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站在过道里的一个男人却走过来,说道,怎么不能坐?你看,我来坐。说罢,摇摇屁股,左摆右摆,终于挤坐到位子上。左右的两个人还搂着他亲嘴。众人哄堂大笑。李雨认得,那人就是刚才要买车票的人。李雨这才想到他和小李原来是同伙。李雨更有气。但是他们人多,而且尽是男人。李雨不敢生气,自认倒霉。情急之中,李雨脱口而出,好,我叫服务员来。
众人一听,笑得更欢。有人说,快叫吧,服务员已走进车厢了。李雨以为是逗她开心,拿眼睛狠瞪一下说话的人。慢慢扭过头去,李雨真的见一个穿蓝制服的女乘务员。李雨顿时觉得有了依靠,心想,看你们再敢硬下去。
乘务员走来,嘴里吆喝着“让开”,手里还摇着钥匙串。
站在过道里的人都挤一挤,让她经过。走到李雨边上,乘务员对座位上一个穿皮夹克的男人打招呼。她告诉那个人,补卧铺票的人很多,她已叫列车长留两张,呆会儿送来。穿皮夹克的男人很礼貌地表示感谢。乘务员说,不用谢。
乘务员接着用钥匙串敲打李雨的行李箱,问道,这是谁的箱子?怎么放在过道上?
李雨连忙应道,是我的。我正在找位子哩。
乘务员问道,找位子?站在这儿发呆也是找位子?票呢?
李雨忙从口袋里掏车票。乘客的目光于是全聚在李雨身上,连隔了好几排位子的人都伸过来头来看热闹。李雨紧张得手直哆嗦,从**侧边的口袋里出来,满手尽是零碎的纸币和卫生纸,车票夹在其中。
乘务员用两个洁白的长手指把车票夹出来,瞟一眼车票,又看一眼91号座位,正要发火,只见穿皮夹克的男人站起来,笑道,朱小姐,这里没你的事。这姑娘也是我老乡。他们几个人在说笑哩!老谢,快给她让位子。话音刚落,对面91号的老谢弹簧一样弹起来。众老乡又都哈哈大笑一回。女乘务员莫名其妙,定一会儿神,若有所悟,看着叫老谢的人和他身边的那人不好意思的挤出位子。只见穿皮夹克的男人又说道,小李,帮她放箱子。小李连声说,好的好的。脱鞋,迅速站到座位上。众人帮助,小李将己经拥挤不堪的行李架捡出一个空间,把李雨的箱子放上去,跳下座位,穿好皮鞋,站到过道人堆里。
没事了?那我走了!乘务员说.
没事了,你走吧!谢谢你呀!穿皮夹克的人笑一笑说。女乘务员在众人的目光里向下一节车厢吆喝而去。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李雨也终于和他们相识了。从他们的话音里,李雨听出对面位子上坐的人姓程,是记者。他旁边靠窗坐一个时髦的女子,年纪比李雨大一些,姓张,好象是广东人,因为话音里拖着明显的粤音。小李赞扬薛记者的皮夹克漂亮,穿在身上,显出风度翩翩。其他人都说这皮夹克贴身,潇洒大方,说得薛记者笑容满面。薛记者知道那一帮人的意思,索兴搂着女朋友的肩膀说,你们其实应该表扬小张。回家过年时,她为我在花城买的。于是大伙称赞小张有爱心,又贤慧,和薛记者结婚,夫贵妻荣,幸福无疆。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众说纷纭。小张听了,不知是谦虚好还是骄傲好,只有对着大伙笑。趁着薛记者与家乡人说笑的空档,小张逮住了李雨说话。两个女人话匣子一打开,便似亲姐妹一般,无话不谈了。
小张问李雨家在哪里,有***凭,现在什么公司上班。李雨都一一如实回答。小张说,真可惜,看你一表人才,竟然在生产线上做针线工。李雨解释道,我只读了高中三年级,高考前跟一个初中时的女同学来到花城,不打工不行。小张说,叫老程帮你找个好点的工作。老程认的人多,帮这个忙应该没问题。老程,老程,叫你呢!到花城后,你帮小尹找个好一点的公司。
薛记者正在与其他老乡聊天,听到小张叫他,连忙应过来陪李雨说话。薛记者照样问李雨有何学历,在什么公司上班。当他得知李雨高考都没有参加,连称可惜可惜。他问李雨是否想过参加自修考试,弄个文凭。李雨说,我本来很想参加自学考试,但困难太多,又要钱,又要时间。小张说,你报考中文专业,我来帮你辅导。李雨说,听说在花城,财会专业很吃香。薛记者说,我们两个都是学中文的,知道中文怎么考。再说,你说你从小喜欢古诗文,其实中文专业考的就是这些唐诗宋词,很容易过关。于是薛记者和小张一同启发李雨。他们把中学课本上的诗词共同背了一遍,并交流心得。李雨觉得很有趣味,也很有信心,表示将来一定报考。李雨又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小张还怪李雨把他们当外人。不知不觉,大家也都象家乡人一般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温馨过道”内容快照:
『温馨过道』
见薛记者对李雨这么客气,小李他们也早己备好~果、瓜子、花生、米糖之类,靠车窗的小餐桌再也没有丝毫空隙。大家你~我让,边吃边聊天。李雨还知道小李他们在花城专~装修和~外广告业务,有时~大钱,有时~小钱,有人~钱,有人不~钱。小李殷勤有加,不住的拿色眼瞟李雨,而且故意透~某某大公司~广告牌时,他给了副老总五万元回扣,听得李雨直瞪眼。说到高兴~,车停一站。小李~到窗前,打开车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