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多少年
沉淀,一切世间冷暖
建筑的魅力
不在于它的庞大、张扬或沉稳…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
没有什么比它们更能与时间持久抗衡
它们简直就像时间一样永恒。
——《小勉日记?时间篇》
鼓浪屿上的建筑包含了各国特色,风格迥然多变,风情万千。
三一堂的建筑独具一格,呈十字立体式的罕见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黄瓦屋顶上,居中矗立着八角钟楼,顶尖的十字架高耸云天。红墙装饰着流畅的三角形线条,四面敞开十二道大门、十六个窗户极为宽大,具有通风、采光、疏散的实用特点。堂内长宽同等的十三米跨度墙体上,巧用无柱钢梁拱券的屋架,加上天花木板吊顶,显得高大堂皇又带来极其科学理想的音响效果,成为本堂建筑最成功的一绝。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其雄伟非凡气势,吸引着游客频频拍照留念。
岛上的路都有很清晰的标识,但你不要大意,以为认识中文就可以了。_
因为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走了100遍,还是会迷路。当然,我承认自己是个路痴,不特别留意道路交错的方向,有时不一定会迷路,但是肯定会发现自己可能花了30分钟绕到的地方,原来就紧隔着自己曾走过的那条路。
总不愿意去记路,喜欢每次走都如是第一次。那么新鲜,那么慵懒。不过请放心,这里几乎没有死胡同,只要你有的是体力和时间,只管走,走到哪,你都会有发现,甚至是与众不同难得一见的发现。
因为鼓浪屿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称,19世纪欧陆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文化互相交融,1000多幢别墅散落在山坡、海边的绿树丛中,每一幢别墅都有自己特殊的风格与别样的气质,足以让你看不够。如果你的朋友暂时不见了,你不用担心,他(她)一定是被什么吸引了。漳州路、泉州路,鹿礁路,中华路、福建路,复兴路……每一条路都有美妙的风景和建筑,每一条路都可以带给你过去的回忆和无尽唏嘘。
继续行走。穿过“笔山洞”(岛上三隧道之一),再左转经内厝沃路,再右拐就到了鸡山路,沿着石梯层层踏上,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很阴凉,墓碑在草丛里若隐若现,可是一点都不让人害怕。在小路顶端的三叉路口有一处建筑物特别明显—安献堂(目前是疗养院)。采用条石砌造,粗犷美观,冼练明快,造型独特。是鼓浪屿唯一以条石砌筑而成的三层建筑,据说在金门战斗中,有炮弹过来,现在正面墙身依稀有凹陷的印痕。
见证历史,历史东流。
一路向北。沿着安献堂旁的林荫小路走,可以一直通向海边。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耍。想起悠悠童年的回忆,不禁莞尔一笑。索性找了块石板,就地坐在路旁。
记得那年夏天,与姐姐还有哥哥穿小巷过幽径来到临海的树荫底下,菠萝蜜长得茂盛,正是成熟的季节,空气里都弥漫着菠萝蜜的芬芳。这是一种味道极重的水果,浓香的味道不亚于榴莲,但却少了榴莲外露的独特气味,多的是一份浓浓的热带风情的水果甜香,裹着缤纷的夏日风情真让人陶醉。
我望着树上的果儿,眼睛一眨不眨的。哥哥看出我的心思,问:“是不是想尝尝?”
……本章完结,下一章“ 鼓浪屿之行3”↓↓↓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