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绕过放在堂屋的黑棺,停了一会儿,看了几秒,走进了奶奶屋内。只见三嫂和老妈坐在床边,奶奶依靠在**,盖着棉被。
“我说你和三哥到底是怎么回事?”妈妈拉着三婶的手问道。
“我也不清楚,他只是说对我好”三婶说话有些抽噎,估计是哭了很长时间的缘故。我也真的很不明白,像三嫂这么通情达理的女人三叔为什么一定要离婚呢。
“你在和三哥好好说说,估计有啥你都不注意的结”妈妈继续想着可能存在的问题。
奶奶只是坐在旁边不说话。
旁边放着的座钟“嗒嗒嗒”的走着。
我瞥了一眼,还有十分钟的时间。
“妈,你说说,明子他到底瞒了我什么?我到底那点儿做错了”三婶用手擦了擦眼角的泪痕,看向奶奶。
“你也别瞎想,我会找明子说的”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奶奶的脸色有些阴沉。
“小常,扶我起来”
妈妈忙把棉被掀起来,伺候奶奶穿戴完毕,拿过奶奶的拐杖,带着三婶,走了出来。
奶奶看到站到门口的我,说道“过来,一会儿你拿着你爷爷的遗像,走在前面”
我看了看妈妈,见妈妈没说什么,点头应下。
三婶看见我,勉强的笑了笑“小缕啊,有空了去三婶家玩啊”
看着她神色有些迟缓,知道这只是客气话,也礼貌性的回道“嗯,好”
十二点整点,黑压压的一片人已经站成了一条长龙,看着我拿着爷爷的遗像走了出来,众人的脸色各不一样。我也懒得理会,只是跟在奶奶的身边。
唢呐声期期艾艾的的划破黑穹,气氛调高了最高点。
两人举着用白纸糊的长棍,走在队伍的两头。一人拿着纸币,走在最前面,喊道“走好哦,你一路走好啊,去吧,去吧……”
我拿着爷爷的遗像走在奶奶身侧,每走三步,停顿一下,等待后面的人跪下叩三个响头。然后继续走。
出了村口,又走了十米的距离,队伍终于停了。
前面拿着纸币的人听了,把全部的纸币抛到空中,大声的喊了出来,那嘶哑的声音被埋没进黑色的漩口“老哥,您要走好啊,黄泉路上有人接你啊,您要走好啊……”
18.
一点整,仪式结束。
奶奶的脸上有了倦色,
大娘,二婶,三婶,四婶,老妈和我姑都进了奶奶的屋子,和奶奶说一些家常,然后看着奶奶昏沉沉的睡去,才都出来。大伯,二叔,三叔,四叔,老爸和我姑父则是聚在了外面的棚子里,喝酒聊天,等待着天亮的酒席。
淅沥沥的雨夹雪并没有停,还在无声的下着,只是打在外面条文的帐篷上,发出“蹦蹦蹦”的声响。**的气味钻进鼻孔,竟有些泥土的香味。
我转了一圈,实在没有什么事情,无意识的在整个爷爷老宅转了起来。
现在静下来,细细的打量这座有些年代的老宅,别有一番情趣。如果从大门入的话,门前的两个石狮子已经给了这座老宅添了一份威严的气息。泛旧的黑褐色木门门外的喧嚣全挡在了门外。大门房檐上的灰瓦经过了不知多少年的侵袭,有些破烂不堪。房檐最上方的两脚的石造喜鹊也朝天望着,据说是这可以报喜呢。
进到院内,一个正方形的院子的四周都是些客房,窗户则是镂空的,上面涂了层深红色的红漆。正对着大门的就是我说的堂屋了,两边的座椅的风格以明代的为主,正面的墙壁上挂着“成吉思汗”的尊荣。奶奶曾给我说过,老王家是蒙古王族的后人,因为战乱,为了掩人耳目,散到了各个地域。为了纪念老祖宗,姓氏必须都取为王氏。这才有了我们老王家。
我听了,只当是一个被传了很久的老故事,现在这样细细的看来,还真的有那王族的气派。
难怪,家里的财产有那么多人的偷窥了。眼前不自觉的浮现出二叔那贪婪的眼光。
堂屋内里有穿堂,只要穿过那面够大的屏风,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院落,中间摆放着一口大缸。这口大缸的正上方或者说是依靠的是一颗巨大的榕树。这榕树自我记事起就已经有了,现在那些如蛟龙盘曲的根系早已穿破那厚厚的图层,有些向上蔓延的趋势。有些地面早已有了裂缝。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王祠”惊疑10”内容快照:
『“王祠”惊疑10』
19.四周同样是些客房,但是有的好久没用了,早已落锁,很少有人问津。看了看后院没什么可看的,我抬~就走了出来。回来时,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感,总~暗~有双眼睛~~地盯着我。说道老宅最奇怪的地方,莫过于堂屋了。这点也是我~重点说明的,也是不符合常理的地方。~理说一个正常的会客厅应该是没有屋子存在的,除了摆放的家具以外,就行了。可是,爷爷家的宅却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