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女人生孩子满月后,都要回娘家住些时日,俗称“躲尿窝儿”,玉兰也不例外。
荣华满月的第三天,六月初八姜文选带着三女儿玉凤来到呼兰接玉兰娘俩回娘家。范氏高兴地应允,姜文选马上雇来一辆斗子车,范氏和张维祯把他们送上了车。
不料,车还没走出呼兰城,玉兰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眼前发黑,接着呕吐不止。她赶紧把孩子放在三妹的怀中,自身躺在车上。玉凤掀起小被角儿看看荣华睡得很安然,再看姐姐已经是大汗淋漓,脸像一张白纸似的,她忙说:“爹,我姐的病来得这么急,这可咋办呀?”
姜文选一时也乱了手脚,不知所措。
玉兰勉强地睁开眼睛,见前面就是烧锅,她有气无力地说:“别着急,我不要紧。前面烧锅旁的三间房是他①表兄晋学志家,到那呆一会儿,喝点儿水苏醒一下,就会好的。”
到了晋学志家,喝下一杯水后,玉兰仍然四肢软软的一点儿力气也没有,手脚冰凉,苍白的脸色汗流不断,近于虚脱状。姜文选看着玉兰这个样子,恐怕再颠簸四十多里路病情严重,屯里看病买药都不方便,弄不好会误事的,所以他决定暂时不让玉兰娘俩回去,以后再来接吧。
从晋学志家出来,姜文选以非常抱歉的口吻对雇来的车老板说:“对不起,大兄弟,耽误了你的时间和生意。我女儿突然有病,不能回姜家窝堡了,再把她们送回城南头婆家吧,这段来回的路钱我多给几个儿。”
赶斗子车的在外边等了半天本来又急又怨的,可听了姜文选几句客客气气的话,他心里却又暖乎乎的,便笑道:“等一会儿不算事儿。”说着,调转马头奔回来时路。
“尿窝儿”没躲成,姜文选对女儿玉兰说:“等你的病好了,半月后再来接你们娘俩。”然后他和三女儿回了姜家窝堡了。
可天不遂人愿,没等半个月,一场大水祸从天降。
六月十二开始下起连天雨,头两日,人们还高兴地说:“五月旱不算旱,六月连天吃饱饭。”又下了两天时,人们便盼望快晴吧!谁料想不但天没晴,雨下到第五日早晨泥河坝突然决口了,大水犹如脱缰的野马,狂奔而出肆意漫延,瞬间泥河两岸的村庄、田野、道路……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汪洋。姜家窝堡除了岗地上几座住宅幸存,其他的几百户都被淹得房倒屋塌。家家的柴禾整垛整垛地被大水漂远,禽畜粮食衣物……一切都冲得不知去向,人们拼命呼救的、祈求上苍的、哭天喊地的……悲惨之状无法形容。
姜文选仰天而叹:“真是水火不留情啊!住了十几年的老宅,一日之间面目皆非,全家人已无栖身之地了”。为活命,一家之主的他,咬着牙、皱着眉,做出一个万不得已的决定——举家五口①投奔呼兰的女儿张家去避难!
大水撤退,房屋修好,已是两个月后的事了。姜家从呼兰回去刚安顿好,又一件揪心的事发生了。姜俊武的未婚媳妇不幸死去,她死于大水灾后的“黑死病”。这种病比瘟疫残酷,传染性极强,屯里不少人遭难,宋六全家无一幸免!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姜文选万分痛惜道:“可白瞎这家人了……”姜家人为此都落下了悲痛的泪水,伤心了好一阵子。虽然宋家的闺女没过门儿,姜俊武还是等了百天后才接受提媒。同年腊月初四,相妥了家住泥河西赵裁缝的女儿,转年正月十八过的小礼,准备麦秋结婚。
姜家在玉兰这里避了53天水灾,走时荣华已经三个多月了。
三个月时,她已会翻身,四个月时能坐立,五个月时会爬行,再后会蹦,会站,接下来冒话了,最先会叫“妈”。张维祯捏着荣华的小脸蛋儿笑眯眯地说:“先叫妈,能活八十八!”范氏使劲儿瞪他又骂道:“滚一边儿去,别在这儿瞎嘞嘞!”张维祯只笑不说啥。
未满周岁,荣华就会乍巴了,刚学迈步时身子左右摇摆,经常摔倒,但她从不哭。有一次,摔倒爬起来后,举着两只小手,一边儿找平衡,一边紧张地迈着蹒跚的步子,还不住地喊着笑着,逗得大人直乐。突然范氏敛起笑容担心道:“听说小丫头儿会走太早,没有福,长大后是一个受张罗的命……”
玉兰的心里犯了嘀咕,她想:“这孩子生日时辰占得也不好,又会走的这么早,日后真的会没福受张罗吧!”疑惑中突然想起一件事,在娘家时见过给小孩子抓周,说是通过抓周,按孩子的喜好,将来干什么能判断出八九不离十。如果能知道将来会干什么,有没有福,受不受张罗也能估计个差不多儿。想到这里,她便对婆婆说:“再过几天是荣华的生日,咱们让她抓周看看?”
“成!”范氏爽快地答应,随后又说:“抓周看命挺准的,她爸那时抓起的就是支笔!”她边说边**得意的神情。
五月初六的早饭后,张廷举与往日一样,七点钟一过就上班去了。
范氏下了地坐在太师椅上,按她的指点张维祯将准备好的十几样物品分散地摆在炕上,然后让玉兰把荣华抱过来。荣华看见炕上有这么多好玩儿的东西,从妈妈的怀里挣着要上炕,范氏挡住对荣华说:“不能乱动,一会儿让你拿时,你就挑最喜欢的拿,听见没有?”荣华没有听懂,把小手扬起来叫妈妈,妈妈应声说:“哎,要听奶奶的话,拿你最喜欢的。”说完将荣华放在炕上。
六只眼睛盯盯地瞅着孩子的手,荣华去摸奶奶的金镯子,范氏和玉兰都喜形于色,她俩想到一起了:“孩子将来是个荣华富贵的命。”可是荣华把手缩回来了。她站起乍巴两步蹲下去摸爷爷的旱烟管儿,这时玉兰的心提到嗓子眼儿,她想:“孩子长大要是好这口儿可不好!”一瞬,她的担心消失了,因为荣华也没拿旱烟管儿。她趴下小身子爬到炕腰儿,小手落到妈妈的一小团儿花线上。玉兰心想:“这回还差不多。”范氏觉得:“孩子去抓花线,将来喜欢女红,是丫头的本分,看来生日改到五月初六还挺灵验的呢!”可是玉兰和范氏都乐了半截儿,荣华用小手儿拍了拍花线团儿,把头一扭,噌噌地往炕里爬去,结果一只小手儿抓住《三字经》的书皮儿,另一只小手儿拿起她爸爸的七寸狼毫笔。
张维祯哈哈大笑,上前将荣华抱起来说:“我大孙女长大是个书里人儿呀!好好念书写字,将来考秀才。”
范氏骂他:“老犊子,净放圈儿屁,丫头家家的本分是学好针线,嫁个好人家,念书能念出个啥名堂?又考什么秀才,还不得跟你似的考个老奴才样儿!”
张维祯被骂惯了,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仍然眉开眼笑地逗着荣华玩儿。
作者:芮伯芝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1章:第二章 三”内容快照:
『第二章 三』
三姜俊武结婚的日子定为六月十八,玉兰和丈夫~着~儿前一天回到姜家窝堡。荣华是~来,张廷举算~三天回门是第二次来。这~门稀客的光临,~到姜家~~的迎接。荣华从这个怀里传到那个怀里,她并不认生,~~乎乎的大眼睛呼闪呼闪地看着周围。人群中小~地议论着:“长得像她爸。”“眼睛不像,比她爸眼珠黑多了。”“除了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