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敌人在连失四人的情况下,还在主动叫阵,杨如风就不能不更加小心了。他一时真还想不出如何制敌的好办法,只好伏在原地,等待机会。要命的是,自己还要赶路,无法在这里久持,耽误了赶往南京的事,麻烦可就大了。
其实,杨如风在特务处是有着特殊身份的。他虽已进特务处六年,并已获得中校军衔,但是,他却和特务处有约定,绝不参加打内战,不和自己的同胞过不去。这一点,戴笠是知道的。
一个下属竟敢和戴笠谈条件,这要换了别人,一百个杨如风都早消失了。
可是,偏偏这个杨如风戴笠却容忍了下来。
这是因为,这个杨如风太特殊了。
戴笠不但欣赏他,而且还特别信任他、钦佩他。
自从杨如风加入特务处以后,无论多么艰难的任务,他都能非常轻松地去完成。杨如风已经成了戴笠的王牌,成了他一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利剑!
这种人虽然有点任性,有点不太好驾驭,但却是万里难挑的奇才。
戴笠需要这样的人,需要这样的奇才。
因此,戴笠不但容忍了他,还给了他不少的荣誉。杨如风进特务处才六年时间,就已跻身中校军阶。这在特务处是绝无仅有的。
因为,戴笠自己也才只一个少将军阶,少将和中校之间,只相隔一个上校。就是说,戴笠作为特务处的创始人,和刚进特务处才六年时间的杨如风,级别上只差两级。若非戴笠对杨如风特别赏识,或者说杨如风没有特别的能耐,这是不可思议的。
戴笠凶狠、狡诈、残酷、无情。他性格偏狭,反复无常。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可是,他对杨如风却是一见如故、赏识有加,说明他还是有独特的眼光的。
戴笠能得到主子蒋介石的高度器重,看来,也并非毫无道理。
识人、容人、用人的高深招术,是否是一切权谋者获得成功的真谛?
然而,信任归信任,戴笠的话,杨如风也是必须要听的。特务处的管理制度,升迁标准,完全都是军队的做派。军令如山倒,杨如风岂能不遵守?戴笠既然令他速回南京,这个“速”字,意味着一刻都不能耽误。现在,却被几个不明身份的人阻在这里,这却如何是好?
杨如风经过的风浪多了去了,从来没遇到过如此难以了结的困境。不理他们吧?谁能保证他不在你上马之际朝你打黑枪?想速战速决吧?他们却躲在土地庙内不现身。智计百出的杨如风,此刻真有江郎才尽的感觉了。
正在他左右为难之际,马路的另一端突然尘头大起。不一会,一辆军用卡车即已到了离杨如风不到五十米的地方。望了一眼,后面还有十几辆同样的军车。虽然不知车上装的是物资还是士兵,但这是一个军用车队却是无疑的。杨如风不禁大喜,就在军车离他不到十米的时候,他突然站起,对着土地庙一阵猛射。军车听到枪声,“嘎!”的一声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来十几名军人,一个个荷枪实弹,朝杨如风围了过来。
杨如风要的就是这一结果,立即对军人道:“军统局第二处上海站中校副站长杨如风,在前往南京执行任务途中遇到一伙匪徒袭击,请各位长官予以支援!”说毕,对一名穿上校制服的军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上校对杨如风道:“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是特务处中校副站长?”
拿出自己的证件递给上校,杨如风道:“请长官验看。”
看了眼证件,又看了看杨如风,确证没错,上校道:“匪徒在哪里?”
杨如风道:“已被我打死四个,还有两个躲在土地庙内。”
一个人对付六个人,居然还能打死对方四个,逼得另两个躲在土地庙内不出来。上校若不是亲眼所见,是绝不会相信的。
他开始对杨如风刮目相看了,又打量一眼跟前这位商人打扮的年轻人,上校道:“特务处内居然有如此人物,郭某算是开了眼了。没说的,这两个毛贼交给我了。弟兄们,给我上!若不缴械投降,格杀勿论!”
十几名士兵一听上校命令,端着枪即朝土地庙围去。众人口里喊着“缴枪不杀!”可庙内却仍无动静。眼看就要抵近庙门了,突然,“嘭嘭嘭嘭”几声枪响,有四名士兵倒在了血泊中。其余士兵只好就地卧倒。
上校只好命令:“架机枪!”
两名机枪手立即抬着一挺重机枪过来架在了地上。
战地医生将四名受伤士兵抬走以后,上校手一挥:“开枪!”
机枪便“嘟嘟嘟嘟”地吐起了火舌,土地庙立时被打得千疮百孔。见庙内再无抵抗,机枪才停止下来。众兵进到庙内查看时,两个人早已被打成了蜂窝。
杨如风分别查看了一下六具尸体的身上,既无证件,也无能证明其身份的其他物件。只好求上校命士兵就地埋了。
这时,杨如风才上前再次向上校敬了个军礼道:“承长官出手相帮,卑职永世不忘。敢问长官如何称呼?”
上校道:“都是为党国效力,你不必如此客气。在下姓郭,叫郭云轩,现任三十四旅三团上校团长。我们是奉命去保卫南京的。我看你虽然年纪不大,但身手却是不凡呐。我们今天相遇,也算有缘,你既然也是去南京,何不与我同车前往?”
杨如风道:“这当然是卑职求之不得的事,可是,我骑的这匹马却是千里良驹,我舍不得啊!”
郭云轩道:“这好办,我派一名士兵骑你的马走,到南京后交给你,怎样?”
杨如风道:“如此,卑职感激不尽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5】”内容快照:
『【5】』
晚~十点,南京市内,仍车~马龙,一派~闹景象。戴笠就在他宽大的办公室内等着杨如风。甘立志在徐家村丧命以后,他情急之~,立即想到了杨如风。他知道,这件事只有杨如风出马,才有可能达成使命。杨如风恨~了日本人。他和日本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杀日本人他绝不会皱一皱眉头。因此,他在~复兴社特务~前就已说好,他只杀日本人,不杀中国人。这些,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