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刚一回校,汗水还没有干,孙校长就派一位办公室女干事找上门来,叫朱刚马上到办公室一趟。朱刚心里咚咚地跳,他不知校长找他又是什么事,是好事还是坏事,难道又有小人告他状了。他洗了把脸,急匆匆地进了校长办公室。校长问:“你今天去了哪里玩啦?还累出一身汗水。”
朱刚有些支支唔唔说不上来。校长说:“你不用紧张,我这是随便问的,我知道,你是去锻炼身体,很好很好,做得对,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干什么革命工作嘛?对学生我们都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老师也一样嘛。”朱刚摸了一下额头上的冷汗说:“校长说得完全正确。”
校长说:“朱老师呀,我们经过多久的观察,你在学校干得不错,工作有成绩,特别是这次考试,你教的数学科质量,排第一位,做人稳重,工作兢兢业业,对人又诚恳,是难得的骨干人才。这次县上要在我们学校抽调一个老师进入工作组,去农村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们几个领导研究了一下,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就上报了。实话说,我们几位校领导都舍不得你,但都是革命工作,只好服从大局。你看,有什么想法,跟我谈谈。”
朱刚想了想,本想说可不可以另外找人,说自己不是学文科的不适合,可都是板凳上钉钉子没有改的,所以只好认了。他装起一副满意的样子说:“我服从组织安排,只是想顺便问一下校长,到底到哪个地方呢?”
校长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你到县上工作组报到后,要看具体分配方案。这么说,你没有什么意见嘛,那就好好准备吧,明天把教学工作交接一下。你很有发展前途,你到了新单位,要好好地表现。”
其实,朱刚对学校是有意见的。看起来,这是在征求他的意见,实际上学校研究后才通知他。他只能服从,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他不如爽快地答应,赢得一个好印象,再说,这也是个自我发展的好机遇,也许,这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可是,他唯一不放心的,是他到另一个地方,便没有时间跟郑嘉嘉相见了。
朱刚到县上参加了工作组动员大会出来,尤为高兴,因为他见到了郑佳佳,并且嘉嘉姑娘也意外地被抽调到这个工作组。郑嘉嘉才从重庆回到工作岗位,就接到区上通知,当时她既兴奋又彷徨。她觉得这一离开,就见不到朱老师了,没有想到,还鬼使神差地被硬凑到一起了。
分配文件一下发,让他们欢呼雀跃,因为她俩分在了同一个小组,朱刚作小组长,具体地点就是朱刚的老家。这真是天赐良机。
朱刚带着郑嘉嘉怀揣红头文件,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家乡,先在区上报到,然后才去乡上报到。他们一路走来,仿佛走亲戚,“妇唱夫随”,好不融洽。
郑嘉嘉问朱老师:“你打算啥时候回趟老家看家人?”朱刚回答:“不急不急,我现在是回来做工作的,不是探亲的,先服从组织安排。”
郑嘉嘉翘起大母子说:“想不到,朱老师还是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当代大禹呢。”朱刚说:“姑娘言重了,过奖了,哪敢跟大禹相比嘛。”话是这么说,可朱刚的心里乐滋滋的。
看来想不回去都不行,乡领导为了方便,把朱刚和郑嘉嘉分到了朱刚家乡所在的村子,这样他们就用不着再找食宿了。朱刚请求领导把自己分在别的村,理由是在本村,不是亲戚就是熟人,不利于开展工作。领导说:“我告诉你,我也是本乡人,我不是照样做好了各方面的工作吗?所以,你不必考虑那么多,按政策原则办事,做到一视同仁,这个方案我们已上报到区里县里,不能更改。我知道,你以前是我们这里的老师,很能干,一定会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的。”
朱刚说:“领导放心,我完全服从分配,尽全力把中心工作做好。”领导微笑着说:“那好,下去后尽早在家乡好好开展工作,并带好这位年轻的郑同志。”
朱刚原打算中午去完小看一下读初中的儿子,可现在看来,为了不辜负领导的厚望,应该立即回到村里。他与郑嘉嘉去饭店里吃了一顿饭,就往老家赶。他还跟郑嘉嘉打招呼:“到我们那里,就别说我与你以前是熟人,只说你是工作组干部。”郑嘉嘉理解他的意思,就是别让老乡猜疑他俩的关系。
走了半小时山路,他们都开始流汗水,头发冒着水汽。太阳西斜,阳光洒满山坡,让苍翠的原野披上金黄的盛装。郑嘉嘉有些吃力地说:“朱老师,我好渴,想找点水喝。”朱刚说:“我也渴,可能是中午吃得太咸了。不要紧,再走几分钟,就有一口井。”这条路上的一草一木都活在他心中,何况这眼解过他无数次干渴的水井呢?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六)百看不厌小美人”内容快照:
『(六)百看不厌小美人』
朱刚~了外套,~好~一些。他~郑嘉嘉也~去外面那件米色的风~。郑嘉嘉~去外套后,~那层薄薄的浅紫色~~,~~地贴着苗条的~段,让~~显得更~,更有青~活~;~~~着青色的~子,更显出她~~的修长与健美。朱刚赞美说:“你这个小美人,这样回到我们老家,~让全村的姑娘嫉妒,你相信不?”郑嘉嘉说:“你太夸张了,哪里会呢?我也不是~凡的仙~。”朱刚说:“在我心中,你就是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