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一过,小皇帝便要脱了丧服,换上龙袍上早朝了。这是豚儿登基后的第一次早朝。
之前的一天,御风带着豚儿在锦华宫演练了好几遍,怎么走,怎么坐,怎么看,怎么说,她都不厌其烦地一一教给豚儿知晓。虽然豚儿不是御风的亲生骨肉,但御风在豚儿的身上寄托了太多的希望,她要以这个孩子为荣,因此,不想让他在大臣们面前出现任何细小的差池。
经过这一番训练,豚儿在金銮殿上的表现也是中规中矩,无可指摘。一个六岁大的孩子,能够在一群成年人面前端然而坐,不动声色,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御风派去打探消息的小太监顺喜从锦华宫到金銮殿,屁颠屁颠地来回跑了好几趟。
一忽说皇帝已经走进大殿了,步态安稳,神色庄重。
一忽说皇帝坐上宝座了,腰背挺直,面容肃穆。
一忽说大臣们三呼万岁,行三跪九叩之礼。皇帝抬起手臂说:“众位爱卿平身。”声音洪亮,笑意盈盈。
御风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是豚儿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一步,第一步稳稳当当地迈出去了,以后的路,他才能走得更远,更踏实。
然而,接下来朝堂里发生的事情却是她始料未及的。
行完礼,几个大臣提议:“皇帝虽然仪态从容,气质脱俗,但毕竟尚在幼冲之龄,尚不能应对国家大事。当务之急,是推举一位辅政之人。按朝廷典章规定,此人不能是一般平民出身,需是一位名望智谋都堪称出色的王爷,做摄政王,帮助皇帝料理国事。”
闻言,其他的大臣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
“那么,这样一个有名望有智谋的王爷又是谁呢?”有人问道。
一个大臣提到济平王,马上被反驳掉,说:“谁不知道济平王身患消渴症,双脚溃烂,已卧床不起好几年了,这样的身体哪堪托付扶助幼主的重任呢?”
有人提到高齐王,称他的身体健康得很,但也随即被否定:“高齐王生性贪吃喜睡,年纪不大便体态丰腴。如今年不过三十,愈发臃肿不堪,别说走路,连躺着翻身都要仆人帮忙,如此身形,恐怕连进京的车子都上不去,还谈什么辅政啊?”
接着是纪焕王,话音刚落便有人撇嘴:“那位王爷倒是身轻体健精力旺盛,可每天不是斗鸡斗狗斗蟋蟀,便是和一帮伶人一起在王府里唱戏,他哪有心思返京理政啊?”
后来又陆续说到几位王爷,但都被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否决了。最后,有人提到裕靖王,霎时朝堂内出现片刻的安静,那些唧唧喳喳的议论都停止了。
的确,裕靖王这三个字太鲜明也太激越,谁都知道他正值壮年,气宇轩昂,英挺不凡。他是先皇的异母兄弟中相貌最俊逸,学识最渊博,武功最高强的一个。只可惜他的母亲不是皇后,他不是嫡生长子,所以,只能受封到边塞属地,而与皇帝宝座无缘。
在静默之后,有大臣开始极口夸赞裕靖王的文韬武略,在一片附和声中,逐渐达成共识,那个尚在虚设中的摄政王的位置,非裕靖王莫属了。
……本章完结,下一章“ 珠帘不卷度沉烟——之定论”↓↓↓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