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螣蛇乘雾,超越三十二界天,来至九重天后,急忙隐去身形。天兵道行低浅,识不破他的隐身之术,但南天门重地,有九天神将轮流值守。九将神功盖世,个个法力高强,他不敢擅闯,又来至西天门。此处亦有重兵强将守卫,螣蛇正无奈之际,忽见一天马香车从远方飞至,一芊芊少女端坐于车中。天马疾行,带动风云,众天兵齐行军礼,为首的道:“参迎莲花公主。”但闻那女孩微笑道:“天兵大哥们免礼,我方才去玉山采琼浆,来的晚些,南天门入不得,所以打这儿过。”天兵连忙分立两旁,守将道:“公主请!”侍仆催动天马,因入天门,缓缓而行。螣蛇见这女天真烂漫,一颗心怦然而动,忽忆父母之仇,急忙回过神来,心中计起,躲在金车之下,入了天门。
螣蛇行瞒天过海之计,藏在莲花香车底下,莲花竟未察觉,兀自自言自语。一些少女心事,也被螣蛇窃知。螣蛇本只想借车过天门便罢,但不知怎地,一时竟不愿离开,竟随之入了女娲圣宫。幸亏女娲此时在天圣殿中,不然螣蛇纵有九条命,也死了十回了!
女娲虽辞帝位,但多年统率群仙,治理三界颇有见知,不时仍去天圣殿议事。那众仙正在议论下界风雨江河,忽见木帝慌张而来。木帝是一司神王,自管木司,不用上天当值。此日也未宣他入朝,不知何故赶来,且神色有异。众神略有惊诧,天尊道:“句芒神,何事慌张?”句芒禀道:“陛下!大事不好!有魔族余孽混入了天庭!”众神闻言,大惊不已。纵使当年神魔大战,也未有魔人能上得九重天。而今竟有余孽胆敢混入,可真大事不妙了!
木帝将老槐树之事一一秉来,称已将老槐拘拿,伏地请罪。女娲沉吟道:“这螣蛇既知非仙家对手,还敢上天来,必有企图。他要如何?他要如何?莫非?不好!!!”急急出了天圣殿,召唤青鸾,往女娲宫赶去。众神一时诧异,刑天叫道:“母亲!”踏云追去。天尊道:“娘娘圣法通天,莫非有何预感?众卿,遂朕一起去!”当即召唤六龙神骑,众神也跟随过去。
女娲一路上心神不宁,生怕那件物事有失,无法向盘古交待。青鸾是三界神禽,一日可行八万余里,刹那间,已至女娲宫。刑天驾云,不及青鸾速度,迟了片刻才到,却与女娲看到了同样之景;莲花急忙跑过来,叫道:“娘!哥哥!快帮忙啊!”女娲但见一美少年大战魔人两个。二魔怪相虎躯,竟不惧紫蓝霞光,可见修为不低。而那少年竟堪堪与二魔打成平手,也是非凡。
彼时众仙皆已赶至,见地上横着十数天兵,似被击昏。女娲二徒:灵云和素玄大战三人。刑天见少年大战二魔,似乎是帮着而仙子,但是二仙子却又合力对付那少年和两个魔,一时分不清敌友。女娲无暇览顾,只见藏宝阁内东西凌乱,玉桌上一个古朴石盒开了盖子,一颗拳头大小蓝色珠子暗发幽蓝之光,并无损坏。而地上却有无数金黄色的碎片,灵光环绕。
女娲顿时脸色惨白,花容失色。刑天见了,不敢坐视,杀入战圈之中,夸父也从旁突入。此时刑天已经参悟逆行之境,法力大增,不上三斧,就将一魔斩了。夸父奋星主之威势,只消一掌,降魔法力是他浸淫万年的神功,果然不俗,另一个魔头随着这惊天下势的一掌,魂飞魄丧。美少年见了,随即住手,二仙子剑加其颈。素玄道:“师父!他,他打坏了龙神珠!”除女娲、素玄、莲花、灵云和那少年外,在场之人无不惊呼。刑天本以为是二魔作孽,未料是这少年,而众神则惊那龙神之珠殒碎。
龙神、天魔是三界至高无上的两大宝珠。传说当年始祖与神秘人造世时,注于三界两种力量,制衡三界。分正邪二气,注入两大神珠。这两大神珠便是制衡三界的力量,一直由盘古保管,藏于天怪神石所做的石盒中。此盒可以隐其气机,以平衡两珠的力量。后来盘古与四大魔尊决一死战,将二珠交予女娲,敦敦告诫,二珠不得有半丝损伤。否则三界失衡,轻则正邪不谐,灾祸不绝;重则乾坤逆转,三界颠倒,破灭只在一瞬!二珠尽损的话,那造世的力量便不复存在,三界必将泯灭,化为烈火,恢复当初的鸿蒙之气。
如今龙神珠碎,三界不知要遭受怎样可怕的灾难!众神一时尽皆黯然。刑天以斧相指,喝问:“龙神珠真是你毁的?”螣蛇昂然道:“不错!我父母尽丧天神之手,不报此仇,怎为人子?今我事已成,生死但凭君意!”原来螣蛇跟着莲花车驾不愿离去,却正巧来至女娲宫,倒省了一番力气。来至女娲宫后,左寻右找,见有养心阁、云水阁、莲花阁、**阁等等阁室,又有一藏宝阁,心道便是此处!进了阁内也是一阵翻略,对金莲藕、玉净瓶、玉莲剑、九凤针、回魂造灵丹、天香露等等宝物不屑一顾,终于在一金架上找到了一个石盒,有六灵守护。螣蛇打开石盒,六灵鸣叫,螣蛇怕引来了人,忙将一珠子取出摔碎,却正是龙神珠。
螣蛇完事后,即出阁来。灵云、素玄等人闻六灵报警,忙往这边奔来,路上便碰上二魔。这二魔乃是神魔大战时逃逸之魔,几千年修炼邪功,也是欲毁神珠,才闯入天界,杀伤十数天兵。还未至藏宝阁,便被三个仙子撞见。仙、魔大战,莲花功力最弱,被一掌打伤。二仙子被逼退,莲花首当其冲,危险即在顷刻。螣蛇看见,不及细想,上前来拦阻二魔。
二仙子见他从阁内出来,心中疑惑,入阁来看,见一地碎片,又惊又怒,出来与三人大战。这便是刑天等人看到的情景了。
刑天见螣蛇认罪,怒挥神斧,莲花惊叫:“哥哥!”螣蛇已身首异处。莲花虽知此人做了坏事,但刚才毕竟救了自己一命,见他丧于兄长斧下,一时也不禁黯然。
刑天虽然诛了螣蛇,女娲却无法释怀。龙神珠碎,有负盘古重托,三界灭顶之灾,该当如何?该当如何?太乙真人忽然道:“娘娘不必担心!天数如此!神珠已碎,当球补救之法。”女娲摇头道:“龙神珠乃是至宝,根本无法复合!即已破碎,正气逸失,必将正邪失衡。天地灾祸,为期不远!盘古啊!你当日的隐忧,果然所料不差!”众神闻言,无不骚动。就连修养甚高的夸父星主,闻及盘古,也微微变色。都不知如何是好。
太乙道:“向闻吾师讲道。天魔龙神威力无比,分担正邪二气,却有一点不同!”女娲忙问:“有何不同?”太乙道:“天魔珠所以存在,是为了封印天魔,也就是邪气的精元。因为一旦天魔破封,必将四散,无可遏制,邪气大大超于正气,三界将成为邪恶的世界!为此,天魔珠坚硬无比,纵然是开天神斧,也不能伤之分毫!”这点倒是从未听闻,龙神珠一摔就碎,天魔珠竟然如此坚固!女娲仿佛见到一丝回旋的余地,太乙接着道:“龙神珠则不然,它本身即是正气精元,所以脆弱无比。如今龙神珠虽然碎了,但是残片犹存,这些残片才是正气之精!老道愚见,若合这些碎片铸成利器,可保精元不散,那时纵然正邪稍有失衡,当不至于天地之祸!”
盘古女娲虽是神珠的守护者,但太乙和鸿海则一起见证过两大神珠的诞生,对神珠所知甚详,更胜盘古女娲。女娲闻言,精神一振,对天尊道:“大事不顾小节!本宫请借陛下乾坤令一用!”乾坤令乃是神帝的御令,见令如见君,是盘古两大神令之一。有巴掌大小,千斤之重。上雕九龙,正四反五;正有乾坤二字,反有令字。当日女娲逊位,将此令传于昆杰,如今女娲想号令众神,于是求借此令。天尊知事态危急,交出御令,道:“众仙诸神,齐遵娘娘圣谕!听候差遣!”
女娲接过神令,命传旨神将召四神五帝来天庭相见。又令莲花去锟铻山请剑神昆吾。十神片刻既至。女娲吩咐诸事:遣昆吾以龙神珠碎片造剑,因尚无神火,先寻天怪石铸剑鞘。
命刑天去化外五境之一——无极境中寻找七彩石,以合龙神珠造剑。又命火神祝融修炼圣火,熔化珠石。忽有游牧之神延维报说下界洪荒之灾又起,更胜前时。南方水患,北方旱灾。天降大火,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死伤无数!女娲大惊,急命五行帝君运法天罡五行,镇遏天灾。又命风、雷、水三神去下界治理水旱之灾,遣夸父、太乙助之。天尊坐守天圣殿中,以镇天维,女娲则于灵光池上作法,维系三界平衡。众神皆自领命,四散而去。
昆吾法力高超,有两大神兵法宝:震天锤和锟铻剑。锟铻剑又名“寻石”,青玄之色,长四尺八寸,有阴阳二窍,谓之剑眼。昆吾所寻之天怪石者,又名“天问”,原产于天问山。世间群山,皆是盘古涅化,独风尘、天问、昆仑、昆吾诸山非其所化。昆仑是昆仑涅化,其余诸山与天地同生。天问山也是天怪山,盘古开天四万年,此山无故而崩,化为南炎谷和炎泉。山上天怪神石飞散各地,了无踪迹。天怪山有神奇妙用,为天下至坚至硬的神石,又有灵性,归属正类,盘古曾以此造石盒封存两大神珠。
昆吾仗寻石剑,行便南方诸国,足足三日三夜,才找到五块神石,略足铸炼剑鞘,忙回女娲宫复命,随即回锟铻山铸剑台。先熔神石做鞘,静候火神圣火,七彩神石。
火神回汤谷后,即炼三昧真火。三昧者,元精、元神、元魄也。金木水火头五行,风雷二势,共七种三昧。火神本身是三昧火灵,可用元神法力,点三昧真火。有用神兽朱雀所喷的神火和炎泉炽火炼成五真神火。存于圣火红葫芦,回九天复命,随即与昆吾会合。
刑天可就惨啦,这无极境界在极东极南之处,本是盘古开天辟地时未劈开的地方。名为:天之涯,海之角。要到此处,需飞越东海和南洋,越过海外,于海天交界至一线,便是此界的入门。无极界日月之光不到此处,暗无天日,黑漆漆的一片。却生产七彩神石。这石头来至天外,有极大的灵性,似乎蕴藏着无上的力量。盘古怕此石落入邪类手中,连封了一百八十道罡符,布下三十六路死亡结界。莫说是妖魔,就算是神仙,法力不济或心存邪念者,也会误入结界,九死一生。
刑天因为天地英灵之体,又熟悉通天法术中的符咒,比较顺利的进入了无极之界。无极界黑暗无比,根本看不见东西。刑天正无计可施,忽然胸前的皓日镜发出白光,照耀数里。七彩神石因为白光照耀,皆反射出七色彩光。刑天大喜道:“嘿!舅舅的宝贝,还有这般妙用!”忙寻了七八块神石,出了无极界,直至锟铻山。
女娲作法,维护三界,已近五日。昆吾剑鞘已经造好,刑天、祝融赶至,即刻熔炼神石。而下界天灾,水火之祸,神、帝诸仙仍在治理。神珠与神石都是至宝,非短日可以锻造。到了第四十一日,女娲娘娘耗法过度,精元日渐衰弱。而原本该为娘娘护法的五行帝君、太乙、夸父等人还在下界帮助人类。女娲一人耗法,法力有去无回,不能回转,仿佛日渐苍老。渐感不支。到了第四十五日,女娲精元耗尽,重伤吐血。
女娲二弟子灵云仙子见女娲危急,于是自断心脉,涅化为水晶玉石,飞跃在女娲天顶,以自身灵力滋补女娲元气。灵云者,女娲次徒,玲珑善舞,婆娑之神也。关于灵云仙子的身世,原是天降白露。古时盘古未死,天上尚无云雨,更无风雷霜露。女娲定天界,与盘古相会时,突然天降白露,落地而不沾尘。共有两滴,一化为冰霜,一化为水玉。霜者,弟子素玄也。素玄者,女娲首徒,居九天之上,贞纯善良,翩翩不举,绰约之神也。而灵云则是水玉所化。女娲见此异象,点化二物,化为两个女婴。当时女娲已经孕育刑天,胎怀百日。盖其本圣母之神,心念仁慈。又知二女皆潜藏灵力,深不可测,于是收养二女为徒。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三)”内容快照:
『(三)』
灵云以~代~,以自戕之法,效仿昆仑神。~化~内潜~,以补济~娲真元。~娲见她如此,妙目生~。莲花、素玄与灵云自幼生长,情逾~~。见她如此牺牲,伤心~惋。灵云的潜~果然不凡,竟支持了四日有余。到了七七四十九日,龙神宝剑终于铸成!此剑长四尺,宽三寸,厚三分;剑柄如龙尾,剑~有龙纹;尖~开了三个玲珑窍,通~四放七彩华光。剑鞘颇重,青铜之色,正刻九龙~霄,反刻游龙逐日。此剑即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