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浓雾还未散走,浓稠水雾飘渺宛转,好似干粉烟云流窜于杉林房子之间,驳杂的树木和水泥墙面不见全貌,深色的部分也很模棱看不分明,而至于其他,灌木草坪花坛乃至一进校门靠右的竹林更是无影无踪,虽清楚地知道它们就在一隅,却因为弥天大雾的封锁,模糊了存在与印象的边界,变得看不清楚,一切都是那么的恍惚真实,又是那样的确乎邈远。
掩映在杉林中,树杪略只**一角,一幢四层的烟盒状老楼,说不出它的年代渊源,似乎一直都静伫在那里,就是鸭桥村小学校。它的衰芜与霉朽正与它的灰暗和清寂成正比,两两相衬,隔着老远都让人倍感寒碜枯索。当然,像这类老楼在梅园县城并不少见,它们均有一个约定的统称,躲水楼,顾名思义,就是在六七月份既可用来抵御水患,还能物尽其用,在除夏季的其他季节拿它当学校或伴当储粮的仓库使用。
在我幼年时,长江上游的大坝还未修建,可伴汛期到来的洪水却是年年不落,地处九曲回肠险扼的梅园县城,往往这时,就沦为汪洋中的一叶孤舟,飘摇无告,因上面无关闸蓄水的护臂,下面饱受大水**冲击也合乎情理。大水滔滔弥月不退,堤防完全浸透泡软,整个县城岌岌可危,似有一发难系千钧之患,随时都有垮堤决口的风险,每逢这时,躲水楼就开始发挥妙用,成为制高的粮仓,在践履天职的同时,也把它的附庸及房客,我们如猢狲般散逐。
显然,这这样的一个名无定分的躲水还是教学楼里,我们是很难像普通的小学生一样,安享一个校园本该有的清净和可资怀念的,相反,却是终日处在一种忧心忡忡和不可预期的质疑当中,时日不久,也许也它也不复存在,就如未来是时下过去与当下难以共存的悖论一样,事后证明也是如此。我想说的是,当时的我,是怀有怎样的一番心情,追着一个心怀叵测的人的脚步,走在这只留存于记忆深处,并日渐淡薄事后难觅其踪的依稀难辨道路上的。
他走得很快,我几乎赶不上他的脚步,可又不敢自作主张地超越他,或不甘落后以免他的承诺我的如意算盘落空,我就这样喘吁吁地跟在他的后面,和他始终保持在二米开外的距离,再远一些,我就看不清他了。
没有谁打破沉默,他急匆匆地走,我则是小跑,不辨方向,但他走路的方向,却让我渐渐不安起来,因为他面对的方位,根本就不是学校商店,而是直接通往教学楼的。很快,我的担心就得到坐实,当一堵红砖墙面突兀逼现在我眼前的时候,我眼见得他很潇洒地撅了个蹄子,然后很快消失在墙壁的后面。
此地位于教学楼一楼的楼梯口处,墙面被镂空了,中央挂着一个锈渍斑斑的手摇铃铛,此刻就挂在半空,凉飕飕的,线梢还在不停滴往下滴水,我看着它,傻了,一时间心如撞鹿。
按说他狗屎运样地捡到钞票,基于见者有份利益均分的条款,我本有权得到属于我的那一份,何况他还大方承诺过我,说带我上小商店去的,而且就在左手不远的地方,可在他的财大气粗的专横下,我却与之失之交臂,“他步伐匆忙就是要甩掉我,也许在他看来,对我的保证仅止于此,只要安抚住一时就毋庸置喙算尽到兄谊,”可我既毫不信任他,又何苦甘作木偶被他牵着线走呢?
我以为他只是一时财迷心窍,对于那时的我们而言,十块钱不啻是一笔巨款,或是他心有旁骛导致行为产生偏差,才会想到走此下着?等他一旦恢复神智或领会人情,他肯定会再下来的,可我在楼下足足等了他有一刻多钟,他依然顽石难化不见下来。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时的心情,我觉得千言万语莫过于“一个画饼勾起的嗜欲”来得恰如其分,难过与懊丧杂织,不甘与想望拼斗,委屈与尴尬夹峙……本以为可拿来充斥辘辘空肠的东西,当满怀希望捧起来一看时,却发现只不过是一个白日梦般的无聊愿景。
我就这样一直在下面等他,和他拉锯,有一阵,我极力忍住似乎就要夺眶而出的眼泪。在我和他之间,似乎永远横亘着一堵坚不可摧的牢墙,只有当他一时心血来潮,才会透过墙上的隙缝向我投来善意和和解的一瞥,只有这时,我才觉得有机会有条件与他平等对视,而其他时候,我的主动往往只遭致冷淡粗暴和没好声好气。
我对他仅存的一点愿望和好感,也形势微妙起来,就如周围逐显稀薄的雾气一般,将要荡然无存流失殆尽了。大雾由稠转稀,附近的树干建筑开始显露真形,它们全都腆着脸,一副要笑不笑的嘲弄表情,与之相对无疑更添愁绪。
终于,嶂雾形散,和风吹徐,一切都凸显立体明丽,他的自私无情的得意嘴脸,也如沙滩上的散沙,居然神奇般地就在我的面前自行架构了起来,没有先兆亦无前例,前所未有的现形。而现在则几乎可以盖棺定论,他今天是不大有下来的存在可能了。
他就是一个骗子,这是我对他所抱有的成见,明知他的保证就跟氧气一样充足又易于得到,我却苕里苕气请君入瓮入了他的圈套,结果享受到如下待遇,何其海量充裕呼之即来的保证,一旦被他所用随口一嘘,结果却是当场作废。
我又朝各个楼层逐个扫视了一遍,虽然明知无戏,但还是心存侥幸。情形很明朗,对我来说是了然于胸,所以无须赘述。预备铃已经摇响了,已经有老师**课本匆匆通过楼梯,我也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地飞快奔向一楼最右边的二年级教室。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6章:第六回 面容改场校不复 窝里反潜伏为敌”内容快照:
『第六回 面容改场校不复 窝里反潜伏为敌』
学校生活本~并无可圈可点之~,且这个情况四海皆准,似乎可以就此一笔带过,但也应该看到,虽则它如分秒平缓让人习以为常,难以~起~澜,且易与懒散磨洋工消度等人惰~合影合璧,但也决非是一无是~,起码它能供给我们回忆的片段和元素,而通常它能永无竭尽令人愉悦笑涡漾启。从我所坐的角度,恰好能概览学校的全貌,僵~的泥土因刚翻过而泛~;茸茸绿尖杂陈其中仿若缀珠;正中是一爿~土~场;一侧是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