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一切就绪的高村忽然乱套了,已经心甘情愿让贤下台的原支书高大山,在宣布新支部班子的会议前临时反悔,不召集党员大会了,并大喊上了马副书记的当,并煽动百多名群众到乡政府闹事,状告党委内定的支书高定文有严重经济问题,要求乡纪委派人查处。然后自己骑上摩托车出了村,溜得没有了踪影。
“他娘的,几天一个毛小子,也来忽悠大爷了,看你狗日的怎么收场?”高大山骂骂咧咧的声音传遍了整个高村,村道中有人也捂着嘴笑出了声:
“好啊,咬起来了,今年的特产税看来要撒汤了。”
接着乡政府又接到县委办电话,说坡上村十几辆农用车堵了县委的大门,打着横幅敲着锣鼓家伙,状告乡党委副书记马明军道德败坏,酒后在该村妇女主任家睡了一夜,要求县委调走马明军,另派作风正派的领导去新安。
正午时分,平原村支书王琳摇晃着身子闪进了乡党委书记杨平常的办公室,递上一份辞职报告转身走了。当天傍晚,几十辆农用车拉着几百名怒气冲冲的平原村村民,涌进乡政府大院,要求举行民主选举村委会,乡政府几十个人,被淹没在人群中,任怎样大喊大叫,竟连声息也听不到。
杨平常书记从后门溜出去了,慌慌张张跑到乡财所,却见乡长李俊峰也白着脸进门了,两人关上财所大门,互相询问着事情的缘由,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奇怪呀,怎么一点征兆也没有?平地风波。”
李俊峰在新安干了好几年了,对全乡工作的脉搏,各村的干部情况心里还是有一点底的,像一个熟悉病人的医生,发烧感冒病因总能明白个大概,可今天的事连他也懵了头,苦苦思索总不得其所以然。
忽然手机响了,杨书记接电后更是大吃一惊,原来马明军副书记被村民们押着游街了,李峻峰急拨公安局,可值班副局长却说,群体闹事不宜出警,让他向县领导汇报。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不仅搅乱了新安乡,在洛城县也引起轩然大波,县委正开常委会,忽然一百多名群众堵在县委门口敲锣打鼓,大喊大叫,新从北方小县调来的南瓜脸黄书记哪里见过这场面,哆嗦着腿宣布散会,然后就溜得不知去向。副书记袁峰是本县人,见第一个常委会就让新领导大煞风景,顿时怒从心头起,正想找新安乡领导出气,正好接到李俊峰打来电话,不问青红皂白先将他骂了一顿:
“你们工作怎么搞的?刚闹了县委,我还没来得及找你们,又将你们的副书记拉去游街,告诉杨平常,不能尽快平息事态,你们俩就卷铺盖滚蛋,县委另派人去新安。”说完“啪”的挂机了,李乡长一脸冷汗,转述了袁副书记的话,杨平常脸色立即变色了。
他是有名的“好”书记,一是人缘好,心术好,从不和同僚闹矛盾。二是遇事是总说好、好、好,怒气冲冲的人和他一接火,转眼就没了脾气,干过几个乡镇,虽然政绩平平,但却少有人否定他的人品,因此落了个好书记的名声,可大凡好人都这样,总是与难缠棘手的事有缘。这不?初来乍到,三把火还没点燃一把,就乱成了一锅粥,好书记一下子没了主意。
他急得搓着手在房子里团团打转,一边不停地念叨:这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转了半天,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下午平原村王琳送来辞职报告,二话没说就走了,你觉得会有和今天的事关联吗?”
“啊,有这等事,你怎么不早说?坏了,我就说哪来这么大的妖风,原来是他在作怪。”李俊峰闻言大惊失色,立即明白了症结所在。原来王琳和高村的支书高大山是拐弯连襟,而坡上村主任刘社会又是高大山妹夫,一定是平原村的事露了风声,王琳这个老狐狸先下手了。
听完李俊峰的话,杨平常才如梦方醒,不免后悔党委会上一时碍于情面,失了主意。农村的事就这样,闹起来容易,平息起来可就难了,可目下实在是火烧眉毛的时候,邻乡的特产税已开始征收,而新安乡却乱成了一团麻,竟连副书记也被人押上街了,听袁书记的口气,仅这一条就够他喝一壶了,大概等不到收特产税了。
看着杨书记欲哭的脸,李俊峰不觉心**:杨书记呀,你这老好人哪,就是没拿好主意。现在可咋办?咳,都怪这个马明军,年轻羔子不懂事,搞乱大局连自己也搭进去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四”内容快照:
『四』
像乘船在大海~游~,晕晕乎乎的,马明军副~只记得他出去大~训斥~~~~的群众,然后被人轻飘飘的~~车,不知都经过了哪里?~边响着呼呼的风~和骂~,冷飕飕的,~~难听,群众无缘由的愤怒和~动令他惊骇,脑子里一片空白,眼前发生了什么似乎也可能不清了,更无暇思考,无~~争,几只有~的~~着~~~,在农用车~颠簸前行,像一片树叶一样在~风中翻卷飘忽,一张张愤怒的有些扭曲的面孔对着他,扭头四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