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镇穿上便装,一个人来到市委大楼。在一楼,他根据门牌号找到了市纪检委党风室。一进门,见党风室主任莫秋清和科员郑磊正等着他。他们俩,一个矮胖,一个高瘦。莫主任大约三十多岁,身体微微发福;郑科员二十几岁,细高挑的个子。一看就像个干练的人才。三人交谈了几句后,开始研究下一步对策。“侯队长,你看这个案子怎么查合适?”莫主任递过来一杯茶,笑着问侯镇。侯镇笑着说:“查这类案子,我没什么经验。一切听您的。”“唉,不能这么说,咱们商量着来吗。这样吧,我先谈谈个人看法。何少康,这是个有背景的人。目前,我们所掌握他的材料,还仅限于个别群众举报。在没有查实的情况下,组织上还不能做出处理意见,也不能对他进行双规。这就给我们具体办案人员增加了许多困难。根据我们已往的工作经验,不实行双规的干部,即使有问题,一般群众也不敢揭露。要想开展好工作,我们最好找跟我们熟的人。我们一定做好保密工作,让他大胆地跟我们讲实话。侯队长,你在粮食系统有没有熟人呢?”侯镇想了想,用手拍了拍前额,说:“我认识粮食局的阎副书记。他已退居二线了,就在本市。”那我们就先从他这儿开始。你领我们去吧。”
侯镇一行又来到已退休的阎副书记家,想通过他,了解一下何少康的个人经历。阎副书记是粮食局党委副书记,教师出身,现住在粮食局家属楼三单元三楼301号。侯镇领着人敲开了阎书记家门,阎书记正好在家。走进客厅,侯镇见这里挂了不少字画。有八大山人的水墨丹青,郑板桥的翠竹画,黄庭坚的书法。王羲之的《兰亭序》,侯镇欣赏了一会儿,坐在沙发上。然后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阎副书记热情地说:“何少康吗?我是看着他长大的。他还是我的学生呢!”阎书记这人总一脸和气,细声慢语,平时喜好读书看报。这几天正没人陪他聊天,所以对侯镇一行的到来非常欢迎。侯镇坐在沙发上,打量着阎副书记老伴,好像在那见过。当她给侯镇端来一杯茶水时,侯镇猛然想起来了。她就是许明芳单位的领导方丽媛。“咦,这不是……”“对,我是方丽媛。跟许明芳在一个单位。”方丽媛笑着说。“你们认识?”阎副书记问。“前几天,他们上我们单位去过,想了解许明芳的情况。”小徐问:“大婶,今天不是星期天,怎么待在家里呢?”“啊,我们是倒班制,现在串到白天休息了。”接着,阎副书记讲了何少康的一些往事。
听阎副书记讲完,侯镇觉得方丽媛那天好像没跟他说实话。于是,就缠住方丽媛,要她再讲讲许明芳的情况。“老方啊,你要知道,就跟组织上说吧。要相信组织,相信党,把我们这点晚年的余热都发挥出来。”方丽媛看实在托不过去了,就说:“这样吧。我说的话只做参考,你们别记录在册。因为我没有实际见到,只是听说的。我们上班时候,有人说许明芳的爱人是粮库主任。他好像跟同一单位的女职工挺要好。听人说何少康常把那人往自己家里领。我们姐妹们一核计,有时不忙。许明芳的那份工作就由我们担了。让她回家去住。可是,尽管我们经常让许明芳回家,可也没听许明芳说她爱人有什么不好。并没有发生什么夫妻不和。我们知道,许明芳和何少康是经人介绍结婚的。当时何少康开是个临时工,许明芳就已经接班在铁路部门工作了。按说,许明芳人挺好的,就是长相差点。不过,也能顺得过眼。现在社会上各种传闻都有,甚至有人说许明点芳就是何少康亲手害的。”……
从阎书记家回来,侯镇又回到刑警队。他有些闷闷不乐,坐在办公室里抽闷烟。因为没有找到跟破案有关的线索。虽然方丽媛讲了一些何少康有外遇的传说,可目前看,好像跟这案子并无多大关联。
下午,他们又去了一趟组织部档案室。把何少康档案调出来查阅。根据掌握的这些资料,调查组对何少康这个人的自然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晚上,侯镇在自己办公室挑灯夜战。他在写调查何少康的汇报材料,一边写一边翻阅何少康的简历材料。
何少康,生于1957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大专文化,政工师。其父何秉正是一个老实厚道的粮库化验员。其母花月芳没有工作,人很贤慧。在这个家里,何少康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三个妹妹,他自己排行老四。由于何少康一家九张嘴,全靠父亲一双手养活,早年家庭生活比较困难。
1965年春,何少康先在江水市九泉公社读书,后又因其父工作调转,随家搬到枯树岭。在枯树岭初中毕业后,为了学一门手艺,刚刚十九岁的何少康又回到枯木岭中学,当时高中有一个木工班,他就在那里学木工。当时他学习刻苦,表现积极。老师让他当班长和团书记。1978年4月木工班学习结束,何少康找不到工作,一度在家待业。后来又随其三哥到内蒙霍林河打工。
1979年5月,父亲何秉正因身体不好,更为了解决儿女就业,决定提前退休。23岁的何少康接了父亲的班,并于同年7月17日在父亲所在的枯树岭粮库当了一名保管员。当时何少康身上还有一个三哥,也没有工作,本应按长幼顺序由哥哥先接,但其兄主动让贤,把方便让给了弟弟。上班一段时间后,何少康从枯树岭粮库调到朝圣山粮库。先后担任劳资员,政工干事,团支部书记等职务。在此期间,何少康早来晚走,吃苦耐劳,深受好评。1982年被江水市团市委授予模范团干部;1983年12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4月被提拔为朝圣山粮库党支部副书记。
接下来,何少康在事业上如日中天,越走越红。1988年10月,调到湖平粮库任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成为独立掌管一方人财物的法人代表。1990年12月,他又调入县城,担任市第一粮库专职党支部书记,1992年3月又兼任了粮库主任。成为江水市粮食系统大粮库的党政一把手。
次日一早,他又来到纪检委党风室。“侯队长,你在一粮库有没有熟人,是敢说真话的。”一进门,党风室的主任就对他说。“这个,还真把我难住了,我真没有。”侯镇想了想,又挠了挠头皮说。“我有一个。是我小学的同学。他就在一粮库工作,好像现在开茶庄。”小郑这时说话了。莫主任说:“那可好了,你带我们去吧,我们就从他这儿再找找线索。”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清泉茶庄”内容快照:
『清泉茶庄』
商业街一楼的清泉茶庄,看~去生意不错。虽然店铺不大,只有一间门脸,但货真价实,品种齐全。牌匾~角,有一块崭新的奖牌。~写:消费者信得过单位。有一次,小郑在买云南特级~茶时,无意见到了这里的老板——边喜宽。两人叙了一会儿旧,小郑买的那盒3元钱的~茶,边喜宽也没~钱。“嗬,是小郑。老同学,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边喜宽见来了客人,急忙迎了~来。小郑~前握~,说:“没风就不行来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