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双管齐下
一个礼拜之后,我村的养鸭厂和宝石加工厂同时开工建设了。
从贷款到进料只用了四天半的时间。花钱上,我不敢大方,全部用本村村民出义务工。他们通过这些天的了解和感受,通过参加宴会的权威人士的宣传鼓动,从心底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所以一呼百应。
我跟代理村长张传山经过物色筛选,确定了几位靠得住的瓦工,让家中劳力少,生活条件相对差的人家出小工,带点象征性的照顾。而那些外界关系单薄,老实巴交的父母们更是高兴,他们都在盘算着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儿女到即将建成的村办企业上班,以圆他们最低限度的寸草之心,世纪之梦。
这不,晚饭还没吃完,我的一个远房婶和家住丁子路口的张传道就找上门来。等我明白了他们的来意之后,就说:“要论你们两位,一个是我的本家亲,一个是村长的本家兄弟,我知道你们觉着对不住孩子,现在有机会了,为他们争取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咱们还要按章程办事,两个厂可能用不了很多人,我们要择优录用,你们回去跟孩子们说一说,如果录用了就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更不能挑肥的捡瘦的;如果实在不好安排,那就等以后再找机会。”
我未把话说死,他们便千恩万谢带着无限希望走了。千篇一律,谁来找我,我都是后面几句话,因为我心中有数,两个厂安排二三十号未婚青年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有几位父母是带着礼品来的,都被我一一拒绝送出家门——我不可能“授人以鱼”就破坏自己的本来面目。
秦福寿这几天倒成了大忙人,他里里外外替我跑腿传话,心里乐颠颠,喜滋滋的。村里人也对他刮目相看起来。村长张传山则协助张继胜、纪洪年、张玉海三位具体负责鸭厂的全部事务,我全盘抓,重点扶持秦国胜、秦国明、方文宝三人操办宝石加工厂。
两个项目,对我村来讲可谓惊天动地!同样吸引了邻村的父老乡亲,所以跟我村沾亲带故的人家也由亲戚相陪找上门来,但都被我婉然拒绝。事实上,在我们村方圆几十里的地方大棚种植已经兴起,小打小闹的个体养殖也在各村慢慢出现。我村的养鸭厂初步圈地十亩,投资二十万,规模在全镇来说最大最具有影响力。宝石加工厂,我们就地取材,借用村委办公室三间,另外向东扩建五十平方米就算告成,这样既安全又便于管理。
在乐华集团剪完彩的那个下午,王镇长果然应诺来我村考察。路上,他在车内跟我开玩笑道:“董剑啊,你那个人情卖得我无话可说,但两个项目等我考查完了才能算数。我倒奇怪,你如何知道后联的来历?”
我笑着回道:“这有啥奇怪的,俺老婆是幼儿教师,有一次,她从学校拿回一本《潍坊自然景物大观》,我便读了,其中就有虞舜写的那首《乐乐歌》嘛。”
“原来如此……”王镇长挺高兴地看我一眼。
我说:“王镇长,您看今天那个场面,乐华集团的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免费吃喝,免费游玩,真是馋死人啊!现在,我们村就象一潭死水,如不赶快加水清淤,洗刷过去的愚昧无知和自私自利,我想是很难收回民心走向正规的。所以,这两个项目,您可一定要支持啊!因为,我们只有来实的,让村民们看到希望,偿到甜头,他们才会真心拥护咱,跟我们一起走的。”
“说得好啊!”王镇长很赞赏地肯定着我的话,“想不到你董剑肚子里满有‘墨水’嘛。”
“您过奖了,王镇长,跟您比起来,我可是小巫见大巫啊!”我们同时大笑起来。
轿子开到村头,震动了全村老少。我组建的“智囊团”全部恭候出村,在我们的陪同下,王镇长径直奔赴养鸭厂预置点……
第三天上午,五十万元的低息贷款就按计划划拨到我村的帐户当中。
吃过早饭,我急匆匆赶到村委,还未曾坐稳,张传山跑来跟我报告了一件预想不到的事情:刚才纪洪年险些被村东头的张风起打(揍)了!
我故作镇静,问道:“为了啥呀?”
“唉——张风起你还不知道,他那德行,太……太不象话了!”
当然,对张风起我也略有耳闻,他乃张传许的小儿子,今年二十二岁。小伙长得倒不错,但劣性多,走到哪儿偷到哪儿,甚至打到哪儿,所以哪儿也待不长。去年,他父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不少钱又让他跳出“庄稼地”,可他就是不争气,仅干三个月就因为手不老实被辞退回家。养鸭厂一开工,他却死皮赖脸跑到工地要活干。为此,张传山他们跟我商量过,我想:人年轻少不了走错路,往后多教育一下,应该能改好的。但是,还没过两天,他就露了本性。
我稍一沉思,说道:“这事……你要跟张爷和继胜管,风起是你们张家人,老纪管他显得远一些。”
“是这么回事,俺们也管了,可这孩子实在难缠,俺……俺们也拿他没办法。”张传山为难地摇着头。
我想想说:“这样吧,老张叔,我跟你一块到工地去,看他有啥想法?”
“中,中……”显然,张传山很希望我亲自走一趟。
来到工地,不见张风起的影子。一问才知道,他正在东墙根下生闷气呢!我又好气又好笑:自己做得不对,还装出满腹委屈的样子,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我撇开众人,独自来到张风起面前,见他低头耷拉胛,蹲在一堆砖上。我压着气,猛然问道:“风起,你还想在这儿干吗?”
他一振,瓮声瓮气地说:“想……”
“那你给我站起来!”我威然而低沉地喝道。
他条件反射一般,站直了身子。
“告诉你,在这儿,我们要的是有出息的人,首先,他要能够吃苦耐劳,能拾得起放得下。过去,我不管你咋样,现在,只要你想在这儿干下去,那就必须服从命令听指挥。你听到了没有?”
“……”他没吱声。
“我在问你呢?”我加重了语气。
“听,听到了……”张风起在我面前未恢复原形,说明他怕我。我知道,他自知理亏,给他个下马威反而效果更好。接着,我话峰一转,继续说道:“这次,咱村搞项目对你们年轻人是多好的机会!你小伙一表人才,只要好好干是很有前途的。在这儿,我给你交个底,只要你把以前的坏毛病改掉了,我会为你争取一个适合你的工作去干的。”
“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
“行……俺听您的。”张风起终于抬起头,向我做了保证。
“这就对了嘛,打起精神干活去,要给别的小青年做出榜样。”
他脸上**笑容,转身跑过墙角,干他刚才不愿意干的“脏累活”去了。
通过几个小事件的处理和用人上,我组合的“智囊团”人员是很宾服我的。我不急不躁,心平气和,该急的时候雷厉风行,该缓的时候则稳坐钓鱼台。其实,我并不是自诩自傲,而是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个性。在家中,老婆孩子给了我一个莫大的荣誉称号——老模范,即模范老公、模范老爸。现在,我的时间实在不够用了,白黑操心动脑筋,生怕漏掉每一个环节。回村近两个月,我只回过三次家,倒是老婆孩子趁双休日回我父母家勤了。每到这个时候,我父母非常高兴,他们反对我“下放”的那股情绪早一扫而光,而是喜滋滋乐哈哈感到一家人经常在一起是多么的快乐啊!
不用说,养鸭厂和宝石加工厂的建设进度是很快的,尤其是宝石加工厂的设备、仪器已基本购齐,只待把人员安排好便可以投产了。养鸭厂占地多,投资大,工程拖得长一些,我们先盖了一排正房供员工活动起居兼做仓库,待购进的鸭子全要圈养在一个个用砖砌墙以草棚做顶的阔大空间中,它前窗大,后窗小,比之其它村庄的个体养鸭户那种前后敞开,以草顶为盖的简易棚子来说显得大气、排场多了。又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养鸭厂大部分工程已经完成,只有一些扫尾工作尚待进行。这时,我高薪聘请的老师已经住进我村,开始对新职工学员讲授蓝宝石加工的理论和实践了。同时,我们根据实际需要,派遣张风起和另一位有文化的高中生秦敬辉远赴省城济南学习养殖技术,以期望他们学成归来,好大显身手,为我们的村办企业争光添彩。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第五章”内容快照:
『第五章』
第五章开业公元二零零一年的四月二十八日(~历四月初六),星期六,我村的宝石加工厂经过大家的共同努~最先开业了。这天,王~和我以前的同僚们来捧场了,我的老婆孩子和村里的~老少都来了,甚至邻村的~分乡亲也来看~闹了。我还让纪洪年、张继胜、董树仁等人准备好锣鼓,~秦福寿来个唢呐独奏……对此,我们既高兴又有些~张。事到临头,能否一炮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