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只见湘如从床的暗格中,取出一把匕首,架在容若脖子上。轻笑道,“纳兰公子深夜到访,应该不是和湘如讨论诗词这么简单的吧?”
容若瞠目结舌,没想到知县小妾床格中暗藏匕首,显然是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极为不信任,看来要得到她的信任应该不是件难事。
容若轻轻的撇开湘如的匕首,双手抱拳,“夫人,实不相瞒,江南以苏州知县李临江为首,编织了一个巨大的“漕银”贪污网,他们一致推出吴江县的廖翼亨知县为替罪羊,廖翼亨乃百年难出的清官,如果被冤枉定罪,江南的民众可就又要遭殃了。”
湘如低头若有所思,“可这江南民众和吴江县令的生死,又关乎我何干?”
“夫人,有关系的。”纳兰一一分析,“私吞‘漕银’这可是‘族灭九族’的大罪,朝廷对此次案件极为重视。实不相瞒,皇上已经微服来到江浙,这起案子迟早是要侦破的。容若知道宜兴县令吴君仓乃苏州知府李临江的远亲,吴知县必定参与这次案件,案件一但石破天惊,所牵连的众人皆是死罪。如果,夫人能够弃暗投明,帮助容若找到案件的证据,容若自然保得夫人一切平安。”
湘如听得容若所说句句在理,可是自己仅仅只是吴知府的小妾,这么重要的线索怎么会告诉她。“湘如身份卑微,吴知县怎会将这么重要的秘密告诉我。”
容若立即解释道,“夫人,容若已经查出‘漕银’案的关键在就藏于《诗经》一书,吴知县是个粗人,不会琢磨《诗经》上只字片语,当然也不会明白《诗经》的诗文含义。而夫人却江南有名的才女,诗词歌赋均很出色,吴知县不懂得的,他必定要来讨问夫人,夫人只需要把《诗经》一书借于容若一观即可。”
经容若提点,湘如猛然想起,老爷常拿着书房中的《诗经》问自己,某篇属于某本诗集某一个章节。难道,这《诗经》的长篇短案都分别代表某笔赃款?
湘如轻吟,“斋一间,案一简,绕柱横梁望门栓,掂诗闻香遍。”掩嘴微笑,“公子,夜已深,湘如不便久留,请回吧。”
“多谢夫人指点。”容若侧身缓缓道出,“审一时,度一势,剑弩拔张无直视,天意自相识。”
容若熟悉诗文,听闻柳湘如的诗词,立即会意。湘如是告诉他,《诗经》藏在吴知县的书房,靠近书案上方的横梁上。容若也随即回敬她,她如此的深明大义,关键时刻能够弃暗投明,自己定然可以保证她化险为夷。
这本《诗经》的确与其他的版本不一样,《风》、《雅》、《颂》三本诗集中每本都不全,《风》一集里的诗词长短各异,韵脚凌乱;《小雅》一集中,诗词特别少;《大雅》一集中,诗词特别多;《颂》一集中,长短句很整齐,韵脚规范……
……本章完结,下一章“卷一 053 月中桂,纵横茗碗(三)”↓↓↓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