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有许多复员军人返乡,有送的,有接的,官道车水马龙,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到处是罗鼓喧天,鞭炮声声,到处是张张笑脸洋溢出胜利的喜悦。王廷光带着四岁的儿子坐在一辆马车上,那马车是王城乡从县上接复员军人的。王廷光不是复员军人,他是南京市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这次回乡,纯属探亲,正巧赶上乡里接复员军人的大车,就搭上了他们的车。
王廷光为啥只带着儿子回家探望双亲呢,原来王廷光之妻伊云去年死于意外事故,留下一个两岁多点的儿子,王廷光一个人又当娘又当爹拉扯着儿子小涛。王廷光回乡探亲也只有儿子可带,而且也只能带着儿子。
王廷光回到老家,少不得要串亲访友。一天王廷光串亲戚来到老舅家,老舅和舅妈都劝王廷光赶快再续弦。王廷光说:“续弦的事倒是想过,就是怕再找个又生一个,后母会待小涛不好,那样良心上对不起伊云”。王廷光又说:“要是能找个不会生养的人,她就会一心待小涛好了”
王廷光老舅妈一听这话,插嘴道:“俺娘家大刘店倒有一个女子,听说因为不会生养,结婚不几天就被夫家退了货!前些时我回娘家还见过她呢,这闺女除了不会生养,哪里都好,人漂亮、勤快能干,德行又好……你看咋样,要不替你去说说……”
在老舅和老舅妈的撺掇下,王廷光让舅妈去说说。
经过几次奔走,王廷光和兰兰还真见了个面。也是有缘,两人觉得都很对眼:在乡下人看来兰兰不会生养的缺点正好是王廷光所要求的条件;兰兰看王廷光白净面皮,温文尔雅,虽然大了十来岁却也显不出来,况且在兰兰来说也不在乎男方大些。那小涛一见兰兰高兴的什么似的,兰兰把小涛抱在怀里也十分喜欢。
长话短说。
王廷光和兰兰在乡里开了证明,探亲假到后就带了兰兰去了南京。
兰兰长这么大除了弟弟上县中时给弟弟送钱去过县城外,还没有出过远门。这次兰兰第一次见了火车,也第一次坐了火车,新奇、兴奋得不得了。
王廷光在单位住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兰兰来了之后,兰兰带着小涛住南面卧室,王廷光住北面卧室。兰兰从农村来到城市,经历了好多个第一次:第一次坐上了沙发,第一次用上了电灯,第一次穿上了秋衣秋裤,第一次烫了发,第一次用上了风窝煤,第一次见到桌上的“话匣子”里又会说话又会唱戏,第一次穿上王廷光给她买来的苏联花布布拉吉……。城乡生活条件的差距迅速地改变着兰兰的生活和人生,兰兰打扮成了一个城市人,更加漂亮标致了,脸更加娇艳了,凸凹有致的身材显得健美妙曼。勤快能干的兰兰把那个家收拾的一尘不染,把小涛和王廷光侍候的无微不至,舒舒服服。小涛吃胖了,王廷光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再不为孩子和家务事分心了。
小涛四岁了,王廷光对兰兰说:“小涛该上幼儿园了,小孩过集体生活,有利孩子的成长”
第二天王廷光和兰兰送小涛进了市直机关幼儿园,开始几天王廷光和兰兰一道接送小涛,几天后,就由兰兰一个人接送小涛了。小涛上了幼儿园,兰兰觉得自己空闲时间太多了,有时候一个人无所事事,倒想起家来。
一天,王廷光回到家里对兰兰说:“幼儿园的胡院长说幼儿园孩子多了,人手太少,问你愿不愿去工作?”
“我正嫌在家太闲了哩!”兰兰很乐意去幼儿园工作。
“那明天送小涛时就去上班吧!”王廷光对兰兰交待了许多注意事项,中心内容无非是两条:一是要爱所有的孩子,别让小涛搞特殊;二是要听领导的话,按领导的要求办。
第二天,兰兰就在幼儿园上了班,兰兰工作很认真,很得领导和同志们的好感,孩子们也都很喜欢这个新来的刘阿姨。
市委组织部有个周处长,周处长爱人是个医生。周处长的孩子也在市直机关幼儿园,一次周处长和他爱去接孩子,认识了新来的阿姨刘芝兰。周处长知道一些关于兰兰的情况,背后告诉爱人说兰兰是个石女。周处长的爱人建议王廷光带刘芝兰到医院检查一下,还找了一些医学资料让王廷光看。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好人好报”内容快照:
『好人好报』
(5)一天夜里,王廷光等小涛~着后来到南卧室拉住兰兰的~说:“兰兰你过来”兰兰很惶惑,还是随着王廷光来到了北卧室。王廷光向~里挪挪~,把被子让给了兰兰一半,那意思是让兰兰也~~。兰兰很恐惶。王廷光看出了兰兰的心事:“兰兰,咱们是夫妻呀,在一起说说话总是可以的呀”说着,微笑着揽住了兰兰的~,兰兰倒在了~~,王廷光迅速地用被子裹住了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