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郑贵妃和万历皇帝行完云雨之事后,她娇弱的躺在万历皇帝的怀抱,低声说;“皇上;臣妾听说那些大臣们反对您册封我为贵妃,还有我们的儿子他们也反对册封公爵,你一定很为难,要不然就顺了他们的意思,臣妾不做贵妃了,我们的洵儿也不做福国公了,就让慈庆宫的做贵妃,让皇长子做太子,只要臣妾能够伺候您就好了。臣妾不希望因为我们母子给您增添麻烦,不然天下人肯定骂臣妾的。”“爱妃说的什么话,有寡人在谁也不敢把你和洵儿如之何。你就是我唯一的女人,洵儿就是我唯一的儿子,他将来还得继承大统。到那时候他去做皇帝,你我夫妻寻一处幽静的地方过幸福平静的日子。被老是胡思乱想。”万历皇帝边抚mo郑贵妃的秀发边安慰道。郑贵妃又道;“可是大臣们每天在您耳边唠叨,您怎么受得了?您不如早下决定,堵住他们的嘴巴。臣妾知道后妃不能干政,臣妾有罪。”万历皇帝道;“就依着爱妃的意思,明日早朝寡人就下旨册立洵儿为太子,谁敢反对,就是抗旨不尊。”郑贵妃听到此轻轻的搂住万历皇帝的脖子娇笑起来,万种柔情撒进万历皇帝的心底。
“众爱卿听着,寡人决定册立皇三子朱常洵为东宫太子,哪个敢反对就是抗旨不尊,小心自己吃饭的家伙”万历皇帝对着满朝文武大声道。大臣们听到此都觉得此事不妥,他们是万万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无嫡长子则册立嫡幼子,无嫡子测庶长子,不册立皇长子而册立皇三子,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他们纷纷跪倒皇帝面前,异口同声道;“臣请皇上收回承命。若册立太子理当册立皇长子朱常洛,陛下与皇后无子,就必须册立慈庆宫王娘娘的儿子为太子,否则坏了祖宗的规矩,对我大明不利,古人都云,有嫡子则册嫡子,无嫡子则册立庶长子,万万不能破坏了规矩。臣等万死不能从命。”万历皇帝大怒道;“你们想造反不成?皇长子之母乃宫女出身,册立一个宫女的儿子难道就符合规矩了?再说雍和宫郑贵妃知书达理,从入宫到现在精心侍奉寡人,她的前身不是宫女,她生出的儿子血统固然比王氏的儿子高贵的多了。册立皇三子是最正确的选择,你们不必多言了。”听到皇帝这样说,有一大臣跪爬了几步道;“皇上万万不可。如果您嫌弃皇长子母亲身份卑微,您可以让皇后娘娘抚养皇三子,臣想皇后娘娘温良贤淑,一定会把皇长子教育的非常好。臣宁愿活出这条老命不要也不要阻止皇上册立皇三子,请求皇上收回成命。”这时候所有大臣又再次一边磕头一边恳求万历皇帝收回承命。皇帝看到这个阵势十分窝火,但是他又拿这些大臣没有办法,好多都是两朝元老,还有的是当年帮助自己铲除张居正等人的功臣,他如果独断专行,他真的不敢想象这些大臣们会闹出什么乱子来。万历皇帝把心中的火气往下压了一下,道;“这件事情先暂告一段落,改天再议,退朝。”大臣们只好统统走下大殿。
万历皇帝回到内殿越想越生气,他真的没有想到这些大臣会如此反对册立皇三子,会冒死违抗圣旨。当天晚上他没有去雍和宫,他觉得今天没有把事情办好对不起自己的心上人和爱子。
第二天早朝,大臣们奏请万历皇帝极快册立皇长子为皇太子,皇帝就拿长子之母出身卑微为理由和这些大臣们舌战,这些大臣们就拿出祖宗的加法,还拿明孝宗的例子例子和皇帝辩解,使得皇帝无言以对,最后只好散朝。
明孝宗的母亲纪淑妃也是宫女出身,当时明宪宗专宠万贵妃,万贵妃残暴不仁,把明宪宗的很多子嗣都给害死了,促使明宪宗接近三十还没有子嗣。一天明宪宗在宫廷偶遇宫女纪氏,见她生的清雅俊秀,当晚宠幸了她,后来一去不反复,结果纪氏怀孕,被万贵妃得知,命人拿去打胎药,结果送药之人十分的善良,没有给纪宫人吃下。后来纪宫人在太监张敏,牛玉等人的保护下生下了皇长子,然后此子由太监张敏秘密抚养,还有被废的西宫吴皇后帮忙抚养。六年后小皇子终于得见天日,同自己的父亲明宪宗相认,而后册立为太子。纪宫人被册封为淑妃,但是后来被万贵妃下药毒死。
万历皇帝刚到慈宁宫,可以说屁股还没有坐热,李太后便冷冷的问;“皇帝;哀家听说你要册立郑秀莹的儿子为储君,居然不顾大臣反对一意孤行,成何体统?要册立太子理应册立皇长子,皇三子哪能轮的上,册立皇太子是大事,你怎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你是一国之君。”“母后;儿臣觉得皇三子的母亲比皇长子母亲出身高贵些,怎么说皇长子的母亲王淑贞也是宫女出身呀,这恐怕不太好吧。”万历皇帝忙为自己辩解到。这时候李太后居然大怒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你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了?”听到母亲大怒,皇帝连忙跪倒道;“请母后恕罪,儿臣不该这么说,请母亲恕罪。”李太后道;“罢了,罢了。你没有忘记自己身份就好。你如果在一意孤行,哀家绝对不会饶恕你。”万历皇帝连连点头,口称遵旨,然后匆匆的离开慈宁宫。
原来慈宁宫李太后的前身也是侍女。李太后以前在先皇明穆宗的身旁做事,那个时候穆宗还是亲王,他已经有了王妃陈氏,但是看到自己身边的小侍女李氏长的十分俊俏,就把她纳为如夫人,后来李氏为穆宗生下儿子,也就是现在的万历皇帝,但是那时候明穆宗的王妃和其他妾氏也为他生下了几个儿子,但是后来都不幸夭折,只剩下了万历皇帝一个,等到穆宗登基后就册立他为皇太子,然而李氏母以子贵,被册封为皇贵妃,那个时候她十分得宠,她觉得自己出身卑微,做事情十分的谦和,在宫廷和后妃们关系十分融洽,穆宗经常夸赞她贤良。后来穆宗去世,万历皇帝登基,其母亲奉为圣母皇太后,穆宗的皇后陈氏则奉为母后皇太后,几年后就去世了。李太后觉得自己从屈曲侍女到了一国的太后,十分的不容易,因此她希望自己的儿子万历皇帝能够做个明君,他十岁就登基,她就把他托付给了大学士张居正,无论张居正对他如何严厉,李太后都不会过问,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明君,她也相信张居正,怎奈她的儿子注定不是明君,他亲政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除掉张居正,对于这些李太后无力阻止。对于万历皇帝要放长立幼这件事情,李太后是万万不能够答应的,只要她在世一天她绝对不能够让太子的宝座被皇三子坐上,她会力保皇长子。
万历皇帝从慈宁宫走出后就去了雍和宫。郑贵妃看到皇帝愁眉不展的,就忙问道;“臣妾见皇上面带愁云,发生了什么事情?”“爱妃呀;我们儿子做太子真的很难办呀;大臣们反对到底,连母后也反对。”万历皇帝叹息道,然后他把皇太后说的话学说给郑贵妃,并且向郑贵妃讲述了自己母亲李太后的前身,郑贵妃听到后顿时觉得事情十分的不妙。郑贵妃道;“皇上;不然把这件事情先压一压,臣妾知道你疼爱我们的儿子,将来实在不行我们就拿出玉盒,那可是你在四年前的圣旨,看他们能够如何。”“爱妃说的有道理,但是那个盒子不要轻易拿出来,要不真的会闹出乱子来的。”万历皇帝边给郑贵妃卸妆边说。
王恭妃带着长子朱常洛去坤宁宫给皇后请安,快到坤宁宫的时候她突然听到前面有几位妃子在说些什么,貌似和自己有关,然后她就停下来,带着皇子等人躲在角落里偷听。听一位小巧玲珑的女人道;“曹姐;我听说皇上要册立皇三子为太子,但是满朝文武都反对,而且皇太后也反对到底。”“胡妹妹;你才听说,我早听说了,我和你商量我们下一步该去投靠谁。投靠郑贵妃吧,万一她的儿子当不上太子,投靠王恭妃,她又不得宠,就算她的儿子当上太子她也不会如何,天下人谁不知皇上的心专属与郑贵妃。”一个容貌十分妖艳的女说道。【这两个女人,一个是净化殿的胡贵人,一个是永安殿的曹昭仪。他们以前也得到过皇帝的宠爱,尤其是那个容貌妖艳的曹昭仪】只听胡贵人又道;“妹妹认为还是投靠贵妃娘娘,皇帝那样宠爱她,即使她的儿子做不成太子,说不定皇上给他个一字并肩王还说不准。我们一直投靠皇后娘娘,但是皇后是没有戏了,说不定皇上会找个理由把她给废了,让郑贵妃做皇后。那个王娘娘,更加没有戏,我觉得皇上是不可能让皇长子做太子的。就算做了太子,正宫皇后万一换成了郑贵妃,将来的皇太后还是郑娘娘的,那个王娘娘软弱无能,还是个宫女出身,投靠她有什么出息。妹妹觉得我们该放弃皇后和皇长子去投靠贵妃娘娘。”“妹妹所言极是,要不我们去雍和宫给郑贵妃请安去。”“好,咱们去雍和宫,没准还能见到皇上。”两个女人朝雍和宫的方向走去。
王恭妃听到她们的对话,说不上是什么滋味,是痛苦还是悲伤,还是什么,她不知道,然后带着众人继续去往坤宁宫。
万历皇帝把一大罗奏章重重的摔在地上,怒道;“反了,都反了。”原来是这些都是满朝文武奏请册立皇长子为太子的折子,故此他才龙颜大怒。那些大臣真是不依不饶,几乎每天太监给他拿来的奏章都是奏请册立皇长子为储君的,他真的要崩溃了,他就是不明白这些大臣为何喜欢“狗拿耗子”
王皇后看到王恭妃脸色不对劲,忙关切都闻道;“哀家见妹妹脸色不好,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告诉哀家,好帮你拿个主意。”“臣妾多谢皇后关心,臣妾觉得生活都好没有意义,最近因册立太子都事情,搅和的各处不得安宁,臣妾不希望常洛当什么太子,我们不稀罕,只希望她能平安都长大。”王氏道。皇后说;“妹妹此言差矣,按照规矩皇长子就得册立为皇后太子,哀家无能,没有产下皇长子,那只有常洛这个庶长子有资格当太子,郑贵妃在得宠,她都儿子也没有资格,弃长立幼是不符合规矩都,皇上早晚会明白都。妹妹不必为常洛担心,有朝中文武大臣,还有太后为他做主,他不会有事都,只是该属于他的东西,他必须得到。”“这个道理臣妾明白,就算他当了太子又能如何?从他出生开始就没有得到父爱,只愿我这个母亲无能,无法取悦皇上,因此他才得不到父爱。”“妹妹不要胡思乱想了,你都任务就是好好抚养长子,你我都没有郑贵妃都本事,那我们索性不要去争取,做好我们分内都事情。你以为哀家不痛苦,哪个女人喜欢漫漫长夜与孤灯相伴,可是我们偏偏是皇帝都女人,我们偏偏遇到了一个风流天子,我们只能认命,我们没有权利选择我们都命运,我们只好忍受,哪怕是一辈子。妹妹还有儿子,可是哀家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皇后说着不禁泪眼朦胧。王恭妃也哭了,而后两个女人竟然**都拥抱在一起。皇宫这个冷漠都天堂里,有多少女人寂寞都走完一生。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第五章三子封王”内容快照:
『第五章三子封王』
万历皇帝已经好久没有临朝了,只因为他想册立皇三子为储君,遭到~朝文武都反对,还有太后都拼命阻挠,他每天和郑贵妃纵情歌舞,他恨不得永远都~在去~理那繁重都国家大事,但是他不能,他是一国之君,哪个皇帝愿意被后人们骂~昏君。他把大臣们奏请册立皇长子为太子都折子全~让太监退回去,意思很明白,他是不会改变心意都,但是大臣们却是“野火烧不尽,~风吹有生”万历皇帝刚坐稳龙椅,命令太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