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岳阳老人传(一)
后人有<赞岳阳老人>诗一首——
岳阳有高人,风流天下闻。
文成兼武德,空前并绝后。
但闻老人名,神鬼亦惶惶。
开宗和立派,千古一人耳。
风雷惊天地,为民请长缨。
守土与封疆,更使明皇彰。
仙化追太白,落棋伴云长。
江湖皆敬仰,黎民尽传扬。
其人非世教,其人胜贤哲。
我辈凭想象,心神俱激昂。
岳阳老人少年即负有抱国安民之大志,但是由于性格孤傲,不肯流俗,结交之士,尽是些隐士高人,而其父希望他通过读书仕进,或者将其家业发扬光大。
岳阳老人对于做官和做生意都没有兴趣,时间长了,他的所作所为,被乡中之人所不解,渐渐流言四起,对老人十分不敬,往往冠以好吃懒做的恶名,但又惧怕老人的才学,就连其父也每每与他争执不下,老人赌气离家出走,四海去游,寻求大道,犹如当年太白仗剑行天涯,倒也十分畅意。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正是岳阳老人的写照。老人所佩服的人不多,直到遇到了一位知己,也可以是一位兄长,一位师傅,才改变了整个人生的态度,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为中华武学的整理和传扬,做出了永世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个人就是无为教的最初创始人罗梦鸿。罗梦鸿三岁丧父,七岁丧母,由叔婶养大成人。他家祖辈当军。年轻时罗梦鸿离开家乡山东即墨到北直隶密云卫充任运粮军人。
罗梦鸿厌倦烦尘俗事,看不习惯人欲物欲横流的时代,决意四处参师访友,于是他独自跑到密云卫北部的雾灵山,苦修了十三年,四十岁时“始觉明心”,得成正果。
罗梦鸿得道之后,道号为无为居士,他开始传道,岳阳老人就是被他的高深理论所感动才上山与之会和,并将他的教义发扬光大,应该说,无为教真正的大成者是岳阳老人,但岳阳老人至始至终以师视之,由此更可以看出岳阳老人的人品之高。
岳阳老人帮助罗梦鸿整理了五部著名的经书:《苦功悟道经》、《叹世无为经》、《破邪显证钥匙经》、《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经》、《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经》。
这些经文流行于大江南北,影响之大,正统佛教大师的著述也难以达到这样的影响力,家家户户,男女老少,耳熟能详。由此观之二人的修为和人品是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肯定的。从此“无为居士”和“岳阳居士”成为民间百姓中最受崇拜的偶像。
无为教不同与别的宗教的地方,也可以是它最能深入人心的地方是:它把道家的“致清虚,守静笃”的思想与禅宗顿悟明心的思路混融为一,力图打破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壁垒,寻找出一条冲破生死界限的永存之大道。
由于信徒众多,无为教便有两个中心,一个是直隶密云卫,一个大山东即墨沿海一带。不仅如此,山东西部无为教徒亦云集结社,而大运河流域,特别是江浙川等省,无为教徒多为穷苦水手,农民,人数不胜数,建立庵堂,多达几十座。
……本章完结,下一章“二百四、岳阳老人传(二)”↓↓↓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