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校园小说 > 我在卫校的日子 [目录] > 第8章

《我在卫校的日子》

第8章第8章

作者:烟水程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终于开始正式上课了。这个学期开展的科目大部分是文化课程,还有几门是医学基础课程。

辛辛苦苦学了十多年,再结合后来的工作,真是有点感想:除了基本文化知识,十多年后的我还记住了什么?英语就知道几个单词,其中还包括从西片中刻意记下了几个骂人的话,函授专本科发的厚厚几本英语书,打开后就像天书般,深深打击自己不多的自信。数学初中时也算一个好学生,但是后来除了加减乘除,其它都是模棱两可。化学里方程式配平也不知如何进行。更让我惭愧的是物理,家中电路一点小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让婆娘在拌嘴时总要寒碜几句,特丢份。

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想透,学了后忘掉,还学这么辛苦,到底为了啥子?真的是为了以后忘掉?仔细想想,又觉得偏激,都像我这样子,学校不要办了,还怎么培养有文化青年?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事情,人年少时,学习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事情吧!

这个学期我最喜欢的是语文。

喜欢语文,是由于教语文的老师。老师有一个很美的名字—舒晴,人如其名,给人一种很温暖又清新的感觉,长长的乌黑的头发自由地披在背上,不带一点灰尘,丰润略带尖的脸型,桃**般的皮肤带着沉潋的光华,睿智又不张扬的眼睛躲在眼镜后,让人亲切又饱含尊敬。

每当是舒老师的课时,男生们都打足了精神,连时常上课夹看金庸古龙的小毛仔,都正襟而坐,认真做着笔记。她的声音缓和又清脆,优美的散文在她的讲解下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大家脑中铺开。她就像一个泛舟而立的江南才女,讲解周围的景色,在她的指点下,沉淀的底蕴剖解而出,美升华成一种精神的享受。

看着舒老师的面容,我忽然闪过一个人的影子—林徽英。我看过她与徐志摩﹑梁济成的故事,也看过她留在西湖畔的相影。周迅也扮演过她,周迅的造型,跟她有很大的近似,只是声音不敢恭违。舒老师就是这样的人物,有灵性,又让人从心里恭敬。一个二十多岁的老师有这种气度,让我们这些没有见识的小伙子,无不深受感染。

我们语言课本很厚实,舒老师没有全部讲授,她从中挑出精品重点讲述。当她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我们无不为这首宋词中最经典的豪放派词而激昂。舒老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颇有巾帼须眉之气,这让我们从她身上看到另外一种气质。

有一次上语文课,我们学习的是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当中她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但是我没有回答上来,当我窘迫地坐下去的时候,心里的沮丧达到极致。课后,鹤田狡黠地看过来,我狠狠白了他一眼。从那以后,每当上她课之前,我都做足预习,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语文课程开了一年半,我也踏实学习了一年半,想想,这主要的原因是舒老师的功劳。初中那会,教授语文的老师也是学校老师中的佼佼者,教学一丝不苟,但是教学方法有点沉于模式,每一篇课文不外乎分段,概括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名﹑字﹑号﹑代表作品,再把文中生字弄清楚就差不多了。考试时就差不多了,我很难从作品体会到美感,也就少了主动性。早自习读语文是我最不喜欢的,大清早起来,肚子本来就有点饿,还要发大力气练嗓子,真的是心无余力也不足,大多数同学也和我同一心思,老师来时,做做样子吼叫几声,老师一走,立马停歇。原来的大合唱,稀稀疏疏变成了几个人的清唱。我们把欣赏的目光对准少数几个持之以恒的同学,心里念叨:等下吃早餐时是不是多抢抢他的饭?哪个叫他精﹑气﹑神这么强劲。没走远的老师,估计也意识到了,但是他没有重新来督查,家里正等着他吃早餐呢!

毕业后,我写信给过舒老师,她告之我要去读研究生了,并推荐了余华几个作家的作品给我。十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她现在身在何方,作为学生觉得很惭愧,希望在我有生的日子能够再看到惊为天人的老师!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第9章”内容快照:

『第9章』

我还喜欢就是市场经济课,任教老师姓张。张老师二十五、六的的年纪,还没结婚,国字脸,额头亮,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模样周正,唯一不让~生欢喜的地方就是个子偏矮点。张老师课真是~得好,一本正经的市场经济学,被他讲的妙趣横生,笑~一片。货币、~换、市场等概念随~娓娓而谈,活泼生动。让人记得很快,只是可惜总的课时不长,我虽然学得仔细,也不过只掌握点皮~。十多年后,也没有再有这方面的涉猎

~~

>> 阅读第9章 第9章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