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句词的本身来看,这是一句很普通的《咏鹤》词,词意本身并不复杂,如果不是诗词本身藏有玄机,那就要看它的出处和在诗集里的排序,竹垞公的分析很有见地。
这是《诗经?小雅》中的《鹤鸣》,《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是指土风、风谣,共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主要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性;“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共40篇……
“《鹤鸣》是排在《小雅》的第7篇,‘7’?这个数字会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呢?”竹垞公起身反复思考。
“‘7’用北方话念‘期’,用江南话念‘切’,广东话念‘恰’……没什么特别?”容若起身反复躲着脚步。
“用英语念‘审文’,用日语念‘呐呐’,用法语念……”孜言学着容若的样子,自言自语的念着。
“等等,”容若猛的转身,“你刚说什么?”
“日语念‘呐呐’?”
“前一句?”
“英语念‘审文’”
“‘审文’……‘审文’……”容若反复的念着,“难道是叫我们找到《诗经》详细‘审文’?对了,找到《诗经》的文本,仔细查阅不就可以真相大白?”
“对,关键是先找到文本。”竹垞公也同意这个意见。“可是送信人怎么会懂‘英吉利语’”?”
容若决定暂时不去考虑这个问题,找到文本才是重中之重,藏有线索的《诗经》极有可能就藏在苏州知府府上,他要尽快起程去苏州。“贤弟不也会用‘英吉利语’吗?”
孜言只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没想到会给自己惹祸,吱吱呜呜推说父亲于总督曾今在广东做过官,南边时常和洋人打交道,学得几句。
竹垞公见两人轻松的神情,知道最棘手的问题已经解了,忙叫人帮忙安排客房。天色渐晚,加上长途跋涉,还是先行歇息为好。
这一晚,容若和孜言可没闲着,管家趁着送茶水档儿,告诉孜言“朱府”的几条规矩,其中有两点让孜言更生疑虑:这第一嘛,竹垞公体恤下人,天黑后,就不让再干活,所有的人都回自己的屋子,不允许在府里逛游;第二嘛,所有的书籍都有‘尚书善’统一保管,当天看得书必须当天还给‘尚书善’,不能私藏……
孜言心里很是疑问,就算现代学院里的“图书馆”借了书,也最多是刷卡记天数,不会要求当天归还的。一切一切迹象表明朱府暗藏机密,说不定就和“漕银案”有关,孜言决定要去探个虚实。
……本章完结,下一章“卷一 024 月当听,月度银墙(三)”↓↓↓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