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症结之处在于一个字:钱!这几乎个根治不了的顽症,我完全失去了信心。”
贾旭微红着脸,颇有些大家之气地冲桌子对面的朋友兼同事赵炎伟说出了这几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话。
贾旭对赵炎伟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是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十点钟,这时候距刚刚结束的中国足球队参加的最后一场外围赛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在主场打平即可出线的大好形势下,硬是在最后时刻被对手攻进一球以0:1告负。他们两在现场目睹了这令人窒息的一瞬。
本来,贾旭是不想去看这场足球比赛的。不是他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更不是他对足球不感兴趣。他其实是个**的足球爱好者,可以这么说吧,他失恋时的痛楚远远不及中国足球队失利时给他带来的伤痛。他不想去看是因为他怕,他怕这个平局保不住,他有这个预感。早在几天前的各级各类媒体中,他就从中产生了这种预感。他不喜欢“保平即可出线”这样的语言。何为“保平”?说穿了不就是保守吗?
可他又为什么去了呢?这只能说他抗不过足球的诱惑。在最后一个主场到来前的二十多天,足球的热度已是一日甚比一日的高涨,它让国人看到了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光辉灿烂的前景。身处在主场城市中的贾旭能不受到感染吗?何况他是一个热爱足球的青年人。但是,由于那个“怕”字,由于有自己内心的独特的感受,他迟迟没有付出实际行动——买一张球票。他对任何事情都是十分果断的,从不犹豫。可偏偏在这件事情上他显得举棋不定,但不看的心理始终占据着上风。在那段时间里,他,他尽量减少出门上街的时间,以暂时避开满城的足球热浪。——抵挡不过,躲都还不行吗?
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贾旭想躲亲眼看到中国足球失败这一“祸”却是真的没有躲过。就在开赛的前两天,好友赵炎伟给他送来了一张价值不匪的球票。面对别人的如此盛情,他能不领吗?否则何为“盛情难却”?只可怜赵炎伟也太爱足球了,特别是对中国足球抱有比自己养个大胖小子更大的希望,他一连好多天都在做贾旭的工作,好说歹说的要对方一起去现场看球,可别人就是不答应,就连冷嘲热讽的挖苦和激将法都用上了,依然不见任何效果。赵炎伟如此的劝贾旭去现场看球的理由说起来其实非常简单,那便是和他一起看球过瘾。不是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吗?的确如此,他们俩一起看球并不是盲目的像许多观众那样胡乱的喝彩与呐喊乃至制造一些混乱。单从这一点上说,他们是有素养的球迷观众。他们在一起看球时,能够一边欣赏一边谈谈自己的看法,比赛双方的优缺点,实力状况以及需要调整改进的地方等等方面,都是他们交流的话题,而且还很有些见地。他们不管言论会有什么结果,就像一个爱唱歌的人,不管是否会当上歌星一样,只要自己感到快乐高兴就好。由于这样的原因,赵炎伟每次看球必得要拉上贾旭,如果没有他同看,那就等于是酒鬼喝的酒里没有酒精——没味。
劝说无效,赵炎伟于无耐之下想到了这一招:我出钱买票,亲自送到你手上,你总不至于推辞了吧。贾旭也没想到他会来这么一手,于是陪他去看了这场足球赛。
然而,比赛的结果真的让贾旭不幸而言中。说实在话,他虽曾有这个预感,但毕竟不是出自他的内心。他甚至希望自己的预感失灵,宁可自己是个糊涂虫,是个大笨蛋,只要国家队能平能赢能踏上决赛的场地。
赵炎伟不得不服贾旭的预见力和判断力。他何曾想花钱买伤心呢?这么多年来,屡屡失败的中国足球令他委屈,也令他不服,难道中国人真的“玩”不好足球吗?每每看过比赛后,他总有些想不通,打不赢欧美,在亚洲总该要有点“巨人”样吧,可那种恐**症真的让人心都寒了,即便穿再多的衣服也只是个“庞然大物”。
赵炎伟每次产生的困惑一到贾旭那儿便能云开雾散见晴天。贾旭的分析犹如拨竹笋一般,一层一层的由外而内,由浅入深地让他不得不接受,有时还会生出佩服之情,觉得贾旭这么一块好金子硬是被埋在了十八的地底下给**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续一”内容快照:
『续一』
中国队又一次在关键时刻输~了比赛,不知是不是该称为黑色的*分钟。这些早已习惯了的说法,赵炎伟听得多了,似乎有些~木不仁,但不管怎样,心里的那个难~劲儿实在难以言表,他不知自己是怎样走出赛场的,也不知是怎么回家的。他一路没跟任何人说话,就连~边的贾旭也给忘了。在他走~屋随~关门之时,门却被卡住了,回头一看才知道贾旭跟自己在一起。也难怪,他们是同病相怜。赵炎伟有个家,他可以有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