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开始见到柳如玉总是怯怯的不爱说话,每次都是柳如玉问了,她才回答一两句。随着见面的次数增多,大概她也发现了柳如玉其实很好说话,脾气也是好得不像话,胆子就大了起来,话也就多了。她说她以前在帝都的一大户人家当丫鬟,那里简直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很多同他们一起进去的丫鬟奴仆都被打死了,而且死得很惨!她和阿三还算幸运的只被鞭打了一阵逐出了府邸。她还和柳如玉说到了帝都的繁华,一年一度的赏花节,还有许多名人名事......听得柳如玉十分向往。
有人侍候的日子,过得很舒坦。柳如玉曾要小九不要做那些本是她的事,可是小九说她闲着也是闲着,以前做惯了侍候人的事,一时半会改不过来,所以柳如玉也就由着她,自在的享受着。
阿三是男子跟在她身边不方便,所以就一直跟在宫锦墨身边。
柳如玉在兽风镇已经呆了接近两个月,除了无聊时制一些毒药,却是无事可做,闲得心里发慌。本就想出去看看这个世界,被小九一说愈发的坚定了心,趁着吃饭时间她就跟宫锦墨提了出来。
“宫锦墨,我想出去玩。”
“好!”宫锦墨没有任何迟疑的回答。她要去他就陪她去,不管任何地方。
“那我们去帝都吧,我听小九说那里很热闹。”柳如玉见他答应,两眼亮晶晶的。
“好!”
“我会将彩灵带上。”
“好!”
“咱们明天就走。”
“好!”
直到宫锦墨放下碗筷,柳如玉还在那里想着去帝都的事宜,饭从头到尾一口都没吃。
“如玉,先吃饭。”宫锦墨将筷子递给她,温柔的看着她。柳如玉飞快的吃了几口,就回房收拾东西去了。望着她的背影宫锦墨柔情的笑了。
柳如玉美美的泡了一个**澡,就爬上了床。想到明天就可以离开兽风镇,**的实在睡不着。翻来覆去几次后,干脆披衣起床走到了院子里。
今日正是月圆之夜,柳如玉不由想起了以前中秋节和姐姐柳如烟争抢月饼的情形,每次柳如烟抢到了都舍不得吃而是给了她,她那时总会跟在她背后甜甜的叫着“姐姐”。
再看这时,月依旧是圆的,可没有亲人在身边相伴。不知父母可还好?不知姐姐可找到心仪的对象?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柳如玉就坐在长廊上。物是人非,让她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不知不觉就轻轻的吟出了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屋顶上,一抹素白满眼心疼的望着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他俊眉微皱,她与亲人分散了吗?见不到他们了吗?她从没跟他提起过她的过往,现在的她如此伤悲,连带着他的心也开始跟着疼痛。那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她对爱情的向往还是只是对别人的美好祝福。
前半夜还是月明星稀,后半夜却是月黑风高。柳如玉打了一个寒颤,回了房。
一夜无眠,第二天天一亮,柳如玉就将早已收拾好的包裹提着走出了门。里面除了几件换洗衣物,都是一些瓶瓶罐罐。昨夜柳如玉收拾东西发现彩灵给她的那块玲珑琉璃玉就顺带和圣医门门主令一起带上了。宫锦墨一早就等在她的房门口,看见她出来就接过她的包袱提在手里。
阿三,小九本就是从帝都过来的,他们都不愿再回去,所以柳如玉和宫锦墨就将他们留在玉锦院。他们很早就准备了丰富的早餐用作饯别。
走时,宫锦墨什么都没有带,只有随身的一只玉箫,一把长箭。柳如玉知道他会武,但是箫却从不曾见他用过,只以为是装饰用的。
离开玉锦院,柳如玉没有太多伤感。因为她从来没有当它是家过,在这个世界在哪对于她都一样。小九却是哭得很伤心,虽然与她相处不久,但柳如玉知道她一直以来都是真心待她的,像对待主子一般。
一辆马车,在山道上缓缓行驶。驾驶马车的是一个白衣胜雪的温文男子,他嘴角带笑,时不时的回头望上一眼。每次见到车内之人调皮的四处张望,眼神便更显温柔。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