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奇计三国 [目录] > 第2章

《奇计三国》

第2章第二章 蛟龙出海

作者:chuanzi19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杨瑞想到今日正赶上曹刘二人青梅煮酒论英雄,岂不是公孙瓒此时已经败在了袁绍手中。那刘备也会以拦截袁术投靠袁绍之名逃出曹操的手掌心。此乃放虎归山,蛟龙出海,对于曹操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想到这,杨瑞不得不要做点什么了。最后只好叨念道:“刘备,对不起了。”

杨瑞深夜去见曹操,将他所知道的尽数告知了曹操,为的是提醒曹操要留住刘备,不要放虎归山个,否则必成大患。

“子川兄,你从何得知平原公孙瓒败给了河北的袁绍呢?这可是连我都不曾得到消息的军事信息。”曹操眼中射出一道精光,脑筋飞快的转着。

杨瑞突然想到这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最大的缺点和最大的优点就是多疑,连忙推脱在占卜星象之上。最后加了一句:丞相若不相信,明日公孙瓒落败的消息就会传到你的耳朵里,同样,刘备也会趁着这个机会出逃。”说完这些,杨瑞觉得没有在呆下去的必要了,起身要走,曹操赶上前去道:明日若正如先生所言,操定会拜子川兄为军师,若不中,操也会让军士送先生回家,先生可否愿意?”杨瑞道:“就依丞相之言,到时我可要一份大礼。”曹操大笑道:“一定一定。”

曹操是一个知人善任之人,可以说,在三国中任何一个君主的才能都不及曹操。可这时曹操根本看不透这个似乎是天外来客的人,他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却洞察一切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这种人是最可怕的,你永远都猜不透他再想什么,可他却把你了解的真真切切。

翌日,曹操又请刘备畅饮,对饮之间,有军士报告给曹操说满宠从袁绍那里探听回来了。曹操便叫人召满宠询问情况。满宠说的果然于杨瑞昨晚于曹操说的分毫不差,公孙瓒败了,不管原因为何,终究是败了。曹操没有问市如何败得,对于袁绍公孙瓒这等鼠辈,曹操早就视他们为冢中枯骨了。而对面的刘备却着急的想知道原因。满宠便将公孙瓒如何败给的袁绍详细的讲了一遍。在得知袁术遭到众叛亲离欲将玉玺亲自奉送给袁绍时,刘备的眼里闪过了一丝精光,心里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听完满宠的详细说明,刘备起身对曹操说:“袁术如果真的要投奔袁绍,必然要经过徐州,刘备愿领一军在半路截杀,为圣上夺回传国玉玺,生擒袁术那厮。”曹操没有想的太多答应了刘备道:“明日奏明圣上,即刻出兵。”心中暗想:杨子川真乃神人也。事事料人之先,吾不及也。

刘备施礼告退,刘备走后,曹操直奔杨瑞所在的那间客房。见杨瑞在书案钱写着什么。曹操慢慢走过去道:“先生真乃大贤,昨晚跟我说的那些无一出错,,按照先前约定,先生可愿意做我的军师?”杨瑞道:“丞相客气了,从我决定告诉你那些的时候,我就把你当成我的主公了。”说到这,扑通一声,杨瑞便跪在了曹操面前。曹操大喜道:“我得先生,如同久旱逢甘霖,何愁大事不成,天下不定啊。”

“丞相过谦了,丞相之才远胜于我之上,我只愿尽力辅佐明公,早日成大业。”之后两人相视大笑起来。曹操道:“明日我就昭告天下封先生做我的军师,如何?”“丞相此举万万不可,子川不过一文弱书生耳。只愿在丞相之后默默的为丞相谋划足矣。”“这样岂不是太委屈先生了?”“不委屈,不委屈,只要能为丞相效犬马之劳,这些小事算的上什么。”杨瑞之所以这样还是跟曹操学得:智者务实,愚者务虚。

“丞相真的要刘备去拦截袁术吗?这样一来,刘备必定是有去无回。丞相此举就真的成了放虎归山了。”“先生,你以为我不知吗?无奈刘备乃是大汉皇叔,素以仁义为本,深得民心,我恐怕因杀一人而失去天下的民心,岂不是因小失大。”

“我有一计,可杀刘备。”“操愿闻其详。”

“丞相既已答应让他领兵拦截袁绍,不得不兑现,不如就将计就计,让他去,但不给他兵权,令朱灵,路昭二位将军领兵,在行军途中随便找个理由将他杀掉,岂不一了百了,事后若丞相怕惹来非议,在杀掉二位将军即可,没有人会想到丞相您的头上。”

“可刘备那两个兄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恐怕没有这么简单。”“丞相只需分开他们三人便可,令刘备为先锋,与朱灵将军先引兵而去,令路昭将军于关羽张飞引军在后,不怕事情不成。”

曹操思忖了片刻道:“先生,这次就算了吧,放他一马吧。”

“丞相,这是为何啊,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杀可惜啊。”

“先生就别问了,操发誓,他日定当取他首级。”随即走了出去。

杨瑞知道曹操不忍心杀掉可以与自己争夺天下的知己,曹操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并没有那么残暴,自己想要追随的不就是这样的一个主公吗?他此时更加坚定了自己追随曹操的信念。因为眼前的这个人不仅仅是后世人们眼中的奸雄,他应该是人人称道的明君圣主才是。

翌日,刘备三兄弟引兵去拦截袁术,袁术自杀,刘备夺回了传国玉玺交与曹操,而刘备就在也没有回来,后来竟成了与曹操争夺天下的人。以后的每一次曹军遭到刘备军的重创时,曹操就会想到这时自己为什么没有将这个心腹大患给除掉,才会酿成今日之祸,当然这是后话。

今日之事在统一后的《魏国通史》中被这样记载:魏武帝因一时不忍,放走了蜀地的昭烈侯,使蛟龙出海,给魏国留下了极大地祸患。这无疑是个错误的决定。

曹操也在魏国统一后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当初我听子川先生的计谋,杀掉刘玄德,那么天下早在十年前就会被我大魏平定,曹操并没有说自己错了。因为他是一个好的君主:知错改错不认错。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第三章 谋士如雨”内容快照:

『第三章 谋士如雨』

刘备引兵走后,正赶~郭嘉程昱考校钱粮回来。知道曹~让刘备引军去~袁术皆劝阻曹~收回成命,或令一员大将趁刘备军还没走远~杀之。否则必酿成大患。曹~道:“你们所担心的子川先生早就告诉过我,我岂是愚钝之人,~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此次就当我曹~放他一马,他日定去刘玄德首级。”众人看出曹~心意已决,都不再劝。气氛一~子僵住了。郭嘉看气氛不对便问曹~:“丞相,不知您~中

~~

>> 阅读第3章 第三章 谋士如雨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