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路我们就不选了。有人说要走323国道,有人说要走105国道,有人说要走高速,我们选了走高速,结果高速上堵车,走兴国路线的人,下午四点就到吉安县的了,轻松地吃饭休息,而我们还堵在高速路上作蚂蚁爬坡状,真急人。就是前面遂川路段的加油站那里堵车的,那些山上全是厚厚的雪,树上满是冰挂,很粗的冰挂,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厚的积雪。有的松树、杉树等被拦腰折断,看着心疼,遂川、泰和、万安,受灾很严重,陈文锋及时改变策略,走回105国道,结果天黑了,转了一圈,又回到高速路了,恰好有几个司机从高速路上下来了,说他们堵车太久了,饿了,跑下来吃过饭再上去。我们也跟着去吃饭。一个人炒了一个菜,大家累了一天,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饭后稍作休息,这时,有个男孩说要走回去,找到那条岔路,说他认得路,刚才坐在车里没有看清楚,但我坚持要走高速了,我说,你们的方法都用完了,现在也天黑了,走下去也不认得路,万一国道出状况堵车的话,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挺麻烦。堵车也要堵在高速上了。这次我们集中精力,堵车就关掉油门休息,准备打持久战,谢天谢地,堵了一个多钟后,一路畅行,到吉安市火车站晚十一点,车行走在宽阔的六车道的青原大道上,两边的照明灯光,比东莞的城市还要美丽,它给了我以兴奋,因为天天看电视,各地断水断电,我也最怕回家没电,这下好了,这么亮的光束,我想,我们吉安所有的城乡,应该是不会停电的了,我心里也开始亮堂起来了。
陈文锋继续送车上那几个老乡回家,我家还有一百多里路的,我找不到村里人在火车站开的饭店了,就守在路边,等了部接人的车,恰好这部车到我镇路过,那个司机要了我八十元,就把我送到邻村,是家人打着手电把我接回家了。
本来,我可以直接让那个司机把我送到家门口的,可晚上路上看不清,走到以前的老路上了,没想到老路早坏掉了,我一年没有回家,居然成了这样的,司机不敢往前走,就撤回来把我放下,我说可以走另一条路回,这回司机不干了,还很凶,老是说我骗了她,我说镇上离我家二里路,他说他开到两里路了,怎么你还有一里路才能到家呢,这不是骗我吗?我欲哭无泪,因为我们说的两里路是估算的,不是坐车量过的,这条路都走了几十年了,我们都认为它只有二里呢?天黑,出租车上还有其他人,司机死活不肯再送我了,我只好下车给了他钱,气得往家里打电话让人来接我,电话是母亲接的,我说,我已经到了石砚村,在路口的屋檐下等,看不清路,让家人打个手电和雨伞来接我回家,在漫天的风里,黑压压的暗幕中,等来了父亲和老公照过来的一束光,他也是堵了一天的车,中午才赶到家里的,父亲的一声呼唤,适才的不快顷刻间烟消云散。我到家了,本来十个小时的车程,我走了一天二夜。这回家的路咋就那么漫长……
我知道,跟那些在广州火车站,在东莞东火车站,等了五天五夜甚至更长时间还没有回家的人比起来,我的这点堵车和折腾又算得了什么呢?车上坐了那么多人,可陈文锋的车子,无论过桥过路加油都得要钱,却没要我们车上的人一分钱。而且我送他的一盒腊肠,他还是不受。我说我不是送给你的,是送给伯父伯母的,他还是不受。
我的这个老乡,对乡亲的好,真是没得说。后来,我在下车时悄悄地把那些腊肠丢在了车上,要不要是他的事,这是我一点小小的心意。
“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歌声飘处,冰雪已过,记忆永不忘却,大雪有痕,真情无价。经历过大雪灾害的侵扰的人们,至今记忆犹新,经历过患难的友谊,方见人间至诚的真情。风雪中,我们一起走过。
2008年,这个不同寻常的一年,对于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经历了雪灾,5?12地震,又经历了百年奥运梦想成真,感慨万千啊!但对于我来说,也是不易的,继《同在屋檐下:婆媳关系》这部书稿出版之后,很快就有了加印版,更重要的是,《漂在东莞十八年》等另三部作品也在金秋十月之后陆续全国上市,这对于一个在出版界不知名的新作者来说,是一种丰收。更有一种喜悦和成就感,我把这种丰收当成我写作的动力源。在我练兵的过程中,遇到瓶颈,也能安然度过。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第二章:新书出版之后(1)”内容快照:
『第二章:新书出版之后(1)』
第二章:新书出版之后3.《漂在东莞十八年》出版后,玉梅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她正在一家百货公司~班,走不开,好不容易熬到~班,她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附近的南昌市新华书店去找这本书,那些聚在一起闲聊的卖书~孩听她说~买这本书,就往前一指,说:“我知道,这是新书,刚出版的,赶~去吧,有货,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专柜。”玉梅既~动又开心,赶~跑过去,拿到书,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