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傍晚下班,在厂区门口,杨晓朝与朱狗娃原配老婆擦肩走过,朱狗娃原配老婆看杨晓朝面熟,就多看了两眼,而杨晓朝一眼就认出了她,心想她来酒厂干什么?
过了几天,杨晓朝又看见她的身影出现在厂区里,慢慢地,杨晓朝才知道,她是做粮食购销的,酒厂许多粮食都是她卖给的。
朱狗娃原配老婆只是觉得杨晓朝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但她并不认识杨晓朝,所以两个人从来没说过话。
杨晓朝下班后,躲在房间里上网,用QQ聊天,这几天和一个网名“大眼睛”的聊得火热。杨晓朝看了她的资料和空间,资料上三十八岁,本地人,空间里是一个扎着马尾,穿着运动服练瑜伽的照片,照片可惜只一张,从相貌与身段上看,是一个成熟美丽的有气质的富家女人。
杨晓朝一看照片,就非常热心地和她聊起来。
大眼睛告诉他,她在市区一家银行上班。
杨晓朝:哇塞,好工作啊!
大眼睛:一般般了!
杨晓朝发一个伸大拇指的图片:厉害,能在银行上班,实在好!
大眼睛呵呵笑。
杨晓朝恭维道:看你空间照片,发现你气质好,以为你是那所大学教授。
大眼睛:是吗?可惜我不是,不过,我老公原来是一所大学的教授。
杨晓朝:那现在呢?现在不是教授了吗?
大眼睛:呵呵,他去政府部门上班了!
杨晓朝:哦,领导,当官了?
大眼睛没再说下去,只给他发了一个微笑的脸。
......
两个人又天南海北聊了一通,似乎很有共同语言,最后才恋恋不舍相互道了再见。
关了QQ,杨晓朝浮想联翩,大眼睛太有女人味,说话有文化有内涵,在银行工作,老公有可能是一个大官,这种女人能碰到聊聊天,确实不容易,如果能把她聊到**才好呢,她在**会是什么表现呢?
杨晓朝这天下班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喂,是晓朝吗?”
“是啊!你那位?”
“哦,我是你李伟哥,怎么忘了呀?”
李伟?杨晓朝想了想,想起来了,李伟和他一个村子,比他大两三岁,他们俩小时候还打过架,从那以后,两个人再也没说过话,李伟的老爸是乡里的副乡长,工作经常调动,后来李伟就随他老爸调到别的地方上学,后来又考上了省警察学校,再后来就听说他分到县法院当了一名法警。
但杨晓朝从来没和他联系过,两个人从来也没见过面,但彼此都知道对方。
杨晓朝觉得纳闷,他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号码?他打电话找我做什么?
李伟在电话里声音很客气,说道:“晓朝,我是打听村里人才知道你的电话的,听说你现在在县城工作?”
“哦,是呀!我刚来,在酒厂工作......”
杨晓朝明显感觉自己底气不足,人家毕竟在一个好单位工作,真正地有点门不当户不对了。
“是这样,咱们村所有在县城工作的人,定期会有一个聚会,你来县城工作了,也是咱们当中的一员了,想邀请你参加这个聚会,你愿意参加吗?”
杨晓朝听明白了,但他不想参加,他知道村子里在县城工作的几个人,差不多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他一个酒厂的临时工实在觉得丢面子,就推辞道:“算了,你们聚会吧!我工作比较忙......”
李伟知道他在推辞,就说道:“来吧!大家都很欢迎你,都是一个村子的叙叙乡情,加深感情,认识认识,彼此有个照应,伟哥也好多年没见你了!”
杨晓朝一听李伟有情有义的话语,不好意思拒绝了,答应了:“那好吧!我去......”
“这个星期天晚上七点半神州酒店见,不见不散!”
李伟在电话那头说道。
神州酒店其实原来是酒厂下属的包含餐饮娱乐住宿的酒店,在县城属于一流水平,许多宴客的都在这里举行,象征了一种不一样的身份。
神州酒店早不是酒厂的物业,一个私营业主将它承包了,一楼二楼是餐饮,三楼四楼是KTV练歌房,五楼六楼是洗浴桑拿游艺中心,七楼至十楼是宾馆住宿。
李伟是一个有追求,为人又热情的人,是他发起了这个所谓的“同乡会”,参加聚会的是他们一个村子的人,都在这个县城工作。
他们村原来是个很贫穷的村子,因为贫穷,许多人热衷参军当兵,在部队几年,回到家乡,大多分配了工作。
李发展的老爸当过乡里的人大**,他就是当过兵,才有了工作,最后才捞了一个乡官干干。而李伟的老爸也是通过当兵分配了工作,当了副乡长,最后从县教育局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
他们的子女也基本是因为他们的官职,没有在村子里种地,慢慢地变成了城里人。
李伟虽然是通过考警察学校,取得文凭,谋得的工作,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老爸的关系才能进入到法院工作。
李伟有文化,身上少了官宦子弟的浮夸,做人实在,对乡情特别看重,就是他带头发起了倡议,组织“同乡会”,定期举行聚会,拉拢一下关系,联络一下感情,当然,大家并没有打出“同乡会”的旗帜,更没有这种称呼,不过只是同样的性质而已。
杨明原来也喜欢参加这种聚会,但后来有了官职,当了镇长就基本不参加了,总推辞忙,大家也能看出他的原意,就不勉强他,不邀请他了。
所以这个聚会,其实也就那么几个人,同村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有很多人都没到场。
杨晓朝那天晚上参加了聚会,见到了村子里几个“精英级”的人物:交警大队城区中队中队长刘括,县计生委副主任苏向林,农业银行职员杨新贵,城郊派出所李前进,公路局刘小海。当然还有法院的李伟,酒厂的杨晓朝。
李伟向大家隆重地介绍了杨晓朝,杨晓朝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与大家客气地握握手。
杨晓朝其实认识这几个人,刘括和李伟大小差不多,都是在家上的小学,刘括也认识他。苏向林年岁大一点,他和杨明岁数相仿,四十出头,苏向林年纪轻轻就去当了兵,回来到县城参加了工作,回村的次数少,他对杨晓朝不太认识,但认识杨晓朝的老爹,一说他老爹的名字,苏向林马上就知道他是谁了。
“这孩子,长这么大了,我都差点不认识了!”
苏向林和杨晓朝他爹辈分一样。
其余几人杨新贵,刘小海,李前进,不太认识杨晓朝,因为几个人都是官宦子弟,都随父母在城里长大,严格说他们不算村里人,只能说他们父辈曾经是村里人......
聚会的几个人喝了不少酒,也聊了半夜的话。
杨晓朝始终觉得无法融进他们的群体,李伟对他不错,找话给他说;苏向林喝醉酒了,喜欢吹牛,在他耳边唠叨了许多,但他压根没听他说了什么。其余几个人很少搭理他,特别李前进有点看不起他的意思,他的眼光让人觉得挺不舒服。
杨晓朝见他心里也发虚,因为他是李发展的弟弟,杨晓朝和他嫂子牛莲春有奸情,牛莲春刚才还给他发了一个肉麻的短信息,他吓得出冷汗,生怕李前进看到。
所以,这次聚会让杨晓朝很不舒服,想赶紧结束离开。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与苏向林交往”内容快照:
『与苏向林交往』
杨晓朝参加这次聚会,也算有收获的,和李伟苏向林的关系发展起来了。李伟人不错,杨晓朝能看出来,存了~~机号,经常打~问候一~。苏向林把~机号留给了他,并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醉腔对他说:“晓朝,在这县城里,你向林叔我好歹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以后有用得着你叔的地方,尽管开~,有啥事我给你办!”苏向林在老家村里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大~壶”,意思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