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大地上,有一座名山坐落在祖国的西南,唤作“青城”,千百年来,世事变迁,从尧舜禹时代,再到春秋战国,无数英雄豪杰出没与江湖,现在这个时代,早已是今非昔比,而青城山也是从古至今引来了无数修行之士,从此青城名震天下。而此时,青城派也许会遭来了千年不遇的浩劫。。。。
“三庚草①!野生的三庚草我终于找到了!”一位看起来十三四岁的男孩子叫了起来,或许是由于太兴奋的缘故,把那个三庚草当作是珍宝一样看待,他将三庚草轻轻拔起,捧在手心里仔细端详起来,原来就是它。
这个叫做萧林的男孩,找这个草已经十二天了,每天太阳没升起的时候就背上他的大药筐出去采药,日薄西山之时才归来。每天过得倒也自在,他家里世代为医,他的太爷爷也曾是某个门派的首席药医,所以打小起萧林就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他爹娘为了修行,也为了萧林将来能够有好的发展,居家从成都城内迁到青城山中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不料在他生下来来没多久,他母亲就去世了,他的父亲也不知所踪,靠他的爷爷把他带到13岁时,爷爷却受门派之邀不知道去了何方,从此便在这山中孤单的成长着,他们家唯一留给他的就只有这一个药箱和药筐,也有几本生灰的古书。
看着天空渐渐暗淡,萧林取下了药筐,拍了拍身上的土灰,开始鼓捣那些草药了:“蒲公英,紫花地丁,穿心莲,龙葵。。。嘿嘿,清热解毒的药大概还剩的不多了,我就快采完所有清热解毒的药了。”
想着这些,采药的艰辛也抛之于外了,心中一阵欢快,外表朴实的他,心地也十分善良,一路小跳的回到草屋。
青城山植被茂盛,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清幽树木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山清水秀之地,住在其中,也是一种享受。
只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 “哈哈,今天又采到了新东西,这个药草好像只有书上才有,很珍贵的。”萧林说着,手里拿着一把药草,学名叫做“青葙①”这次萧林可真的是累惨了,为了找到这个青葙,翻过了六座山头,结果在一处小松林里的枯井边发现的,再沿着路走回来,已经累的走不动了,看见前面到了青城湖,便放下药筐,坐在大理石上休息,到了湖边时,看见一个年龄稍大穿着白袍,带着斗笠的老人,坐在一个竹椅上,手里拿着一根钓鱼竿子,神情悠闲的坐着,当萧林从旁边经过的时候,听着那个老人嘴里念念有词:“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咳生津,调容养卫。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萧林一听纳闷了,“这不是我们家放在竹架上医书《青药评注》第一页的大纲么?这个人怎么会知道的。”于是萧林止住了脚步,静静的听完了这一长串的草药口诀,没错,这就是《青药评注》的首页大纲,而且这本书早已不多见,集市上和个大门派中也绝无仅有。
听罢,萧林心里没底,不知此人为何人,又不敢上前打扰,一时间就呆在那里了,没过多久,白袍老人起身了,收起了鱼竿和竹椅就要往回走,萧林脱口道:“前辈,请等一下!”那老人顿了顿,却并没有看萧林,“小辈对您刚才所说有丝不解,请问可否请教前辈?”
老人没有说话。。。
萧林有些心急,便又问了一遍:“前辈,您可知《青药评注》?”
老人晃着身子,转过头来,没有说话,由于接近黄昏,萧林根本无法看清楚那位白袍老人的脸,且又有斗笠相遮。
许久,老人拿出竹棍,缓缓的在地上划了几下,留下了几个字,便乘着落日的余晖,下山了
萧林一脑子的糊涂,这白袍老者到底是谁?为何要这样?。。。
这才想起那位老人留下了一句话在地上,萧林急忙走过去,一看,地上清晰可见几个字,“青城山后,药王山中,草屋来请,箱中自留。”
萧林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当中。。。
注释①三庚草{性味归经}苦微辛寒
疗效:清热解毒,用于暑热外感头昏胸闷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二章 疑惑”内容快照:
『第二章 疑惑』
这天晚~,萧林没有合眼,在塌~翻来覆去,有一个始终无法想通的事,~绕在~心~,“那个老人是谁?他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而那句话又是什么意思?”萧林查看了《青城~志》,书~写到:~王~是蜀~青城当中一个独特的~~,在很久以前,这里居住着一个~王——孙思邈,后来此人一直到终年葬于此~,故名为~王~,可这孙思邈跟这个老人有什么关联呢?难不成。。。。萧林~想~~不可思议,不会那个人就是传说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