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八月下旬,这天中午两点,唐华达老师与何小艺老师顶着烈日在西郊商场门口派单,行人稀少,唐华达脸色苍白,头上虚汗直冒,他踉跄了一下,说道:“小艺,我怎么感觉脚底轻飘飘的?”
何小艺说道:“唐老师,我扶你到树荫下歇会儿。”
唐华达一边走,一边用手抓胸口,说道:“我难受,难受啊。”说完两眼上翻,倒了下去。
何小艺吓坏了,连忙呼喊:“唐老师,唐老师,你醒醒,你醒醒啊。”
唐华达口眼紧闭,嘴角冒出白沫。
何小艺立即拨打120,然后又拨了姜主任的手机。
医院里,救护车呼啸着开了进来,姜主任的摩托也跟了进来。
医生推着唐华达的担架向急救室奔跑,颠簸中唐微微睁开了双眼,他声音低弱地唤道:“小艺!”
何小艺欣喜地叫道:“唐老师,你醒啦?我在这儿。”
姜主任马上拦住医生,说道:“停下,停下,他醒了,”然后转头对唐华达说道,“你醒了,没事了吧?”
唐华达挣扎着坐起来,说道:“我没事,这是医院呀?我怎么在这里?”
姜主任对医生说:“他没事了,不用救治了,我带他回去休息休息就可以了。”
何小艺说道:“可是……”
医生打断何小艺的话:“他身体这么虚弱,得给他检查一下。”
姜主任不由分说,快速扶起唐华达,然后让他坐在自己摩托后座上,发动了摩托。
何小艺追了上去,说道:“姜主任,让唐老师在医院观察一下,或者给他打点吊针吧。”
姜主任不耐烦地皱眉说道:“不就是中暑吗?让他回去休息一下就行了。”
何小艺摇了摇头,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抿紧了**。他拿起手机,拨了刘大树的电话:“刘大树,你现在在哪里?”
刘大树回答:“我在大润发超市门口派单。”
何小艺说道:“下班后你就在那儿等我!”
傍晚,在大润发超市里,何小艺和刘树把买好的盐、油、香菇放进篮子里;又走到鸡肉档买了一盒乌骨鸡;在电器档又挑了一只功率小的电砂锅。
晚上,宿舍里,胡海正忙着炖鸡肉,把鸡肉、香菇放进锅里,再放点盐,盖上盖子,他又对刘大树说道:“你拿本书去外面放哨,若看到领导和姜主任来了,就说‘这故事太精彩了’作为暗号,不然这电砂锅会被他们没收。”
何小艺拿了热毛巾敷在唐华达的额上,轻声问道:唐老师,好点了吗?”
一会儿,鸡肉的香味弥漫在小屋里,胡海舔了舔嘴,对何小艺说道:“真香呀!我们在学校吃了二十几天的集体伙食,肚子里一点儿油水都没有,每天总觉得很饿。”
何小艺应道:“这不,唐老师就是营养不良造成身体极度虚弱的。”
突然从外面传来刘大树的声音:“这故事太精彩了。”胡海忙断了电源,捂好锅盖;何小艺则站在窗边紧张地望着外面。
操场上,姜主任向刘大树走来:“哇,怎么有鸡肉的香味?”
刘大树机智地答道:“是围墙外湘菜馆那边飘过来的。姜主任,我闻着这香味就流口水。你看,这二十多天我们招生好辛苦,招生任务也快完成了,你这当老板的,也应该请我们去隔壁湘菜馆吃口水鸡了。”说着就把姜主任往校外拖。
姜主任急于想溜,着急地说:“我很忙,很忙,要出去办件事儿呢。这招生呢,招得越多越好,以后会有口水鸡吃的。”
刘大树随他走到校门口,好像想起什么似的,问道:“我今天遇到一个又残疾又弱智的十岁儿童,招不招收他呢?”
姜主任立马答道:“招,以后由班主任照顾。”
刘大树迟疑地补充道:“他好像还有点精神方面的障碍。”
姜主任答道:“招,你只管给我招过来。”
刘大树说道:“那我明天就把他给你带来。”
姜主任手向下一挥,说道:“你们只管招生,以后的事情会有班主任全权负责,”姜主任边说边开动了摩托,“有什么要询问的,可以找校长,我走了。”
姜主任走远了,刘大树摇头道:“什么人都收,会给班主任带来多少麻烦啊。”
宿舍里,胡海拿起碗,盛了一大碗鸡肉端到唐华达床前,何小艺把唐华达扶坐起来,用枕头垫在他身后。
胡海说道:“唐老师,快吃吧!”
唐老师哽咽道:“你们也吃,也要补补身体,不然都撑不下去的。”
胡海说道:“唐老师,你吃吧!还有很多,我们都有份的。”
看着唐老师开始吃了,胡海、何小艺、刘大树各盛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最后连汤都喝光了。
晚上,学前(1)班的教室里,李主任正在慷慨激昂地讲话:“各位老师,早上好,前一段的招生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绝大多数老师都完成了招生任务,还有5天就要开学了,还有一些农民工朋友的孩子这几天会从老家过来,大家一定要全力以赴地把这些孩子招过来。”
第二天上午,在南郊的一个村子里,胡海和王芳挨家挨户地派单,可能是上班的原因,很少人在家。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在家洗脸的民工,他上去询问:“你好,请问有没有外地来的孩子要上学?”
民工憨厚地答道:“我是上夜班的,白天基本上是睡觉,不清楚这周围的情况。你们去别处问问吧!哦,刚才我下班经过村西的池塘时,看见有几个外地来的孩子在池塘边玩,你们去那里看看吧。”
胡海道了谢,就和王芳向村子的西面走去。
此时的旭日学校外面,刘大树正带着一个农民工和他的孩子向学校走来。那农民工赤着脚,他的裤脚挽得高高的,腿上沾满了新鲜的泥巴;那孩子的右手掌向外撅着,两条腿呈O型弯着,两个脚掌是严重的外“八”字型,走起路来像企鹅摇摇摆摆。
“哎,孩子,走过了,别往前走了,学校到了。”刘大树喊住了往前直走的孩子。
那农民工激动地对刘大树说道:“刘老师,真感谢你啊。我这孩子9岁了,去过很多学校,人家都不收,现在终于有学校要收我孩子了,我这做父亲的心里高兴啊。”
他们笑着走进了学校财务室,姜主任一见有新生来了,马上两眼放光,热情地招呼道:“欢迎,欢迎你们,请到我这里来报名。”
农民工笑着对姜主任说:“感谢你们招收我的孩子读书,他身体不好,从小就这样带残疾,我们费了很多周折,但还是没有好转。”
姜主任瞟了孩子一眼,咳了两声,故作严肃地问道:“几岁了?准备读几年级?”
农民工身子前倾,必恭必敬地答道:“9岁。还没读过书。”
刘大树插话道:“那只有从一年级开始读。”
姜主任说道:“那要交1500元学费。”
家长从钱夹里掏出一叠钞票,说道:“我从家里来时就准备好了。这是我两个月的工资,为了孩子读书,我舍得。”
姜主任接过钞票,放进桌上的验钞机里数起来。他说道:“1500元。“然后在收据上写着什么。
那孩子很好奇,凑了过来,他的脸越凑越近,看看验钞机,又贴近脸看看姜主任,在姜主任抬起头来的一霎那,他猛然朝姜主任一声河东狮吼,吓得姜主任一个激灵,笔都吓丢了。
孩子的父亲连忙把孩子拉到身后,给姜主任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孩子自顾走到了后面屋角柜上的长方形金鱼缸边,观赏起金鱼来。
姜主任摆摆手:“没事,没事。”然后把收据小心撕下给了孩子的父亲,他继续说道:“对新生,有新书包送的。”说完在身后开始拆包装箱取书包。
孩子用手拍了拍鱼缸,然后高兴地说道;“鱼儿,跟我玩,出来跟我玩。”说完用力一把把金鱼缸掀到了地上。
缸碎了,鱼儿在地上扑腾。
屋里的人都惊呆了,傻眼了。
姜主任反应过来后,大叫道:“我的鱼缸,我的鱼儿。”他赶忙随手拿起有水的矿泉水瓶,冲到碎鱼缸边,捡起几条还活着的金鱼,放进瓶里。
父亲拉过孩子,气得在他的屁股上狠狠打了几巴掌,孩子大哭起来。
刘大树赶忙上前阻止,孩子躲在刘大树身后哭泣。
半晌,姜主任气急败坏地对家长说:“打他没用,没用的。要解决问题,还得赔我的鱼缸。”
家长苦着脸说道:“实在是对不起你,你看这鱼缸值多少钱?我赔。”
姜主任说道:“1600元,”随即从抽屉里拿出收据,“你看,这是我当初买鱼缸的票据。你交的1500元学费抵了还不够,还差100元。另外你这孩子我不能收了,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容易闯祸。”
家长蒙了,刘大树也难受起来,但又没办法。
家长咬住**,半晌才说出话来:“孩子,你看你,又闯祸了,还是读不成书啊。早知道这样,不带你来还好点,你看现在,1500元赔进去,还欠人家100元,家里哪有钱呢?这样吧,主任,我回去向老乡借100元给你。”
刘大树听不下去了,说道:“姜主任,你这鱼缸折点旧吧,100元就算了吧。他们住在田边搭建的一个棚里,棚里连家具都没有,只有几件旧衣服而已,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姜主任冷冷地怪腔怪调地说道:“好你个刘大树,你倒送起人情来了,少了100元我怎么买得回鱼缸?那好啊,你来赔这100元,人可是你带来的。”
刘大树据理力争:“姜主任,昨天我向你讲明了情况,是你叫我把人带来的,你若不叫我带他们来,孩子就不会来打烂鱼缸,这位家长也不会赔1500元钱,你自己也要承担责任,这100元由你自己买单。”说着把家长及孩子带出了财务室的门。
后面姜主任指着刘大树的背影:“你…..你……”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8章:救起溺水小~~”内容快照:
『救起溺水小~~』
此时南郊村里,胡海和王芳一前一后拿着招生简章在小路~走着,太阳~升~高,气~也~升~高,王芳追~胡海,拿出伞打~,见胡海爆晒着,就把伞往胡海那边移了移,胡海脸~了,看了一眼王芳,就腼腆地往另一边移了移。王芳皱了皱眉,~柔地说道:“在这么大的太阳~~晒,会中暑的。”说完一把拉住胡海的胳膊,把伞~了过去。胡海不再躲闪,只好姿势僵~地跟着王芳一起走。胡海悄悄地侧头看王芳,王芳正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