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我的俄罗斯情人 [目录] > 第2章

《我的俄罗斯情人》

第2章第一章

作者:北风888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塔州是前苏维埃联盟共和国,现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一个州,相当与中国的一个省,赤塔州的所在地是赤塔市。赤塔市距莫斯科的距离大约六千多公里,距北京的距离却只有三千多公里。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凭乘车时间的长短,大致估摸的,肯定不准确,只是我个人的感觉而已,好在这不是讲地理课,估摸错了也是没关系的。

那年的夏天,我应赤塔州师范学院邀请,到那个州师范学院教授中文。接到邀请,办好护照和签证,从北京乘坐国际列车,到中国的满洲里,停留了三个多小时,例行海关出境检查,检验护照,然后再乘原来的车,继续前行。从中国的满洲里启程时已是北京时间下午十七点钟。我乘坐的列车包厢里共有四个乘客,我和另一个中国留学生,坐在包厢的下铺,那个留学生是位年龄约摸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她是要到终点站,——莫斯科的。另外两位乘客,是一对搞不清是情侣还是临时鸳鸯的男女。

他们来自蒙古人民共和国。如果把时间往前推移五十年,他们应该算我们的同胞,但因为斯大林同志的国际主义,那两个上铺已经不算中国人了,算是国际友人。两个国际友人说的是他们本国的语言,蒙古语,我和那位下铺的女同胞听不大懂,所以也就不与他们搭腔。当他们咕噜唔噜的试图和我们进行语言沟通时,我们只能是摇头。后来就索性不去理他们。

我和我的下铺,那个来自同一个民族的乘客,因为有共同的语言,又是我们内蒙古老乡,所以在北京上车时就交流了起来,她告诉我,她来自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大学毕业后,在莫斯科留学,已经一年了。放了暑假回家探家,快开学了,要回学校。

我们在一起,她和我聊了一些莫斯科的事,她说,她刚到俄罗斯那会儿,本来俄罗斯人对中国人很友好,也很欢迎,但现在的情况不大妙,中国人在莫斯科现在的声誉不大好,原因一是中国有许多不法商人在莫斯科经商,不守当地法规,唯利是图,不折手段地胡折腾,倒贩伪劣产品,毁坏了中国人的名声。这是其一。其二,有一帮在中国就是坏蛋的家伙,把他们作恶的地盘西移到了莫斯科,行凶、杀人、越货,倒贩美金、枪支,给莫斯科的社会秩序带来了骚动成分,所以,莫斯科人对中国人越来越不友好。

听这位女孩这么一说,我心里也有些担忧,这真应了那句俗语,一粒老鼠粪**了满锅汤。莫斯科人不欢迎中国同胞,那么赤塔州就欢迎么?那也是俄罗斯的地盘,不要我到了赤塔州也受到不欢迎的待遇,那可麻烦!我虽然到赤塔州也是为了混饭吃,而决非什么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但我还是不希望我未来的学生们把我当成不受欢迎的人,驱逐出境,我不是外交官,外交豁免权我是一点也没有。

但再想一想,是他们主动邀请我去的,而非我憨皮赖脸硬要和人家抢饭吃。赤塔州师范学校的副校长,兼汉语系的主任,是当年在中国是我的校友,他如果觉得我会危及他的饭碗,他是断然不会主动邀请我的。这样想,我的心里便踏实了许多。

我想起了我在大学时的那个叫赵维力的同学。

赵维利的父亲是早年的一位抗日联军战士,在东北长白山一带打日本,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一位有血性的中国男儿,为了叙述方便,我暂且把赵维力的父亲称作老赵。

在抗日那活儿,老赵不知怎么认识了了一位白俄罗斯贵族后裔的女儿,就恋爱并结了婚。但是那位老赵情场上虽然如了意,但在政治上却从此失了意,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全国解放后,他在西安市某个部门当一个什么处长,但这个处长却当得不怎么顺心。中俄友好那会儿,因老赵娶的是白俄流亡贵族后裔的女儿,是布尔什维克的死敌,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人民的对头,一个革命老战士,竟然娶了中国人民的对头为妻,放着那么多红色布尔什维克的女儿你不去爱,非要爱一个布尔什维克的敌人,这是一个立场问题,老赵因此而得不到组织的信任和重用。

等中俄恶化了,组织上又有了新的说道,白俄也好,红俄也罢,都是苏联人,家里藏着一个中国人民的敌人,还当作宝贝般的娇藏,这种人很不可靠,怎么能够得到组织的信任?

到了文化大革命那会儿,老赵又成了苏联修正主义的特务,批斗、脖子上挂着用细铁丝吊起来的大牌子,游街示众,一趟街游完了,那细铁丝了进脖子里有一厘米深,血乎乎的。老赵革命意志本来就不怎么坚强才爱上了白俄女子,经革命战士们这么一折腾,他的意志就更不坚强了,在游街结束的那天夜里,老赵自个儿给自个儿找了一根粗一点的绳子,把自己的脖子吊在了一间有房梁的悬梁上。这才让红卫兵革命战士们彻底消停下来。

但是人死了,老赵家的遗孀及子女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善待或同情,畏罪自杀,死有余辜这就是结论。那个人性让无产阶级左派革命割掉了的年代以及那个年代的中国人,让白俄女子对中国彻底地失望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她宁肯回国接受布尔什维克们的凌辱也不愿继续留在中国。先是白俄女子打前站回国,再后来,我的同学赵维利也跟着母亲回到了那个不是他的祖国的国家。

没想到这个小子竟然混到了州立师范学院副校长的位子上,真是不容易。也难为他还能记得起我这个当年的同学。当年,我的家庭出身也因父亲的问题受过牵连,也属于‘黑五类’地、富、反、坏、右、子雷的家庭背景,所以与赵维力有些同病相怜,互相照应,也因此结下了友谊,我想他邀请我到他的学校去讲授中文,大概也就是念及此情。

不管怎么说,在国外讲学,工资待遇会高一些,而且能挣一点‘刀了儿’(俄语中的美元的称谓)我是奔着‘刀了儿’去的,这一点我毫不掩饰。孔子还说“富贵若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也为之”可见老夫子对富贵也是不讨厌的。老夫子所说的鞭是马鞭,能富贵,让他那样的大学问家执马鞭,他都干,我为‘到了儿’执一执教鞭又何妨。再说我也很想借机躲避一下妻子对我的家庭压迫,于是我就满口应允下来,再和本学校的头儿们交涉,他们也同意,尤其是我们的系主任,早就看我不舒服,又没缘由拔掉它他眼里的这根刺,一听说我要出国讲学,立即欢欣鼓舞地道:“好事儿-----好事,去吧,同意,同意。”

于是,我就有了这趟行程,也就随之有了这篇小说。不过,我为这篇小说和这趟行程付出的代价也真是有点过大,丢了教职,老婆离婚,外加有了一个异国的儿子阿廖莎。这是后话。让我慢慢道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二章”内容快照:

『第二章』

列车~过国境,~后贝加尔湖时,是北京时间十八点多,~照中国人的作息时间,该吃饭了,列车~是有饭的,但我不想~烦自己的~到餐车就餐,就打开一箱子中国人民家喻~晓的‘康师傅’碗面,拿出~来,请那位留学生和我一道用餐,但那位~学生持矜得很,不肯赏光,我只得自己给自己泡了一碗,并拿出双汇火~肠、涪陵榨菜,自顾自地享用起来。谁想我这里享用,康师傅的~气竟然惊扰了我的~铺的那位国

~~

>> 阅读第3章 第二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