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那声音我不知道怎么形容。晶莹灵动,真乃天籁呀。”容若的描述感染了闵离。
于是,那女子像一片白云一样缓缓离去,只留下容若远望月下飞琼呆滞的背影。闵离想了想,手握毛笔蘸了蘸笔尖。飞快在折扇上写到:
“诉衷肠?笛意”阁下笔,走到纳兰身边递与折扇。
“贤弟真是画龙点睛,妙!妙!”纳兰神色有些囧态,月光下应着微微泛红的脸:“取笑为兄了。”
“没!没!我不是那个意思,‘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这样的女子,谁不心动。我要是男子,就和你公平竞争。”闵离笑着打趣。
“你刚才说什么?”纳兰从冥思中缓过神来。
“哦,我说,‘我是男子,要和你公平竞争’。”闵离自知说漏了嘴,忙给自己圆场。
“纳兰兄此次南下,办得是什么差事?”闵离赶紧换了个话题。
“贤弟有所不知,为兄这趟差事关系着江南百姓的才米油盐、社会的繁荣安定和朝廷大小官员的俸禄,实在是马虎不得呀。”
“哦,究竟出了什么事?”闵离关切的问道。
容若这趟南差事乃专程拜访两江总督于成龙,协助于大人一起追查江南官衙私吞“漕银”一案。
江南,苏州、无锡一带官员都一致口风,称吴江县知县廖翼亨胆大妄为,不光私自“折色火耗”、“淋尖踢斛”,还煽动别的官员也效仿他‘溜槽赈饥’。但康熙觉得疑点重重,这不过是江南一带官员掩人耳目,掩耳盗铃的一种说法。
这“折色火耗”是指老百姓交赋税,有时会交银两和铜钱,官府便以熔锻碎银时有损耗,征收多余的银两,多出的部分称为火耗。火耗的征收早在明朝就有先例。并非廖翼亨首创。这“淋尖踢斛”嘛,百姓交纳粮食的时候,官府用斛来装,百姓将粮食放进斛里,谷堆要按尖堆型装起来,就在百姓为交完公粮松一口气时,官吏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准斛猛踹一脚!此时超出斛壁的部分谷粒会倒在地上。这就是淋尖踢斛,踢出的部分就是所谓粮食运输中的损耗,是官吏的合法收入。
“这廖翼亨他多折“火耗”也不过区区数两银子,只能说他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怎会使得朝廷每年少入库的上百万两银子?再说着‘溜槽赈饥’他乃七品县令,能有多大的能力去煽动其他官员效仿他‘溜槽赈饥’。”容若百思不得其解。
“真是漏洞百出,”闵离摸摸下巴。“廖翼亨‘溜槽赈饥’是顶着丢掉乌纱帽的风险。分漕赈饥,在他眼里,老百姓的肚皮,比官府的通知、规定甚至法律更加重要,怎么会加重盘剥老百姓呢?这几条罪状放在一起,很难自圆其说。”
“是的,但是,江南官官相护,他们一至口径,如果找不到有力的人证、物证,就没有办法给廖翼亨洗脱嫌疑,也没有办法找出幕后真凶。”纳兰面带难色“如果廖翼亨被治罪,百姓就又少了一个父母官,现在社会初定,百废待兴。老百姓的日子还很贫困,大清朝需要这样的人才呀。”
……本章完结,下一章“卷一 005 月下笛,白鹭何兮(一)”↓↓↓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