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招收的员工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人们发现,原定23人的招工指标,却来了26人,其中有3人来自厂外。这些年来,由于企业效益的不断提高,人员也像历史发电量的累计表一般,逐年增多,除了正常通过计委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地方上每年都会有长手快脚者通过各种途径安排几个退伍军人或招工指标到厂里,导致企业严重超员,不堪重负。好在是国有企业,工资旱涝保收,人们都见怪不怪了。不过,还是有细心的人发现,有个腿脚不太灵便,名叫金奇的人,跟金梅芳过从甚密。人们不时看见金梅芳会到金奇的宿舍去看他,每逢周末,金奇也常到金梅芳家去吃饭。
金梅芳结婚后的第二年春天,元宵刚过,粟相因主持召开了厂长办公会,会上提出了二个人事动议,拟任徐一鸣为生产技术科副科长,袁克林为检修车间副主任。
听到这个议题,曾皓气不打一处来,倒不是不跟他通气的缘故——对于行政方面的人事任免,他已经习惯了,而是这个动议提得太不地道。原生产技术科科长老林退休后,副科长周吉第提拔为科长已经半年多,一直没有提出副科长的补缺问题,一度给生产工作造成过不小影响。现在把这补缺问题提出来,跟袁克林的超额任命摆在一起,这不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吗?电厂无人不知,金梅芳嫁给粟斌,是袁克林牵的线,不管袁克林在这桩婚事上是否真的起到什么作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粟相因明摆着是在实施桃李之报。他在考虑对策。这二个人事问题摆在一起讨论,要处理好还挺棘手。生产技术科副科长缺额,徐一鸣作为科内的得力老科员,提为副科长,是板上钉钉的事,但现在却成了袁克林的陪衬。如果否定袁克林,意味着这次人事问题很可能将被搁置,徐一鸣就会遭遇池鱼之殃,如果通过徐一鸣,袁克林势必就会被成为顺水人情……
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刘文轩首先发言:“生技科副科长周吉第升为科长后,副科长的职位一直空着,遇到科长不在的时候,给工作安排带来不便,越早解决越好。徐一鸣科班出身,分配到厂里也有五六年了,专业知识丰富,管理能力比较强,可以胜任。袁克林虽然是技校毕业,但车间普遍反映,这个人专业技术还过得硬,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很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我本人没意见。”
厂长助理贺锦名发言:“徐一鸣各方面比较成熟,我没意见。袁克林技校毕业,连班长都没担任过,下面还有几个大学生都一直没机会上来,如果提拔他,势必会引起职工很多议论,对我们工作不利,对他的提拔还是慎重一点为好。”
尹永国发言了:“我同意粟厂长的意见。这二个人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用人不能囿于常规,我国自古就有唯才是举的传统,‘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人为束缚埋没了人才。”
听到这,曾皓心里直笑,这张“嘴”今天可是说了句大实话。
等大家安静了下来,罗满庭清了清嗓子,发言道:“我想提醒大家,人事讨论也要遵循厂里的有关规定,这是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的。姑且不说袁克林这个人的条件如何,检修车间职数已满,如果要通过这个拟任,以后厂里做出的决定,发出的文件,还能有多大公信力?除非非常情况,我认为不能随意突破厂里的规定,以维护文件的严肃性。”
……
讨论意见逐渐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意向发展,曾皓心里升起一丝欣慰,一度绷紧的神经开始舒展开来。本想不再说什么多余的话,但作为书记,有些原则性的东西还是不能妥协,免得让人说自己没尽到责任。他坐正身子,说道:
“我想强调三点,一,行政方面的人事任免,我不想过多干预,但按照‘党管干部’原则,党委有权力也有责任对拟任人选进行组织考察,提出考察意见;二,厂里做出的决定,发出的文件,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没有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更改;三,在讨论有关企业重大事项的时候,各位领导应该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抱着对党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发表个人意见。”
话说出去,曾皓自己也觉得毫无意义,特别是那个在党政部门被视为重要权杖之一的“党管干部”原则,在“厂长负责制”的铁律下,显得是那样苍白无力,不足挂齿了。
最后,意见集中在袁克林的拟任上,同意和反对意见相持不下。这时粟相因发话了:
“既然大家对袁克林的拟任有不同意见,现在我提议,对袁克林的拟任作一次举手表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做出今天的人事决定。”
表决结果令曾皓大失所望,袁克林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
第二天,一纸红文下发到电厂各二级机构,袁克林被任命为检修车间副主任,同时被任命的还有徐一鸣,他顺风顺水地当上了生产技术科的副科长。
知道消息的袁克林,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喜悦。他知道人们在背后议论着什么。他在反思,在以后的日子里,应该怎样工作,才能改变人们对他的偏见,消除这件事给他带来的消极影响。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尾巴做人,拼着性命做事,让大家看看,我袁克林到底是狗熊还是英雄。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谁是凶手”内容快照:
『谁是凶手』
这年仲夏的一个星期一~午,曾皓正在批阅文件,突然,左志~~脸血污走~~办公室,陪同他来的还有保卫科科长段刚。他连忙丢~文件~,起~询问道:“怎么了,左志~?”段刚代答道:“在~班路~被二个不明~份的人打了。”曾皓问左志~:“这二个人你不认识?”左志~回答:“从没见过。”曾皓怒不可遏地转脸问段刚道:“人呢,现在这二个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