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就象少女受惜自己裸*体般爱惜着自己的文字,从没想过把她拿出来在大众面前展示。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酷爱文学的网友跟我聊起了她的书,她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拿出来晒晒吧”。我说:“我自酿自饮”。
确实,没有谁会跑到人前来自*慰,我觉得写小说,就是自己的意*淫,说穿了就是自*慰的一种。我佩服那些意*淫得起劲的文学家们,他们甚至会在小说里弄上一句“此处删去XX字”,从而达到让被意*淫者跟他们一起意*淫的目的。我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不是太赤*裸了些,但我确实这样认为。就象《非诚勿扰2》中的那首小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在这里我要说“你阅,或者不阅我,文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佩服跟我一样的所谓原创者们的勇气,让赤*裸曝光的勇气。
一个网友如是说,十个网友如是说,既然已经在大众面前光了身子,也就不在乎看客再多一些,所以我决定把个人的意*淫公之于众,让芸芸众生们多过一把看客的瘾……
001
“……,经答辩委员会讨论决定,一致通过江一品同学的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博士学位。……”。随着答辩委员会**林峰院士这句话音落下,江一品觉得突然间全身放松了下来,至于林院士后来说的祝贺的话他一句也没听进去,他的思绪早已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大山里。
江勤实是个地地道道路的山里汉子,人如其名,勤劳、朴实。前几天收到儿子的来信,说今天论文答辩,通过就可以工作了。江勤实不知什么叫论文,更不知什么叫答辩,就听儿子说论文就象试卷,答辩就象考试。考试,江勤实知道,他上过小学二年级,也参加过几次考试,虽然多数是不及格。可儿子和女儿都不象他,两个孩子从小到现在得的奖状都把他们家客厅的两面墙都糊满了。两个孩子是他的骄傲,儿子今年博士毕业,自己的苦日子也快到头了。再等挣了钱,一定把咳嗽和心口痛的毛病好好到医院去瞧睢。
江勤实本是个壮实的汉子,多年前和许多山里人一样,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现状,来到城市打工。没什么技术,就在建筑工地上做苦力。有一次,为了多挣二十块钱,一个人在暴雨中用平板车一车一车的将几卡车的建筑垃圾运到了几里外的垃圾处理厂,回来就咳血,但为了省钱,也没到医院去治,就这么落下了毛病。再后来,工地上的头儿看他在工地上做不了重活,就多开他两个月工资,把他遣回了家。这几年,为了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遍了。现在儿子即将工作,总算可以松口气了。想着这些,江勤实手里的锄头不觉得挥动得更快了。
很快,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周围人和事都发生了变化,以前的老师现在成了同事,以前的学弟学妹现在成了自己的学生,江一品还是有点不太适应。
由于是新参加工作,院里没有安排江一品教学任务,只是帮助其它教师做一些教学和实验准备工作,所以相对来说比较清闲。这段时间,导师李宇生一直出差,也没与他有过多的接触,江一品觉得不能老这么荡着,这几天导师在家,准备和他好好谈谈。
几年来,导师不仅把他当成了学生,更当成了自己的儿子来进行培养,不然自己也不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仅读研和读博五年时间,就发表了六篇SCI源文章,影响因子总和超过了二十,这在他们一个省属重点院校来说可是凤毛麟角。所以当时他可以去更好的科研院所,但导师希望自己能做下来做他的助手,并对他的前景进行了规划,江一品觉得自己不能让导师失望。
“进来。”刚敲了两下,江一品就听到了导师亲切的声音。
“李老师,我参加工作已经一个多月了,我觉得不能老这么荡着,想开始做实验。”
“你读博时的课题准备结题了,其它课题有人在做。这样吧,你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做一个读书报告,主要跟明年课题申请相关,下次学科做Semimar时,你做个PPT汇报一下。”
“有确定的方向吗?”
“没有,你自己看吧,只要与我们的研究相关就行。”
江一品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导师对自己充分信任,另一方面导师也是为了好好的培养自己,毕竟以前自己只是做实验,按照老师课题的方案实施就行,现在自己参加工作了,以后就要独立的申请课题和开展工作。
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学科Seminar如期进行。
为了加强学科的科研实力和进行梯队建设,这学期院里从国家某权威研究所和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引进了一位博士,校里留下了江一品、另一位博士以及一位硕士,Seminar主要由这几位新进的年轻教师做汇报。
权威研究所博士兰心茹的的导师正是林峰院士,林院士是本学科国内的首席专家,能引进他的博士,既是对学科科研能力的提升,也是为了更好的沟通关系。
从某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进的钟伟博士,是国家某科研大型计划具体实施的研究人员之一,由于国家在成立该实验室时,钟伟在这里做博士的最后一年,而他此前所做的研究正好与实验室所做方向有关,因此他是唯一一个以学生身份进入这个科研小组的。
由于没有作特殊要求,兰心茹和钟伟都是将自己的博士论文的内容做了简要汇报,而另一位博士和硕士由于是本校留的,所以做了一些其它汇报。只有江一品的汇报,由于导师要按申请课题的标准来做的,所以不仅有相关的研究背景、实验规划,甚至连具体的实验方案都制定了出来,所以赢得了最为热烈的掌声。
“小江,你来一下。”早上刚一上班,江一品就接到了李宇生的电话。
“李老师,找我什么事?”来到李宇生的办公室,江一品还是象做学生时一样,恭恭敬敬的站在李宇生的办公桌旁,准备聆听李宇生的指示。
“马上要年底了,我这有几份课题的汇报材料要写,你看能不能抓紧时间把它写出来?”
江一品看了看几个课题的的题目,却发现他们实验室有一个课题从来没有人开展过相关的工作,就面露难色地说:“李老师,这个……?”“哦,这个……,这个我来写吧,你把其它几个完成吧。”
拿了题目,江一品从各课题小组相关老师和学生手中拿来了年度研究结果。因为研究室除李宇生和江一品外,还有两位副教授、一位讲师和十多名硕博士研究生,他们分别组成不同的课题小组,负责着不同的课题,但都属于李宇生的研究室。李宇生就相当于一个总承包商,他从国家、省里和市里拿到大量的课题,再分给下面的课题组来做,下面的课题组把研究结果交给他,他再根据需要决定由不同的人来发文章。
一般情况下,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内容由自己写和以第一作者发表,李宇生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结果则由相关指导老师为第一作者,因为这些副教授和讲师也要继续升职称,文章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升职称的一个重要指标。当然通讯作者都必需署名李宇生,这种现象从李宇生成为学科带头人那一天就一直存在,可能也是国内大多数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惯例,因为毕竟最后申请课题时前期工作基础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表,江一品终于将几个课题的年度汇报结果写好,并在李宇生指导下进行了几次修改,然后缴了上去。那时的网络还不普及,所有的这些汇报都是纸质版,不象现在,只要在电脑上敲两个键就可以轻松提交。但江一品心中一直有点隐隐的疑惑,那一个从来没有人涉及的课题,李老师是怎么汇报的。可这不在自己关心的范围之列,李老师也没有再提到,他觉得也没要再提。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002 过年回家”内容快照:
『002 过年回家』
这个月,李宇生也很忙。作为学科负责人,行内的好多年终总结会~开,单位的一些年终总结会议也~开。其实所谓的年终总结会,大家都知道是为来年作铺垫。~学期一开学就~~行各种课题的申报,这些申报材料的评审都在这些同行专家~里,年前与某些特定的专家~行~通,通报一~自己的研究重点,这样来年申报材料即使是盲审,一看申报内容也基本能确定是谁的申报材料。学校的总结会当然是为了与校~的~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