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种生活
这一句让魏钧仁感觉郑阿姨特别的可亲。在心里,他后来对她比对于秘书长更感恩,要不是她发话,于秘书长根本不可能帮他。于秘书长坐在椅子里半天没有动,后来好久,用沙哑的嗓子说:“倒是没想到。他出去开会了,也就这一两天要回来了。等他回来我问问吧。”
魏钧仁那一刻,心都快要从嗓子眼跳出来了。
三天后,他得到了确切的消息,机械厅同意进人。
魏钧仁都快高兴疯了。想不到他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一跪,对他算得了什么?与他得到的相比,那根本算不了什么。除了于秘书长和他的夫人知道,别人又不知道他当时怎样的低贱。只要没有别人知道,他魏钧仁仍然是荣光的。
于秘书长辈同机械工业厅的李厅长很熟悉,魏钧仁后来听于老的老伴邓阿姨说,过去李南在下面一个市里当副市长的时候,经常和他有接触。当时他当一个市的副市长,有很多难题,而他总是帮助他的。于秘书长高兴时也会说起和李厅长的关系,说他帮助他解决过不少问题,具体解决了什么问题,于秘书长没有说。于老和他说话,从来只说半句。他喜欢别人去理解他没有说完的那半句话的意思。当官当得时间长了,有这方面的经验。半句是指示,也是原则,别人怎么理解那是别人的事。进,退,都好办。魏钧仁当然不懂他很多半句话的含义。但魏钧仁不懂也不问。他什么也不表示,只会轻轻地笑一笑,表示他懂了。
魏钧仁就这样到了机械厅报到了。
计划处是机械工业厅的重要处室之一,核心的一部分,统管全省的机械计划。全处17个人,一位处长,姓周,已经58岁了,三位副处长,分别为庞处长、姜处长、刘处长。魏钧仁具体分在第三科室,科室里共有5个人,科长姓朱。魏钧仁就在朱科长的领导下工作。
朱科长很善待他,因为厅里渐渐地都知道,这个小伙子是有背景的,至于什么背景,不是很清楚,反正是李厅长点头同意进来的。
魏钧仁很想看到李厅长,但他上班了一个多星期也没有见着。厅长办公室在16楼,外面有办公室和秘书科挡驾,据说只有处级干部汇报工作才能见到厅长,一般工作人员是不好见的。又据说这是李厅长在下面当副市长时养成的习惯。领导的习惯就是规矩,既然是规矩,别人就不好破。魏钧仁想见他不是为了别的,而是想向他表示一下感谢。
有了这样的一种关系,我一定要好好干。魏钧仁想。只要他表现好,将来就一定会有前途。他要感谢于老,感谢邓阿姨,感谢李厅长。他要牢牢地抓住这条线。
上班的最初那段日子,魏钧仁给他的那些同学写信或打电话,告诉他们关于他分配的消息(一些人还不知道他分在机械厅呢)。他们当然都表示了祝贺。他们当然想不到他能留在省城,分配到省级机关。一切都是命运!魏钧仁对自己真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他也给倪恩打了电话。倪恩说她分在了县委宣传部,但她对这一工作并不满意,因为她说她对搞宣传很生疏。她说希望他有机会回去“检查工作”。魏钧仁谦虚地说:“我在这里不过是个小兵。”他和二十几位熟悉的同学都作了联系,但他知道自己心里最在乎的还是韩秋凝。事实上他第一个写信通知的,就是韩秋凝。他在信里还特地用诗意的充满伤感的笔调,回忆了他们短暂的爱情。可是在信里,他却怎么也掩饰不住自己的那份得意。他想她应该感到深深的后悔,是她可耻的背叛,才葬送了他们共同的爱情。她应该为自己短浅的目光而感到痛责。他等着她给他的回信。在后来的相当一段时间里,他接到了不少同学的来信,甚至还有倪恩寄给他的贺卡,但却没有韩秋凝的。于是,他在这之后又写了两封信去。他不相信她可以不回他。然而事情就是这样并不按照他的意思发生。她像没有接到过他的信件一样。她是有意回避,然而这样的回避是多么的不讲情义,简直近乎于无理了。他想。
但这不算什么,他想,他还有很多新的事情要做。
从此,就是另一种生活。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同事”内容快照:
『~同事』
~同事魏钧仁简直有点不能相信自己是这样的适应城市节奏,他在机关里每天~班~班,~就像是天生于这个环境里一样。他真心地喜欢这样的工作,也喜欢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看~去是那样的古老。作为一个省城,光这~字就~以让多少人神往~!魏钧仁住在单位的一个集~宿舍里,和他同住的还有机关里的另外~小伙子,一个姓赵,在机关党委,一个姓倪,在劳资~。小赵~机关已经有好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