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曾经有个南海市的工厂读者,名叫廖小平,江西的,至于江西哪个地级市的,我也不记得了,也算是我的陌生老乡吧。他看过我的书之后,加到了我的QQ,很认真的问我,海珠哪里去了,玉梅哪里去了,艳玲哪去了,秀风还在打工么?那个拿你钱被骗赌输的四妹哪去了,他说最喜欢书里的女孩满媛和海珠,问我能否给他们的联系方式,就是我那本书里的几个主人公的电话,或者QQ,他想找他们聊天。他是热心肠,还是好奇心。我并不感到很好奇,可以理解。
我说,她们都过得很好,有些人,嫁得太远,虽然知道,但我联系不上,或者很少联系,有些人,离得很近,就嫁我们邻村的,但在我心里,距离却越来越远,不知道怎么打交道了。经过这么些年,经历过这么多的事,彼此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都不一样了,就是在一起了,也不知道该聊些什么,我想是有些生疏了。有一年的春节,在文竹镇上婶婶家拜年,恰好碰上秀风和艳玲带着孩子也在我婶婶家拜年的,我堂弟媳爱玲和秀风艳玲是姐妹,碰上是很正常的。我跟秀风说要去见见小青,好多年未见,再说她家离我婶婶家,相隔不到一百米,待走到她家门口,一敲门,他家里人却告诉我们,小青到邻居家打麻将去了,邻家开的是茶馆店,他让我去茶馆店里找,我和秀风摇了摇头,回头往婶婶家走去,我们两个,都不是去茶馆店玩牌打麻将的料,就是去玩,看热闹,我们也没这个心,只好撤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生活趣味,这无可厚非,小青家房子建好了,无需花大钱的地方了,孩子上小学,老公有车开,自己在家里,守着儿子,没事做,不打下麻将消磨时间,日子怎么过,农村不是都这样的么?
说实在的,她如果现在出去打工,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更不划算,一是荒废了孩子的学业,不值得。二是家里也需要一个人,该花大钱的地方,已经花过了,反正家里也不缺钱用,有一个老公赚钱供家里花,她赚不赚,问题不是很大的。她更不想孩子做留守儿童。偶尔到过年前,她还愿意挑些姜呀,瓜子呀,到街上卖,或者帮人占个铺位,也能赚几个钱。在家里待着,说不做事,怎么着,田里的,地里的,还是要做的,农村有哪个女人是光着手玩的,基本是看不到的。
见到艳玲让我很开心,好多年未见了,我们以前在建达厂时,是一个车间的,都在后包装车间,我是组长,她也是组长,艳玲越发成熟了,还比以前长高了些许,有点发福的样儿,但比以前更美,更有气质,一看就像日子过得不错的有钱人,艳玲离开建达后,去了深圳,之后结了婚,又去了海南,最后回到江西老家,跟老公一起做生意,还带着妹妹夫妇一起做生意,她的日子过得扎实,有一个孩子,比艳玲高一个头。说实在的,艳玲在家乡做生意,好过在外乡做生意,还可以关照老人和孩子,妹妹爱玲也要受她关照,相对来说,艳玲比起她妹妹来说,她这个姐的日子是不错的。艳玲是个能挑大梁的女子,遇事不惊不诧,成熟稳重,或许是她从小就很独立的缘故吧。
艳玲做的是中国联通的代理业务,夫妻俩开个小店,帮人修里手机,卖卡,卖话费,他们是联通公司当地的运营经理,所以,还拿着联通一份保底工资,日子过得很舒服。
这是一个不知名的老同事在2009年5月11日下午发在〈〈东莞时间网〉〉上我博客中的留言,当我看到这条留言时,时间已经过去半年了。我回复了,也找不到她,更不知道她是谁?至今,我也没弄明白,她究竟是谁?从留言中知道,她是我旧日的同事,是常平本地人,年纪与我相仿,女性,网名“月雅风清”,现在常平公安分局上班,做财务,她说她经常到我们车间给我们发工资,为以此推断,她曾经是建达厂财务计粮部的计粮员。因为给我发过工资的计粮员有好几个,经常二个一起来,一个盖章,一个找工资袋,我记得有一个女孩瘦瘦的,有二个是高高的,其它女孩模糊不清了,因为不是一个部门,都不知道姓谁名啥的,还有一些是男的,我不知道,她是那个瘦的,还是那二个高高的女孩之中的其中一个。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第二章 新书出版之后(6)”内容快照:
『第二章 新书出版之后(6)』
~留言原文是这样的:~月前在常平书城看见您的新作《漂在东莞十八年》,扉页~~悉的厂证~引了我,因为同一年我也拥有了和你一样的厂证。拜读完全书,使我感触良多,一是为你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打工~取得如此令人骄傲的成绩而~高兴,二是这书真实地记录了你当年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由于年龄、工作相仿,让我倍感亲切,你知道吗!那段时间,我除了~觉就捧着你的书在看,看到~悉的人和事,就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