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小美喜欢上学,但她没有像别的孩子一样读过幼儿园,听起课来很吃力,特别是数学,回到家她告诉妈妈,听不懂,特别是数学,妈妈抓了一把黄豆,教她算加减法,聪明的麻小美很快就能理解了,妈妈逢人就夸,我们家小美都没有读过幼儿园,一样能听懂一年级的课,麻小美听的心里美滋滋的。
妈妈告诉麻小美,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要不然长大会后悔,麻小美虽然听不懂,还是点点头。
秋天,爸爸妈妈好忙,如果天气好的话,早上五点多钟就起床去地里忙,麻小美一个人在家里看着妹妹,到七点多钟妈妈再回家做饭,麻小美吃完饭去学校,妈妈喂妹妹吃完饭,把她送到奶奶家里,然后再带饭到地里给爸爸吃,下午麻小美五点半放学,把妹妹接回家,等到七点多钟爸爸妈妈回家做饭。有时候晚上家里好热,又没有电,没有风扇可以吹,妈妈拿一把扇子先给爸爸扇睡着,再给两个孩子扇睡觉。童年的记忆麻小美历历在目,有时想起来,会不由自主的流泪,感动心疼的泪水。
有一天妈妈说:“小美,你放学后到地里帮爸爸妈妈做些事吧。”麻小美说:“好。”
以后,每天放学,麻小美到地里做事,有时候是放牛,有时候捡黄豆(把装车时掉的捡起来),有时候拔草,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吃完饭,做作业。
过了不久,妈妈告诉麻小美,爸爸妈妈最近很忙,妈妈教你煮稀饭,中午放了学,把饭做好,这样爸爸妈妈可以省很多时间,从那天起小丫头每天中午一放学就往家跑,煮稀饭啊!没办法,年龄小,只回煮稀饭,煮完饭,小美去奶奶家接妹妹(奶奶说家里忙的时候才帮忙看一下,不负责喂饭),喂妹妹吃完饭,又送回奶奶家。
直到过完中秋节,家里才没那么忙,麻小美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玩了。家里还有两亩黄豆(家里总共十亩地)地,棉花还要一个月时间才能收完,棉花盛开的时候,美极了,几亩地连在一起,绿色的棉花树上长着绿色的棉桃,被太阳晒开的棉桃像朵白云一样,在绿色的棉花叶子的衬托下越发特别,麻小美的父母要把晒开的棉桃摘回家(俗称摘花),把棉桃壳拨掉(俗称择棉花),就成了棉花。有时候麻小美陪妈妈一起摘花,摘几个花就不自觉的看地里的蛐蛐和蜢蚱,看到个大点的,就拿个狗尾巴草把它们穿起来,拿回家给妹妹玩一会儿,喂鸡。
麻小美的家乡位于南阳盆地,秋天的景色宜人,小河边,小路旁开了好多野花,有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还有芦苇,狗尾巴草等等,于蓝天白云相衬,真是美丽的大杂烩。麻小美最喜欢的是黄色的花了,她把黄色的花采回家,拿啤酒瓶装起来,有时候用黄色的野花编花环,妹妹和自己一人一个,妹妹可喜欢花环了,戴在头上到处炫耀:“姐姐给的,好漂亮,不给你。”
周末的下午麻小美和伙伴们放牛,那些小东西可厉害了,放个牛可以跑遍几个村子的地头,麻小美喜欢到其它村子的地头看看有啥不同之处,家乡虽说是丘陵地带,但是土地几十亩的连在一起,一眼望不到边,成熟的金黄色的黄豆,高高的玉米秆,垂下脑袋的高粱,还有绿白相间的棉花树,整整齐齐,刮起风来跌荡起伏,村与村之间只存在着地势高矮之说。地头和路边还有几种可以下火的药材,几乎每个小孩都认识,一看到抢着要,拿回家晒干泡茶喝,药材泡的茶好苦,可以不知道为啥,爸爸妈妈爱喝,所以麻小美上学的时候,在路边、小河边看到这些药材就把它们连根拔起放进书包。
家里多了个妹妹,计划生育经常催罚款,没有钱一次性付清,只能一季给一部分,加上当时的农村只靠土地,而且是靠天吃饭,没有一点多余的收入来源,一年到头的忙碌只能养活一家人,没有余下的,除了逢年过节外,根本就没有钱买菜,麻小美的妈妈经常挖蒲公英和野苋菜和一些不知名的能吃的野菜,小美这小家伙看到了就跟着效仿,到地里放牛或者是上学,看到野菜就挖,妈妈把蒲公英和野苋菜下面条,野菜腌成酸菜,配上稀饭和就着馒头都好吃。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家乡的美味”内容快照:
『家乡的美味』
除了蒲公英和野菜,家里还有一些值得一提的美味,芝~叶子,~薯叶子和~薯杆(~薯叶子底~一节~~的杆),~薯,都能炒菜吃,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薯可混~是宝~!~~拿一个大筐,~走至少半个小时到芝~地里,看到叶子比较多芝~杆,采几片,整整齐齐的放在筐里,就这样在炎~太阳底~用她那双~糙的~反复的采,~花至少三个小时才能采~一筐。~一蛇皮袋~芝~叶子至少~用8筐新鲜的芝~叶子。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