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檀木令
邱玉南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走出屋子,然后一跃跳出了墙外,消逝在了陈家药铺中的院子中。
陈百龄看着邱玉南离开,然后关上门,将烛火拨大了一些,慢慢地坐了下来,刚刚打斗过的屋子一下子格外的寂静。
黑夜如同江湖一样每晚到来,又每晚地离去,终究是为了什么?很多人匆忙在其中,很少有人知道?
陈百龄沉思了一会,他又拿出檀木令在手中看了看,将它放进怀中,之后回到了方桌面前,将檀木令盒四处搜寻了一下,看看是否有其他的什么线索,空空的檀木令盒在拿出宝物过后,显得是那样被冷落,毫无娇华之感。
檀木令是红花会的玉令,是红花会舵主陈天道的信物,拿着它可以号令江南七省红花会,任何红会花兄弟见到此信物,如同舵主亲临,会内兄弟定会誓死效忠。虽然红花会经过柳林遇袭之后,不同往日,但是在江南还是有一定影响,上到朝廷衙门,军阀士兵,下到平民百姓,江湖匪类,处处都有红花会的兄弟姐妹。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红花会。檀木令也就如此的重要至极了。
当年红花会由于叛徒出卖,柳林遇袭,师兄陈天甲护卫舵主离开,而作为护卫的陈乙天则自己留下来堵截追兵,不幸身负重伤,逃出后,他多年来,他隐姓埋名,派人四处打听,听说师兄西逃关外,所以才落脚西安老街,没有想到今天又在这里见到檀木令,内心中有说不出来的激动和担忧。
檀木令事关重大,所以当初红花会舵主陈天道江南重组红花会时,特意找到巧匠陈天奎设计了这个檀木令盒,檀木令盒设计严密,而且装有机关,除了舵主陈天道和四大护卫外,没有人知道檀木令盒的打开方法,不懂得方法的人,稍有不慎,便会有性命之忧。
陈百龄看着这个檀木盒,心中不由地产生了疑惑和担忧。是谁将这个檀木盒送到我这里来的呢?是师兄,还是舵主陈天道?如果是他们,他们现在下落有限何处呢?会不会已经遇难了呢。红花会内部的叛徒还没有查明?究竟是谁呢?现在青衣会又怎么会知道这个包裹的消息呢?一大堆的疑问都落到了陈百龄的身上。
陈百龄想如果燕无珑早就知道包裹里是檀木令,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难道红花会中又有叛徒?燕无珑又是如何潜到我的房间里来的呢?如果说青衣会强大。
檀木令乃红花会的信令,青衣会又要它来做什么呢?檀木令送到我这里又代表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舵主和师兄有什么不测?
陈百龄百思不得其解?看来一切根源都和红花会有关,他甚至庆幸自己放走了燕无珑,留下了一条线索。当邱玉南短刀刺向燕无珑的时候,陈百龄心里就想到过不能让燕无珑这样死,所以他捡起脚边打落的银针正中邱玉南的手腕,邱玉南短刀落地,燕无珑才捡回一条命。
看来要想知道内情,那只有到红花会走一走了,陈白龄思索着,不过去红花会之前要到虎头峰去一趟。
八虎头峰
虎头峰,距离西安老街三十里,山上有粮田百亩,耕牛数头,虎头寨便坐落于此,虎头寨大当家虎青云善于用剑,人送外号山云剑。二当家,铁壁神拳虎青宝神力过人,人送外号霹雳拳。三当家,虎青兰轻功了得,人送外号飞燕玉女。在当地小有名气。
陈百龄收拾好行装,将檀木令放于怀中,连夜赶往虎头峰。
来到虎头峰山下,陈百龄本想夜宿虎头山下,待到明日天亮上山。哪知他到山下,只见山上火光冲天,叫声嚷嚷,似乎虎头山要发生什么大事。
陈百龄向店家打听,店家只是摇头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劝陈百龄说,不是自己的事少管,早点睡觉。
陈百龄谢过店家,放弃住店,夜上虎头峰。
很快,陈百龄就来到了虎头冈前,虎头冈是上虎头山的必经之道,路口狭窄,阴森黑暗,上挂虎头冈大旗,旁边有四个守卫的大汉,手拿大刀,身着黄衣。见到陈百龄,上前阻拦,大声呵斥道,来者何人?
陈百龄迎上去,说,麻烦通知虎债主,陈百龄求见。
四名大汉中的两名碰头了一下,其中一个对陈百龄说,你在这里等着,我去禀报,就看到一个大汉向上山的方向跑去。
陈百龄转向另外三名大汉询问道:“不知虎头山今天是何事,火光冲天啊?”
其中一个大汉怒斥道,不该问的别问。
陈百龄退了下来,不一会儿另外一个大汉就回来了,四人并肩站着。
陈百龄知道,虎头山三冈二十四哨,哨哨相联,如若通知到大当家的,肯定要每哨必传,所以那名大汉从虎头冈传信上去,二哨接话传递给三哨,三哨依次传递下去,直到峰顶。
陈百龄本想再去问个究竟,只见两名大汉,大眼怒目,也就只好作罢。
不一会儿,上面下来一个大汉,身着红衣,看样子一定是二哨口的守卫接到口谕穿下来。
陈百龄整理了一下衣服,准备跟随下来的人一起上山,,竟让人没想到的是,那名大汉没有想带陈百龄上山的意思,反而对陈百龄看了一样说。
大当家的说,近日不见客,请回吧。
陈百龄皱了皱眉头,对大汉说,是否通传的是陈百龄求见。
大汉说,没错。
陈百龄又问,是否通知到大当家。
大汉说,大当家说不见就是不见,废什么话,快走。
陈百龄有点莫名其妙,这怎么可能呢?
那名大汉看他不予离开的样子,催促到,快走,不走我们赶你了。说着,扬起手中大大刀恫吓。
陈百龄转过身去,心里更是奇怪?为什么虎青云连我都不见呢?这不可能啊?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难道虎头寨出事情了?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呢?通往虎头债要半个时辰,怎么这个大汉的口谕传的如此快呢?
我不能就这样走了。陈百龄这样一想,就又转过身来。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