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校园小说 > 回音壁里的爱恋 [目录] > 第5章

《回音壁里的爱恋》

第5章回音壁里的爱恋(五)

作者:茜草心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她俩通过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决定废除以前那种按季收获的教学方式,而采用正规学校滚动式的教学方法。梅香负责一至六年级的语文和体育,谭华则负责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和音乐。

所谓的按季收获的教学方式那是以前在嗄芝村因常常只有一个代课老师,所以学校只能采取将不同年龄孩子混编一个班。等这个班从一年级学到六年级以后,才重新招一批又从一年级开始教,因此当地的人们把这种教育方式称作按季收获。

由于这种按季收获的教育方式,导致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按时上学。严格的说这样的教学相当于扫盲,根本谈不上将来的更大发展。再加上这里客观与主观的因素,造成大量的失学儿童。虽说全村有近三十来个大大小小的适龄儿童,但真正能到学校上学的也就不到十个人。

当村小第一天正式复课的时候,她们首先在小操场上举行了久违的升国旗唱国歌的仪式。在唱完国歌以后,梅香激动地大声问孩子们:“同学们,你们能说说我们每天为什么要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吗?”。

同学们用那稚嫩的声音答道:“就是让我们从小就知道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梅香又继续问道:“那么我们在爱祖国之前首先应该学会爱谁?我们又为什么要去爱我们的祖国呀?”。

梅香这一问可把所有的学生们给问住了,公正的说不能简单的怪孩子们答不上来。我猜想也许就是在那些自以为是天之骄子们的心里也不一定清楚为什么要爱自己的祖国,否则就不会在危难关头会有那样多冷漠的令人寒心的目光出现,更不会有那么多时代的宠儿们削尖脑袋把自己变成一个外国鬼。

梅香微笑着慢慢地说道:“同学们,首先我想给你们讲讲在爱祖国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学会爱谁。同学们,我们在爱祖国之前首先要学会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兄弟姐妹。你们想一想一个不爱自己爸爸妈妈不爱自己兄弟姐妹的人,他能去爱别人能去爱自己的祖国吗?”。

同学们好像明白了似的用那稚嫩的童声齐声答道:“不可能!”

梅香兴奋的继续说道:“对,不可能。那我们为什么要去爱自己的祖国呢?”。

同学们只是摇晃着小脑袋瓜用那疑惑不解的目光看着他们心爱的老师,希望能从老师那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看着眼前可爱的孩子们她觉得自己有义务用最浅显易懂的方法来让孩子们明白这个既浅显又深奥的道理。梅香指着站在前排的小阿呷问道:“阿呷同学,请问你为什么要爱你的爸爸妈妈呀?”。

小阿呷想了想慢慢答道:“因为爸爸妈妈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要是没有了爸爸妈妈我就会成为孤儿就会被人欺负的。”。

听着小阿呷那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回答,梅香高兴的说道:“阿呷同学回答的非常正确,有了爸爸妈妈你就不再是孤儿了。可爸爸妈妈给你的只是一个小家,而祖国却是我们所有人的大家。要是没有了一个强大的祖国,那我们所有人也就成了孤儿就会被那些外国人欺负。所以我们爱祖国就要像爱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同学们明白了吗?”。

同学们又是一阵齐声的回答:“老师,我们明白了!”。

梅香接着又问道:“那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才算得上是真正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自己的祖国呀?”。

这一问可把同学们的神经给搞的异常的活跃,不约而同地答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梅香用这种启发式的;浅显易懂的;与自己紧密相关的道理打开了孩子们心灵深处的那扇爱的窗户,激活了孩子们那颗最原始的感恩之心。虽说梅香的话语并不多可对于孩子们来说印象却是那样的深,也许这场升旗仪式会永远铭记在他们的心中,甚至会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

梅香和谭华充分利用她们在大学里系统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理念,再结合当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并巧妙的将新思维的教育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大胆的加以实践运用。她们彻底摒弃落后的却至今还盛行的填鸭式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固有的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听的被动式教育。她们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考试的机器。启发式、联想式、主动式成了她们授课的核心思想,这也是她们能在短短几年间取得骄人成绩的法宝。这种核心思想最大优点就是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更能加深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古人云:“授人以鱼莫如授之以渔”。她们认为做为老师只为学生指点了‘鱼’在那里这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织网、撒线、捕鱼’。只有给学生传授一套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只有真正

握了学习方法的学生,才能不惧风浪、扬帆出海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做为小学阶段的作文课,老师们普遍都认为是最难上的课同时也是学生们最难过的一道关隘。然而在教育基础如此薄弱的偏僻山区却被梅香她们巧妙的解决了,其关键就是她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学生中起了核裂变般的作用。她们在教学作文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看范文,或简单的要学生们按着老师所指的思路去写。而是在给学生们讲解了写作文的一些简单方法以及写作规律以后,更多的是将学生们带到大自然让他们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获得灵感。她们注重学生们平时知识的积累,因为她们认为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平时的丰富积累产生的。

她们用新思维的教育方法使得学生们不再畏惧写作文了,而是真正的把写作文当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正是由于学生们的主动性、能动性被最大化的激活了起来,才使她们的作文水平能在短期内取得巨大的成效。最让她们引以为豪的就是小阿呷在全国小学生作文大奖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她作文的题目就是‘感恩老师’。

梅香和谭华到嗄芝村以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和那里的乡亲们、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深厚友谊的基础就是梅香她们用自己的热情、真情、爱心和心血换来的。

为了让学生们能了解到更多的课本上所没有的文化知识;为了能解决学生们广泛缺少学习必要的工具书,她俩决定在学校因陋就简地创建一个小图书室。但考虑到当地特殊的经济状况,如果要让孩子们的家长再拿出些钱来那只能说是痴人说梦罢了。原先也想过请示村干部看能不能让村里出一部分钱解决一下困难,可在这个没有任何集体经济基础的贫困地区又谈何容易。因此她俩只好自力更生用自己那微薄的收入给图书室买了些书籍,再加上单良从成都寄来的大约上千册各类图书便为孩子们办起了一个小却充满爱和温暖的图书室。图书室的建立不仅仅只是满足了学生们一般的课外阅读,从更深层次说它就如同给这山里的孩子们平添了一双飞翔的翅膀。梅香她俩除了要完成繁重的日常教学任务以外她俩还主动承担起当地村民的扫盲工作,因她们觉得这样做既能缩短孩子们与他们父母之间的文化差距同时也为将来山里人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更让村民们感动的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论刮风还是下雨,每天早上梅香和谭华都会轮流到溜索点去等候对岸的几个孩子,放学以后又要守在溜索边目送着那几个孩子平安到达对岸以后才放心的回家。

她们的生活虽说是清苦的,因为她们的一日三餐的主粮就是土豆、荞麦或燕麦,半个月能吃上一次肉那算是不错的了。她们的工作虽说是非常艰苦的,因学校二十来个学生就只有她俩而且每天晚上就是靠着两盏松树油灯为孩子们批改作业。可她们的心里却是感到无比幸福与充实的,因她们的梦想和希望已经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始慢慢的结出果实。

单良是在梅香去了嗄芝村的第三个月收到来信的,信中主要介绍了当地的一些自然方面的和生活方面的情况以及她们到那以后所做的工作。为了不让单良有太多的担心所以在信里一点也没提及过她们所遭受的艰难困苦,当然还有她们自己才知道流过的那些泪水。

信的结尾是这样写的:“单老师,虽说这里的自然条件是非常险恶的,生活也是非常艰苦和单调的。说句毫不夸张的话,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和与世隔绝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我们的心里却是幸福的,因为我们而给这里的孩子以及这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之光。也许在那些世俗人的眼里这里就是生活的地狱,可在我们的眼里这里却是净化人们灵魂的天堂。

单老师,我真的很希望在你方便的时候能到这里来采风,相信这里会有能给你带去无穷灵感的东西。说不定你还会喜欢上这里哟,期待着你的到来。

祝快乐

你永远的学生:梅香”

单良接到信的当晚可以说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失眠。他为她们的大无畏精神所失眠,他更为她们的那份对教育事业的忠诚所感动。做为一个令男人们都要打退堂鼓的地方,两个女孩却能勇敢的去挑战它并战胜之。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回音壁里的爱恋(六)”内容快照:

『回音壁里的爱恋(六)』

单良利用国庆节的长假,另外又把年休假也搭~去了一趟嗄芝村采风。一到嗄芝村单良便被这里的绮丽风光给惊呆了,心里不禁赞叹到此~真乃人间仙境。因这里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气候的垂直、~平差异很明显。往往~~~是白雪皑皑,~~~却是绿草茵茵。真可谓‘一~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更因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所以才有经年的常青树,四时的不败之花。单良贪婪的~动着~里相机的快门,恨不能将这里

~~

>> 阅读第6章 回音壁里的爱恋(六)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