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身世之三秦国攻魏3
魏王在行宫里一刻不停地走着,像一只被关在笼里的兔子,把跟随着他的两位侍卫大臣累得够呛的,可他们又不敢叫魏王停下来,怕触魏王之怒,脑袋不搬家也会丢官弃爵的,若是那样,可就太冤枉的了。当然,这世间,是没什么冤枉可言的,谁叫你自己不懂得眼分呢?于是这俩位侍卫大臣也就跟随着魏王在行宫里转着圈。此时若有旁人看到魏王与侍卫大臣走马灯似的走着,一定会为他们这滑稽的样子人忍俊不禁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王心里越来越焦急,走起来也就越来越快,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这时,有探子在大帐外禀报:禀报魏王,丞相大人回来了!
有读者可能会纳闷了,刚才不是说魏王派使者把丞相刘桥的首级奉献给王翦了么?怎么这里又冒出个丞相刘桥来了。这东东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各位看官别急,更不要像魏王那样心急火燎的,且听我道来。
原来这一切都是刘桥与魏王商量的计谋。他们是想用骄兵必败这招来打败秦军,同时也为赵韩两国军队的到来赢得时间。
所以,他们装出很是害怕秦国,乃至于把自己的丞相都杀掉了来求和。又因为刘桥在秦国是个管粮食的小官,与王翦李斯这些高官们素昧平生,所以,他们都不认得刘桥。于是,他们也就从死囚犯中,抓了个较威武的人来代替刘桥,并让这人怒目圆睁,这样才好骗过王翦。其实王翦也并不是好骗的,只是因为王翦太骄傲了,可说他完全没把魏国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消灭魏国就像掐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所以,他认为他大军压境,魏国自然惧怕,杀掉刘桥来求和也是情理之中的。毕竟国家比你刘桥一个人更重要的,这招也是象棋上的弃车保帅的招术。
刘桥还与魏王商量,决定由他去做使臣。因为他要亲自去秦营观察,特别是作为主帅的王翦在这场战争中会持何种态度。要知道,态度决定一切呢!再有,刘桥认为自己有着天才的表演,只是现实社会没有给他表演的机会,使得他在这方面的才能被淹没了。现在他去,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己这方面的才能。至于派其他人去,刘桥也不放心,同时,他也怕其他人会把这场戏搞砸了,那可就会影响整个战局,弄不好魏国就会在这场战争中覆灭的。因而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需得他挺身而出。
魏王对刘桥的计谋是很赞同的。只是他不想让刘桥去冒险,而是想另派人去做使臣。因为正如俗话说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万一秦军中有人把刘桥认了出来,那刘桥可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了。这样一来,魏王就如同失去了自己的左右臂膀,那魏国就真的完了。
刘桥却请魏王放心,因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另外,他此番前去,并不是就这样去的,他得化化装,这样即便先前有认识他的人,也会认不出来的。
魏王见自己不能劝动刘桥,同时又为刘桥的忠心所感动,只得同意他去。临别时,魏王再三吩咐刘桥千万要小心,并叫他无论如何都要活着回来,因为魏王不能没有他,魏国不能没有他。
眼看王翦给定的三天期限已到,而据探子回报,韩赵之兵正在半途,如果这时交战,韩赵之兵将无法赶到,那样先前的计谋就会流产。为了再争取一两天时间,刘桥决定再去秦营,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看能否争取到这两天时间。
魏王是怎么也不要刘桥去了。因为他知道,这王翦不是一般人,随便可以骗得来的。骗了一次已经极为不容易的了,还想去骗第二次,你真的当他是傻子了。刘桥叫魏王放心,他知道怎么应对的。因为他去了一次,对秦军的情况也有了些了解。同时,刘桥也跟魏王说了,如果不能争取到这一两天时间,就会导致整个计划失败,那样魏国真的很危险了。在刘桥再三的劝解下,魏王只得同意。他把自己穿的那件防身衣服脱了下来跟刘桥穿,这是刘桥怎么也没想到的,他跪了下来接受这件衣服,并表示自己即便为魏王而死也死而无憾。魏王嗔怪刘桥,说他不该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他不是要他为自己尽忠,而是要他为自己支撑起整个魏国。刘桥双手打拱说,臣一定会重振魏国**!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