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盘古惊世的修为,原有无极寿元。但他为求早日结束这场战争,不惜以伤人自伤之法来封印四魔。此时尽废修为,时日无多。好在他早已安排好了一切。盘古封印四魔,正欲稍作休息,唤女娲过来时,却有两个魔将偷机。此二魔名摩天、摩里,是叛魔丛将。魔将分丛、摩、灵、獟、通数等,丛将多为四魔护卫。二摩乃丛将中佼佼者,法力修为不低,更得魅魔青睐,习得一招诛仙掌劲。这诛仙掌是诛仙大法里的神功,狠毒无比,绕是二摩未能将之发挥最大威力,也远非寻常天神所能抵挡。二摩觑机,从盘古背后偷袭一掌。可怜盘古精疲力竭,躲避不及,重重的挨上了。虽说二摩心慌,隔得也远,这一掌力道已弱。但以盘古油尽灯枯之时,纵力道再减一半,也难承受。本来盘古还有三年寿元,但挨了这一掌,焉能活的过今日?终不能寿终正寝!盘古心中长痛,大喝一声:“无耻孽类!”一掌拍去,将二摩打入昆仑山,生生撞出一洞,从此长埋山下。
众神见二摩偷袭时,齐声惊呼,却救应不及。没想到盘古竟受如此重伤,连这一掌也避不开。又见盘古神威不失,被创一掌,犹能灭此匪类,又是惊佩,又是心痛。女娲抢步而来,盘古重躯轰然而倒,仿佛天崩地裂、山塌海啸一般。盘古自知大限已至,想他堂堂天父,开天地,诛万魔,灭左右护法,封四大魔尊。到了却丧于宵小之手,好不可恨。不过他已创造三界,如今四魔也已诛除,天地亦不再复合,也算死而无憾了。众神悲痛不已,于两百丈外跪倒。女娲扶起盘古头背,盘古无力支撑,倚在女娲怀里。女娲探知他元神无力,躯身僵硬,六魂七魄皆欲离体,已是回天无力。想到与他数万年夫妻,虽聚少离多,各自忙碌,但这份恩爱之情,怎能舍得?不禁妙目生烟,玉华滴落。天亦落下水来,群仙大恸。彼时凡间尚无风雨雷电,从不降雨,只因天父将殒,地母哭,才有此异象。
盘古一息尚存,道:“不必悲伤,天意如此!本来我也寿元将尽。但原想,魔渠伏诛,尚可与你再度几日安静时光,谁料,唉!天意弄人!”女娲闻言,心中更痛,道:“你还有何事可托?”盘古道:“没有了,没有了。先前托付,务必在意!我只觉魔患虽平,隐忧尚在。我一死万事皆空,日后要苦了你了!我多想,见我儿一面,可惜,可恨呐!”女娲喃喃道:“孩子,我们的孩儿。”盘古又道:“还有一事,我一直无法释怀,你怪我也好,不怪我也好,我都要问你一句。你,做我的妻子,都是为了使命吗?如果创世神不是我,而是你哥哥,你会如何?唉,算了,我只知,我,断不会``````答应!”就此一代天父,万古帝尊,殒于三界。
盘古死后,躯身化为灵光点点,覆盖整个大地。他的躯体化为山川;血脉化为河流;气海化为四方大海;体毛化为花草树木;左目化为太阳,右目化为月亮;头发化为星辰;声音化为雷电;吞吐之气,化为风、云、雨、雾。从此,世间有了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等万物。这些事物本来无名,女娲为纪念大战时死去的大神,所以以他们的名号来命名这些事物。
而后,女娲肃清三界,以帝后之名,总管群仙。本来魔尊被灭,叛魔丧胆,不少已回归地府,立誓永世不出。但盘古一死,数百逸散在凡界的魔将又闻风而出,招揽旧部,为祸作乱。女娲遂领众仙继续除魔。为求休养生息,直过了五百年,才将魔患平定。十万魔兵大半伏诛,不少被压在群山之下,借盘古英灵镇压。
忽有一日,风云势变,雷雨大作,天地间灵光数道蠢蠢欲动。女娲见此,心机忽动,乃因利导势,运九天玄功,使灵气阴阳交泰,又造出十万天兵和数万散仙。自大战后,神人阵亡过半,使人才凋零,着实惨淡。而今女娲重造天兵,使天界添丁,也是大大的喜事。为此,女娲在九天天圣殿大宴众仙。天圣殿位于九天之北,乃天界至高殿府,帝;神议事之所,即日后凌霄宝殿也。当年盘古创世,女娲便在天上立府,北方建天圣殿,西方建女娲宫,东方建十二楼,南面则是众仙府邸。取其坐北面南之意。
大殿之上,其乐融融。但女娲见法力高强的大神死伤过半,只剩下夸父,四神,五行神,太乙,昆氏子弟等神,怅然若失。自己造得出普通天兵,但这些天兵又有谁能有此惊天动地的修为呢?此时又不禁想起了儿子,默然不语。太乙见此,出列道:“娘娘,如今三界方安,诸多事务横生,应有人掌管。趁此众仙会集,还请娘娘敕封职位,以定三界秩序!”
女娲心道这却是正事,于是发玉旨神符,加封东方神晏龙为雷神,居雷泽,握雷电,主掌雷部。北方神共工加封水神,居沙泽(注:北方大泽),掌管天下水系,江河湖海,尽归水部。南方神祝融加封火神,居南方炎谷,掌管天火并汤谷、炎谷、炽谷天下三大火谷。西方神西圣母战死,由其长女西王母碧瑶仙子袭其封号。西王母女中英杰,屡立战功,加封风神,做守玉山,掌管天地风势,和五行肃杀之气。五行天神战功卓著,加封神王之位,号五行帝君。土神慕灵封土帝,又称黄帝,居中岳中华山,为天下土地山神之主。火神申浩封火帝,又称赤帝,居汤谷,面生七十二痣,主司凡间烟火,与祝融共掌火部。水神禺强封水帝,又称黑帝、雨帝,居天上雨部,掌霜、雪、雨、雾、烟、云,负责推云布雨。木神句芒封木帝,又称青帝居东方青木山,掌管木部,主宰天下花草树木的枯、荣、生、死。且凡是草木成仙得道的,皆归青帝司下。金神蓐收封金帝,又称白帝,五行之首。持钺西方,主掌天下刀兵之灾,并与西王母共掌天罚之气。
女娲造神时,天上星辰因含盘古灵气,竟变化诸神,称为星官、宿将。他们元神皆在星辰上,法力不弱。有盘古大弟子,名夸父,本是盘古护卫。当年盘古擎天,女娲为让盘古免受骚扰,常遣一些法力高强的大神为他护法。夸父得盘古赏识,收为关门弟子,从天父修习通天法术,法力高深莫测。神魔大战时,立功赫赫。故而,女娲封夸父为星宿神,在北极天造星阙斗府,为其府邸。令其统二十八宿将并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星将,总督群星,为星部之主。虽无神王之为,职权更在五行帝君之上。唯日月无主,女娲量无合适人选,好在日月自行升降,暂留位不封。
又昆仑氏三子,皆英物也。封昆杰为圣神,辅佐女娲。昆摩封冥帝,号幽冥教主,神王位,直辖九幽,号令地府十万冥兵。昆吾者,昆仑幼子,潇洒若狂,神性之英雄也。曾领兵三百,于锟铻山设伏,诛魔兵万人,剑斩渠魁九首。他有两大神兵——锟铻剑和震天锤。后者名列十大神兵。因其善铸兵刃,故封剑神、锟铻山神,神号锟铻,掌管天庭兵库。
女娲氏,苍祖之女,盘古之妻,地母,美丽仁慈,创生之神也。女娲封诸神职权后,游于凡间。彼时花开时节,江山秀丽,景色怡人,却寂静无比。只有山风呼啸之声,仿佛盘古大神叹气一般。女娲想起这一切皆是盘古躯身所化,触景伤情,喃喃道:“夫君,你是觉得太寂寞了吗?”当初与盘古创世,只造了神和魔,而如今人间如此美景,却这般孤寂,岂不可惜?但若想凭空创造出一批生灵,又谈何容易?幸有太乙真君知女娲有创造之意,乃献计,让女娲依天神模样,造出一些“人”来。女娲闻言,灵明通彻,运造化之法,取中州黄土,北极灵水,捏成天神模样,吹一口仙气,就变成个小小人儿来。这些人七尺身躯,与天神一般面目,虽有生命灵性,却无神仙法力。寿不过百年,便即生、老、病、死。女娲大神不能永远的造下去,遂教世人婚嫁之法,男女结合,生育后代。但生下的人没有灵魂,便如行尸走肉一般。于是女娲在阴间地府设下人、两畜、三生六道轮回隧道,敕法令符。人死后,躯身腐烂,灵魂则归于地府,听冥帝发遣,按时辰投入轮回隧道,再世为人。由是冥帝便兼管世人的生、老、病、死。
这便是女娲氏抟土造人的故事。女娲娘娘遂被后世人尊为圣母。为鼓励人心向善,女娲还将下九天划给凡人,居者称为天人。原来天有九层,一至八层又各分四层,共是三十八层,故天界又称九重天三十三仙界。下九天便是三十三仙界最下九界,亦称天堂。凡人若一世为善,功德积满,便可灵魂升天成为天人,享受清福。若到了时间,再行转世,还能投入富贵人家。
又在十八层地府设十八层地狱,由冥帝设各种惨烈酷刑,刀山火海,钩舌抽骨!最可怕的,是第十八层炼狱和无间绝狱。无间绝狱不归十八地狱之列,只因一入此间,便受无尽苦楚,直至魂飞魄散,永不超生!那些大奸大恶之徒,皆要下地狱受苦,如此来赏善罚恶。不过人类出世几千年内,相亲友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十八地狱空置了几千年,竟一无所用。
女娲为让凡间多些声色,又照魔兽的样子,以天地灵性,点化枯枝、乱石、落花,造飞禽走兽虫鱼。因凡间有不少奇花异石,便造出了许多珍禽异兽。按天理**归人类所伏,暗喻魔终归受制于神。下界从此有了生灵,遂成为三界之一,称作人间。却说凡人血肉之躯,要吃喝睡泻。原始之民不识烟火,只知茹毛饮血,凡躯苛不起,早早的便死了。女娲不忍,命赤帝下凡,教化世人。赤帝申浩遂携至宝“阳燧”下界,自号燧人氏,教人以穴居之法,躲避风霜雨露。而后以钻木、凿石、阳燧等诸法,教人生火。并垒下灶台,煮肉而食。由始世人多吃熟食,减少疾病,增加寿元。然而物有其利,必有其弊。人类不知善用火,引发火灾,烧毁山林,人兽死伤无数,对火顿生畏惧之心。燧人氏痛心疾首,于北方求教水神共工。共工临凡,教世人以水灭火。世人大受其益,供奉遂人、共工为二祖。对遂人犹敬之,拜为祖先。赤帝感凡人之情,遣其子赤灶下界,为人间饲灶,是为灶王。
··本回未完·········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三)”内容快照:
『(三)』
~娲造人回天后,三界相安无事,平淡又和谐的过了两千年。一日,~娲正在圣~~中参法。忽闻婢~惊~之~,乃出阁查看,原来是灵光池中长了一个~晶花苞。天~有一大~系,名曰:天河,容十万神~。而~娲~中有一池,五百丈方,名灵光池。池中~色若金汤,平日无~无纹,却能~三界异象。灵光池盛产金莲,开出的莲花犹如金子一般,黄中含~,~中含黄。一旦离~,便化雪莲之色,绕放七彩。此花三千年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