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如此,有什么不妥吗?”
“没什么不妥,太后临朝并非首开先河,前朝多有先例。只是……”
吴连声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不要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痛快点说出来。”
御风柳眉倒竖,目光如冰刀霜剑一般。
吴连声连忙点头道:“娘娘莫急,容小道细细说来。娘娘可知表面上一团和气波澜不惊的朝堂之上,早已是暗流涌动了吗?”
“哦?此话怎讲?”
御风心头一紧,这样的说法她还是第一次听到。
“娘娘有所不知,朝堂之上的臣僚,目前已分成两派,一派就是提议推举裕靖王为摄政王的那些大臣。这些人互相提携,彼此勾连,多年以来已经渐成气候。”
吴连声又咳嗽了几声,面上仍然毫无血色。
“另一派呢?”御风追问的时候,心下也在质疑。纠结朋党是朝廷大忌,难道那些大臣们的胆子都大到不顾仕途前程与身家性命了吗?
“另一派其实没有派,他们都是一些重义轻死不愿拉帮结党的大臣,而这些大臣看似散漫,其实也众口一心,唯一人的马首是瞻。”
吴连声掏出手巾抹了抹口唇,气息平稳了些。
“这个人是谁?”御风的嘴上在问,心里早估摸出了八/九分。
“就是三朝元老明成光明大人。”
吴连声说完,长出了一口气,仿佛累得精疲力竭了一般。
御风命小畹去斟一杯茶来,然后,亲自起身,捧与吴连声。
吴连声赶忙起身接过来,口中连说:“小道不敢当,不敢当。”
御风微微一笑:“吴道长快别这么说,你刚才的一番话绝对当得起哀家给你捧的这杯茶。哀家还要多说一句谢谢你呢。”
“那小道越发不敢当了。”
吴连声答道,颊上终于泛起几许红色的血丝,想必内心也很激动吧。
“依你所见,哀家该怎么做,才能游刃于这两派之间,令其为哀家所用,又不至为害于哀家呢?”御风并不坐下,俯身朝向吴连声。
吴连声见状也要起身,被御风摆手制止了。他只好仰着头回道:“小道倒有一个法子,只是不知道太后娘娘同意不同意。”
“说来听听。”
“请裕靖王进京,与太后同朝辅政。太后与幼主坐在宝座之上,可为裕靖王设一把紫檀蟒龙椅,令其坐在御阶之下。”
吴连声抬眼望向御风。他明白自己可以说得更委婉,道理讲得更有说服力,但此时,他自觉烦累不堪,怠于多言。
“请裕靖王进京?”
御风在房内来来回回踱了几步,忽而眉毛一扬,低吼道:“不行,他远在边关尚且搅得朝堂不安,若是让他进了京,坐在金銮宝殿上,还不知道要兴起多大的风浪呢。不行!”
稍后又缓了缓口气,问道:“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法子吗?”
“恕小道愚钝,此为两厢妥协之策,别无他法了。”
吴连声又是一阵咳喘,面容愈加憔悴不堪。他站起身,接着对御风说:“既然太后娘娘不肯接受小道的建议,小道也无能为力了。请太后娘娘恩准,让小道回紫云观养病吧。”
“你要出宫?”御风凝神望着吴连声的脸。
“是。小道身体不适,需要静心调养一番,等小道的身体康复了,再进宫来听候太后娘娘的差遣。”
吴连声垂手而立,他的身上套着一件宽大的灰袍子,把他那佝偻着身形衬得酷似离了水塘奄奄一息的大虾米。
自从先皇升天,御风便敕令吴连声不得擅自出宫,所以,这些天来,吴连声都是在御风派去的小太监亦步亦趋的“服侍”中度过的。
……本章完结,下一章“ 珠帘不卷度沉烟——之捉弄”↓↓↓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