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古老的青石板小径,弯弯曲曲,延伸到巷子深处。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布满青绿色的苔藓,还有好多明显的坑洼的痕迹,看样子它有些年头。逶迤曲折的小径的尽头,一座古朴幽静的大宅院卧在那里,在那里不知道等待了多少个年头,等待着什么。
它静静的卧在那里,似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刻意避免尘世的纷扰,孤独的等待一年又一年的光景。它经历过几百年风霜雨雪的侵蚀,但是还保持着最初修建时的浩大气派。
它等在那里,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尽管这座宅院略显古老、陈旧,但是也别有一番风趣。深红色的大门外,赫然卧着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石狮张着牙咧着嘴,威猛非凡。它们毫无怨言的守护着自己的主人,将那些鬼魂邪魔远远地拒在门外。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假山,假山下环绕着丛丛翠竹。院子里布置讲究。有杨柳,有湖塘,有古柏,有老槐,还有爬满藤蔓的走廊。它简直就是一幅立体的山水园林图。
它的主人是什么样的人家呢?它是王公贵族的府邸,还是达官显贵的私宅,或者文人墨客的家居?
其实,老宅子的主人是位前朝的举人,李继学员外。他可是出身于京城的大户人家。李继学从小勤奋好学,十几岁便阅尽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文人的名作,十八岁高中状元,光宗耀祖。他的才学名震一时,深得皇帝宠爱。前朝覆灭以后,他不甘为新朝尽忠,皇帝也不好为难这个名儒,于是任由他去。他曾经在官场浮游几十载,深知宦海的黑暗,早早归隐这个居处,专心研究学问,教育孩子。他来到这个边远小镇,购得这处无人问津的古宅,过起来深居简出的隐士生活。
李员外育有一儿,名叫李中堂,刚满十八周岁。李中堂从小贪玩成性,仿佛一匹解下缰绳放诞不羁的野马,每日在小镇中到处游荡,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他经常跟着一群狐朋狗友、不三不四的小混混们鬼魂。当然,李中堂天生纯真,只是贪玩,并非贪财好色之徒。尽管他爱捉弄人,但从不仗势欺人,也不会干出伤天害理的坏事。李员外还曾想着儿子将来可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每日里瞧见他那副吊儿郎当的熊样,从心里厌烦儿子,对儿子的功名早就心灰意冷,也不在指望他什么,只希望他不惹事生非,可以传宗接代,也算不辜负祖宗。父母拿他没有办法,只好随他去吧。
后来,李员外夫妇合计,为儿子娶了一房妻室,好让儿媳管教管教儿子。这个办法的确很有效。自从李中堂有了妻子,心便收了下来,老实规矩多啦。李员外瞧着儿子儿媳快乐的生活,也安心了,只是希望早日抱上孙子,颐养天年。
不过,李中堂的妻子腊梅,并非普通的安分守己的媳妇,她想要的丈夫不是现在的李中堂这个样子。她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平庸的过一辈子,所以,她要改造丈夫,逼她读书写字,逼他研习儒家经典。
当李中堂第一眼看到腊梅时,就被这个知书达礼、温柔体贴、貌美如花的姑娘深深吸引,似乎有些眼熟,曾经在哪里相遇过。尽管他们的婚姻难逃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千年不变的婚姻习俗,但是他们一见倾心,互相爱慕,新婚燕尔,日子过得舒心。李中堂对这样的妻子非常满意,因而对于妻子的要求,也百般顺从。李中堂在妻子的劝导下,每日也算得上用功读书,不敢有丝毫懈怠。
可是,时间长了,李中堂对读书深感厌烦。
李中堂的心乱了。他读书三心二意,不是想着找机会溜出书房偷玩,就是想着跟老婆夜夜春宵,没有一点心思用在读书上,早就把对妻子的许诺丢到九霄云外。李中堂的心越来越浮躁,想尽一切办法跟妻子周旋。
腊梅起初还可以威慑得住丈夫,可是后来根本不管用。腊梅只好把丈夫整日锁在书房,告诫他不用功读书便不能跟自己共眠。起初,这个办法挺管用的,李中堂难耐漫漫长夜的寂寞,假装用心读书的样子,欺骗着妻子,以求夜晚与妻子共枕的**春宵。可是,时间久了,李中堂对腊梅的那一套也不吃了,死活不读书,常常翻窗户,跑到镇子上,到处溜达。
腊梅想,丈夫就这副熊样,怎办办呢?她真得为丈夫着想,渴望自己的丈夫可以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自己脸上也有光啊。可是,腊梅使尽所有的办法,还是拿丈夫没辙,也只好认命,自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除了认命还能做什么呢。然而,腊梅还是不甘心,她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平庸。她心里明白,无论丈夫成为什么样子,她这一辈子注定是丈夫的人,是福是祸,她都要追随着他,照顾她。她觉得,男人嘛,不能平庸,不能贪图享乐,应该有所追求。有所建树。腊梅尽量想着法子,改变丈夫贪玩的本性。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二章”内容快照:
『第二章』
第二章夏日的午后,炽~的阳光烤着大地,杨柳树~的知了“知了,知了……”鸣~不停。书房里传来断断续续的读书~。“君不见黄河之~天~来,奔~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关关雎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