当然顾书记还是有水平的,镇农工商总公司拿出200万入股,这样村委里就再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9月2号这天早上村委开会,顾书记睁着惺忪疲惫的眼睛说:“设备已经在定做,目前要抓紧彩印厂的新车间建设,务必在两个月内完工,我看这事就由季村负责吧。”
季峰一点准备都没有,心里大惊,就嗫嚅着说:“工程我也不是很精通,要不要让……?”
顾书记不耐烦地打断他说:“让你负责就负责,不要婆婆妈妈。”其他几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大家就不再吭声。
回到办公室,董建良酸溜溜地说:“小季现在很红嗨!是书记的左膀右臂啧。”小季说你不要笑话我,我也不知道这样安排。
王主任不阴不阳地说:“小季,小心点,你还年轻,犯不着在村里扎得太深,这里水太浑,不适合你的。”
黄村皱着眉说:“你们俩个哪来这么多怪话?!是顾书记安排的,也不是我们小季自己去讨来的差事!”
大家就不吭声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心照不宣”内容快照:
『心照不宣』
过会小季去请示如何着~,顾~大~一挥说既然~给你了,你就全权负责,我一概不过问,你~照程序和法律规定~理就行!该签字的我就签字。季~就犯了糊涂,无奈只能找黄村,黄村笑着说顾~的亲家是专门的施工老板,还能找谁?借你个胆子也不敢!说笑间~响了,黄村一接就说:“戴老板!真是说曹~曹~就到~!厂房的事现在是我们小季村长负责,你来找他吧,我不好~~~。”放~~就笑着说戴老板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