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九年(1893年),仲春季节的一个寅时,鸡还没有叫头遍。地处胶东沿海,一个色静霭垂下的小村子里,有处普通的草房。躺在草房中土炕上的女人随着腹中疼痛的阵阵加剧,知道自己马上就要临盆了。她望了望酣睡在身边的男人和横七竖八躺了一炕,睡得象烀小狗一般的女儿们,艰难地起身披了件衣服,悄悄地下了炕,踉踉跄跄地走进了厢房的磨道里......
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后,女人大汗淋漓,疲惫憔悴地走出了厢房。此时,她怀里多了一个用衣服包裹着的孩子。
女人来到炕前,推了推睡梦中的男人:“她爹,醒醒,快起来看,这回儿可是个儿子啊!”男人睁开惺忪的双眼,猛地坐了起来。“啊,真是儿子!快给我看看!”说着,迫不及待地从女人怀里接过孩子,掀开了包在孩子身上的衣服,看了看孩子的小鸡鸡,“嘿嘿”地笑道:“是儿子,是儿子!哈哈,六个闺女了,我终于有儿子了!”
说完,拉了拉炕上的被子将孩子揽在怀里,抬头对女人说:“我才还在这做梦,梦见你生了个儿子,嘿嘿,这还真是迎梦了。”
此时,屋外的公鸡陆陆续续地开始了它们此起彼伏的报晓。男人探头看了看窗外,又瞧了瞧孩子说:“他妈呀,天快要亮了。你因该是寅时生的吧,这小子就叫寅儿吧,他在我做梦的时候来的,大名就叫张梦寅吧!”
女人坐上了炕,点点头。男人只顾心中高兴,竟忘了炕上还有熟睡的女儿们,所以,刚才这一惊喜的大嗓门,惊醒了睡在炕上的一群女儿。她们纷纷起来,围在男人身边,吵着要看看这个小兄弟。男人一声吆喝:“去,上一边子去,一帮子毛闺女!”女儿们个个吐吐舌头,又悄悄地爬回了被窝。
梦寅出生的村子叫泊子疃,是胶东半岛仅靠近南海沿上的一个小村庄,村名是因村里多是肥沃的泊地而得。这个村,绝大部分土地只在几个大户人家的手里,剩点零星土地,它的拥有者也是寥寥无几,村里的大多数人都是在大户人家手里租地种。梦寅家在疃里算是中等偏上的人家,有三、四亩泊地可以自种自足。除此之外,梦寅爹还是个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手下还领有几个徒弟。有道是,“良田百亩,不如薄技在身”。所以梦寅爹挺满足的,他觉得自己家虽不是什么大户,可日子过的不愁吃穿,倒也不错。
上有六个女儿,如今,终于有了儿子了。梦寅爹盘算着,梦寅这可是家里的宝贝小祖宗,他一定要帮儿子完成两件事。一是给梦寅订一门好亲,二是让梦寅读书。他想,如果能订上一门好亲,他就再也没有心事了,以后就等着梦寅到了岁数把媳妇娶过来就行了,哪怕自己哪天突然两腿一蹬,两眼一闭撒手走了,也不怕。读书吗,那是一定的,他的梦寅可得要有出息,绝不能和村里其他的孩子一样,种一辈子地。儿子一定得识文断字,一定要强过那些大户们的少爷羔子。
念书是后话,得等梦寅长大一些才行。当前,给梦寅定亲找媳妇,那才是头等大事!梦寅爹对挑亲家是有着自己的标准的,家境不能太穷,穷亲戚帮不了梦寅什么忙,弄不好那可是个填不满的坑。当然了,大户人家他也攀不上,但起码那也得和他门当户对,.吃穿不用发愁的吧。还有,就是要看亲家两口子的人了,体格得健壮结实,个子要高点的,一定不能是那小模乍样的。将来梦寅的媳妇丑俊先放一边,也好有一副好身板,那样才能给梦寅生上一群虎羔子。买头母猪还要挑那高腿亮胯,骨架高皮肉松款的种了。
寻摸了两年,梦寅爹终于在梦寅三岁那年的春上,定了一门中意的亲事,并送了柬*。亲家是北双顶山下一个叫北山孙家的小村里的,离泊子疃有三四十里路,姓孙,是双顶山上有名的石匠头。人,梦寅爹见面了,长得人高马大,模样周正,加上又有手艺,家境也行,石匠和他木匠门当户对,样样都合乎他的标准。家里的小闺女大梦寅三岁,“女大三,抱金砖”嘛,大媳妇会疼女婿的,这就挺好的。在送柬之前,梦寅爹按当地的风俗特意去看过了。
这会儿子相亲都是公公相的,但当公爹的也只能是隔着门,在一虎口长的门缝里看看媳妇的一双脚,就算是相亲了。五六岁的女孩子一般人都才开始包脚,而六岁小媳妇的那双小脚此时已经包得是有模有样了,因此梦寅爹很是满意的。可他仍不放心,又特意打听了别人。据人说,小闺女长得像她爹个头也不小,生得水光溜滑的还挺可爱的,他这才放下了心。
七岁上,梦寅被他爹送到了村里的私塾去读书。伶俐乖巧的梦寅,还真是没有辜负他爹的重望,聪明好学,在私塾众多孩子堆里,学业那都是出了名的好,自然也就成了私塾先生的得意门生了。
十三岁那年,经私塾先生的引荐,梦寅被先生的一位在大连开药铺的瞿姓朋友看好,征的梦寅爹同意后,带到大连学徒做生意了。他这可是在村里和私塾里出门谋生最远的孩子。
梦寅爹觉得儿子有出息,心里整天象捡了金元宝一样的美!在村里的那几家大户面前,也总是把胸挺的老高。心的话:哼,你大户怎样的,你们日子过得比我好,你儿子能有我儿子有出息吗?“家要旺,看子象”,等着看吧,不用几年,我的寅儿,就是村里最能赚钱,最有出息的大能人了!一想到这些,目不识丁的梦寅爹,美得都想狠劲地掐自己两下!
五年后,十八岁的梦寅,已经是位玉树临风的英俊青年了。如今的他,不仅因性情稳重,做事勤快,人也精明有悟性,而深得老板的偏爱外,同时他还是大连一条买卖街上的小名人。人们都知道,天津街‘瞿记益寿堂’药铺里有个小奇才,得有两个外号。一个称之为“双算盘”,就是他可以用两只手同时打两只算盘,左右开弓的。甭管你的帐有多乱多繁琐,只要你这边报出数,他那边就听得算盘“哗哗啦啦”猛响一通,保准两挂算盘一会儿的工夫,就能准确无误的把两个同样的数报给你。二个则是“一把准”,药铺里的成千上百种的药材,不管哪一种,只要是你说出份量,梦寅就可以随手一下子从药抽屉里准确地抓出来,你再放称上称称看,基本上就不用再动了。这都是这五年来,他勤奋好学的成就。所以,他才深得老板的赏识,虽说是学徒做小伙计,可是好多柜上的事东家都放手让梦寅试着去做,当然了,梦寅每每也都是做的漂漂亮亮.,缝缝不漏。
这年的秋天,梦寅爹托人捎信,让梦寅年底回家成亲,说媳妇家的父母都已过世,哥嫂已经催过多次了。那年头,大多数女孩都是十六、七岁出门子,象梦寅媳妇这都二十一岁了,已经是老姑娘了,就连梦寅爹也觉得再不成亲的话,对孙家确实是有些说不过去的了,何况他自己也是急着想抱孙子的。
于是,进了腊月的门,梦寅就暂别东家回家成亲。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二章:缘断花烛前心死洞房内”内容快照:
『第二章:缘断花烛前心死洞房内』
腊月十八,是大喜之日。一大清早,迎亲的花轿刚走不久,~照约定俗成的惯例,媳~的娘家人就送来了装有新娘为自己~的绣鞋的鞋盒。朱~色的鞋盒放在一个紫黑色的木托盘~,有尺把见方的大小。从外观~看,它不是象有钱人家陪送过来的鞋盒那样考究。没有雕龙刻凤,不曾~工细~,更不是名贵木质,普普通通的木板,简简单单地漆过。看得出媳~娘家的家境极其一般。然而,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