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拒绝恋爱
1
一方面我在众人面前说着:“我工作忙,认识不到新朋友。”可私底下自己却很抗拒着去认识,感觉那是一件带有功利性极强且相当麻烦的事情。
从相识,相知,到相爱,再到相伴,最后把平凡的日子一天天地过下去,这中间要经过几个弯,要走遍几条街,才能住进彼此的世界中?
想到结婚,不知为何总会想起另外一个词,离婚。
我不是不相信爱情,只是我不相信婚姻。
不是有句话说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一桩桩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我不得不惊叹这句话的经典。心里想着这句话不知是踩着多少人血泪的肩膀上说出来的?
在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天,我优哉游哉的,妈妈也是由着我,心想得先在公司中站稳脚跟,于是放一百二十个心在工作上了。
面对那些大龄的人,从来都是冷眼相看的,没有想到他们的今天就是我自己的明天。
两三年后,一些热心的亲戚朋友开始在妈妈面前催着。
妈妈被催得紧了,于是就开始张罗着帮我物色男朋友。
我相过亲,不止一次,可每次总是失败告终的。
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是我的问题偏多,我总是抱着观望的态度,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应付一场又一场的见面会。
我有两个QQ,其中的一个是专门用来应付这些相亲的朋友。
起初在QQ上会聊天,不过到最后都嘎然无声了。
==============================================================
“你好。”
“好。”
“你的工作似乎很忙?”
“恩。”
“我的工作倒是挺轻松的。”
“哦。”
=================================================================
“晚上好。”
“好。”
“晚饭吃了没?”
“吃过了。”
“在加班吗?”
“恩。”
“那不打扰你了。”
“哦。”
=====================================================================
“今天是你的生日吗?”
“不是。”
“那空间里?”
“那是瞎写的。”
“那你什么时候生日?”
“啊?!”
“我问你什么时候过生日!”
“哦。”
======================================================================
“有出去玩吗?”
“有。”
“有拍风景照吗?”
“风景若是没有人便是一滩死水。”
这是我说的字数比较多的一句话了,12个字。
“赞成,能不能发几张过来让我瞧瞧。”
“啊?”
“有问题吗?”
“没。”
“那……”
“不好看。”
“没事,我看的是风景。”
我无语了,不知该如何回答,于是就沉默了。
=================================================================
……
每次都是这样一问一答的,对方规规矩矩地问,我也是循规蹈矩地回答,只是每次我的言语几乎不超过十个字的。我也不知为何,也许心里抗拒吧?也许真的擦不出聊天的火花。所以每次都在我的一声“哦”中陷入了长长的沉默,久而久之,我干脆就隐身,后来索性就让此QQ长久地沉睡着。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说话能力是不是也有双面性了。
像我和罗志远,真的是一见如故,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我想起了《步步惊心》中的若曦和十三,也许就是那样的一种感觉。
其实有时候我也调侃着,但好像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秋节快乐。”
“同乐。”
“你们单位有什么福利吗?”
“发月饼,会餐。”
“真好,我们单位什么都没有。还是以前的日子好。”
“只可惜我们都回不去了。”我调侃着说。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这可是张爱玲的经典之后。
电视剧《半生缘》中顾曼桢最后对沈世钧凄婉哀伤地说出这句话时,也揉碎了我的心。
我期待着对方可以说出一些共鸣的话题。
可是等了很久,对方却突然冒出:“我们单位现在是什么福利都没有耶。”还加了一个无奈的鬼脸。
我一下子蔫了,再也提不起劲聊天了。
于是就深深地沉默着。
难道我那句“只可惜我们都回不去了。”不能算是调侃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聊到点子上?
2
好久没开那个QQ。
今天很想开开看。
一个头像在闪烁着。
我点开看。
“好久不见。”
我愣了好久,迅速地在脑海中搜索着关于这个QQ的信息,可发现还是**,不想了,至少礼貌上先回一下。
“恩。”
“最近忙吗?”
“有点。”
“你好像不愿意跟我说话。”
“啊?”
“聊天是双方互动的,若一方没有意愿,另一方也会渐渐地把话堵住的。”
“哦。”
好吧,我承认我不懂聊天,开始惊诧网络的另一端有着怎样的心灵?同时也佩服自己,在过往的岁月中如何过五关斩六将地坐到了主人的椅子上?
过了很久对方的头像又在不停地闪动着。
我木然地点开看。
“你有没有又去相亲?现在有没有男朋友?”
我不禁皱了皱眉毛,心里想着,怎么这样问呢?我若有了男朋友,是不是就没有必要聊天了?这是多么**裸的方式!
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许是看我很久没反应着,他发了个疑问的表情给我。
我敲着键盘很想把心里所想的问出去,可终是忍住了。最后回了:“重要吗?”
过了一会儿,他回复:“什么?”
我实在不懂他指的是什么,于是就冷冷地回道:“不知道。”
又过了一会儿,他回复:“我是很直接的。”
我心里道:“这也太直接了吧?直接得有些突兀了。”
我再一次冷冷道:“不知道。”
后面的聊天中,“不知道”三个字是我回复最多的。
“你怎么这么多不知道?”
我心里冷哼了一声,本来这样的聊天就感觉是鸡对鸭讲的:“诚实是硬道理,我不知道的事还多着呢!”
“像我侄子跟我说不知道这三个字都会被我说的,其实不是不知道,是你自己不去想的。”
“哦。”
又长长的沉默。
这样的折腾久了,我直接把那个QQ打入冷宫了。
我觉得聊天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真的相当地有道理!
动物在识别朋友的时候,主要依靠一些鲜为人知的“气味”,其嗅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指出,其实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朋友气味”。
为此他们还做了专门的实验,最后得出结论,我们是否喜欢某个人,除了会受到视觉、听觉等因素的影响,气味还会发挥作用,哪怕这些气味微乎其微。
也许我跟这些朋友,没有所谓的“朋友气味”。
3
我掰着手指头,默数着自己曾直接或间接相过亲的人。
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
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
有些已忘了面容有些已忘了名字。
唉!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生命的过客的真实写照,一路走来,我们都在轻轻地擦拭着彼此的影子。
既然只是路然甲乙丙丁,不能铭刻,还留着干嘛?
生命中的过客,我喃喃自语着,又默默地念起了:“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说终此一生只想找到你最爱的人,你却继续改变怎么可相衬,寂寞时长夜里会否终于想到,最爱你是我而你那不羁的心,跟我痴痴的心虽已分,跟我痴痴的心不再分,也会再步近……”
手机在唱着吴奇隆的《不羁的女人》。
我看了下电话号码,心居然咚咚地跳着。
房间内的灯光明明暗暗,就像我的心,一上一下着。
开始后悔着为何手机不关机!
这算是一种心电感应吗?
我的心一抽一抽地紧着。
假装毫不在乎着,懒洋洋地拿起了手机,懒洋洋地放到了耳边,懒洋洋地道:“喂。”
“若诗,是我。”声音中夹杂着些摇摇晃晃,仿佛拨出去的一盆水,四处溅开。
“我知道。”心想,你这不是废话吗,不然来电显示是用来干嘛用的?
“若诗,我很想你。你知道吗?我现在一点都不快乐,你知道吗?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勇气把你留下来。若诗,若诗……”最后他竟然只是低低地喃喃着我的名字。
我吓了一跳,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愣愣地望着无星无月的天空,发呆起来了。
这是不是又是一出无理的闹剧呢?
活生生地就是一出经过刻意安排的偶遇,只是不知道是谁导了这一出戏。
有一年的夏天末,我出差。
由于第一次坐飞机,特紧张。结果是脸煞白,神经崩得很紧张。
我拼命地暗示着自己,别紧张,别紧张。可没想到却更是紧张了。
最后竟然活生生地抓着坐在我旁边的他,**地抓着,把指甲掐到了他的肉中了。
起初,他是一脸的愤怒,还以为碰上了女强盗,不过后来在我的无辜难受的表情中慢慢地理解。
很奇怪,我也居然慢慢地松弛着。
下了飞机后,我更惨了。
摇摇晃晃地,不知方向。
看着我单薄的身姿在秋意渐浓的北京越发地摇曳,他是不忍心的,于是就一路呵护着送我到酒店。
人生,巧合的事真是太多。
我们竟然是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专业,只是我比他早一年。
他到北京纯属是渡假的。
而我此次到北京有三个月的时间。
那三个月,我白天开会,他到处玩。
因为都是只身来北京,又是年轻人,况且我们还是校友,所以我们晚上就一起玩。
这样的三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爬过长城,逛过故宫……几乎是玩遍北京大大小小的风景。
在分别时看着他欲说还休的眼睛,我急急忙忙地转身招了辆的士,扬长而去……
我们留下了彼此的QQ与手机号码,偶尔也会在QQ上寒暄两三句,每当节假日,他也会打电话给我,我们也是无话不谈的,一聊通常都是能扛上那么一两个小时,每年我的生日,他也都会寄来一份小小的礼物。
只是以前我们都不曾开口提到关于爱情的话题。
今天他这是怎么了?
不知为何每次相亲时,我都会不自觉地想起他,某某人没有他那双深邃的眼睛,某某人没有他那双似有若无地酒窝,某某人没有他那**高翘的鼻梁,某某人没有他那张温润儒雅的脸……
原来不经意间,他的整个人已在我的脑子中了。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第四章拒绝恋爱(2)”内容快照:
『第四章拒绝恋爱(2)』
3那一通~最后是怎么搁~的,我并不知道。心中~是惆怅。似乎很遥远但恍若就在眼前。如含苞待放的花儿,~开不开,~滴滴的样子。也许在爱情面前,我缺少的是勇气。太多的害怕,还多的担心,~织着在我脑海中去了又回。可是到底我在害怕什么担心什么?我~~思索着,阳台正对着小区的花园,一簇簇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