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亦是燕京岁时记盛之时。探其究竟皆因京右百花坨有显光寺。不知始自金元,抑或洪武,顺治年间,每年从惊蛰一过,这五行佳地的百花山川便日逼一日地繁盛起来,谷雨节是其鼎沸盛极之日。拂晓,东方刚刚**鱼肚白色,岚气尚霭,草露未干,即有穿红戴绿,服蓝饰灰各色人物进入川谷,如溪流,如潮涌拥向百花坨显光寺。时至旭日临川,阳光四射,天晴气朗,山光明媚,便可一眼看清这些朝山进香的人物来自天南地北,东疆西域。有京都各府王爷,回京述职的一品、二品的封疆大吏;有各地在京屯奇居邸的巨商大贾;有京畿地方,一并华北、华南各省、州、府、郡、县的豪门绅士、庄园地主;有书香门第抑或寒门绳枢子弟十年寒窗来京备考参加京试的公车举子;也有几举不第,落破京畿的卖字卖画、舞文弄墨聊度难日的闲散文人;有终日庸耕田陇、日日劳作、布衣蓝衫的庄户农人;也有京都百行百业的各种手艺人、工匠人、劳苦役;也有满面黎黑的走窖人和衣衫滥褛、拄棍托碗的要饭花子。这些朝山进香的人有的夫扶妻挽,三五成群,也有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有乘十六人抬红绿兰紫绒呢大骄和骑高头大马的,也有骑小毛驴,推独轮车和徒步而行的。有带着乐队鼓瑟吹笙的,也有随走随聊、闲谈淡语的。这些朝山进香的人来自四面八方,但进山路径有所不同。有出西直门走玉泉山、阳台山、翻黄土台的,也有出德胜门走稻香湖、三家店、清水涧的,有出广安门走莲花池、卢沟桥、入云岗、翻松树岭、金鸡台的,有从宣化府入沿河城进川的,也有从保定府入上房山、翻大汉岭进川的。百花山川人流涌动,车辚马啸,乐奏鸟鸣,山谷鼎沸。从青田口到百花坨百里山川,一路山川,一路烟花,一路茶棚,一路香棚。一路茶棚供奉香茶,茶香四溢香气汇霭。一路香棚请售檀香,香氛弥谷沁花熏草,及至百花坨这一路繁盛景象到达极顶。百花坨十八盘从盘底到坨顶俱是香熏重岭、烟缭雾织,到达台顶便是显光寺山门,进山门后迎面是一巍峨的大雄宝殿。宝殿前是一大香炉。无数的进香者百倍虔诚、万分敬意,有静跪木榻,连磕数头顶礼膜拜的,也有双手合立念念有词的。香客们不仅虔诚进香膜拜,同时也极尽虔痴地上贡。有的身穿布衣贡上一只羊、两只鸡,独轮车上卸下一口袋涿州贡米、南苑稻,也有穿着裸肉的补丁褂子从背上卸下一篓上好的京西煤炭。有的身穿绫罗绸缎一下子给寺里贡上三五头大黄牛,十数只大白羊的,也有身着印有飞禽猛兽图纹官服的凛贵威风凛凛,指使随从杂役从贡品车上卸下绫罗绸缎、呢绒麻纱、细瓷紫砂、金石玉器、暹罗大米、百越鲜果的。凡山河所长,江湖所出,市上有的和市上见不到的百什百物,俱各荟萃于此。进香上贡者不论富贫贵贱,内心之激荡,情绪之热烈,心意之虔诚都是一样的不可言状。只那些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贫寒佃户辛苦了一年,好容易过年宰了一口猪,也要把那猪头用盐淹起来,用花椒叶熏了再存上两个多月,然后等待谷雨这一天。从两天前就有张北、涞源步行一、二百里来到显光寺进香上贡的。好象他们在世上生存的唯一目的,灵魂的宗旨全在这一举,其心诚,其情炽当为万千香客之典型。
显光寺谷雨节进香为燕京岁时之盛,在乾隆年间当为盛之鼎盛。百花川曾有一名文士填过六州歌头专表当时盛况,亦表当时文士心情。词曰:
京右佳地,不尽望葱茏。碧茵青,银泉涌。渡春风,含苞动,一晨百花盛。香客更比山花众,香氛潦,满神京,物阜民丰。携来百物堪为证。真是天子能面壁,达摩佑真龙,四海升平。乾隆爷,先王道正,禹祚恒。兆民兴,佛门盛,化缘诚,百业隆。盛世谁与共,羞文景,胜贞观。增田置舍,天下诗书盛。王道天行,国运神兴,纲常是宗。圣心方率土,牧民能宏略,盛世无工。
又是谷雨节,但是却不同于往年。自禁烟海战失败以来,百花山川亦是每况愈下。自立春至谷雨天上滴水不见,连一粒雨珠也没下来。庄户农人穷困开心常说就是从天上掉下一滴棒子粒儿大的雨珠我也得给老天爷好好上个贡,下点雨哪怕能种上一亩半亩的粮食,一家子人也不至于死到炕上。山川四周遭尽是山石**,满山的灌木也不曾发绿,如同堆了一山一岭的柴禾似的。沿清水河边的垂柳竟见不到许多抽出的嫩芽,像花白头发似的新柳梢夹杂着冬季的枯枝、枯梢随风摇曳,不时发出“咕咕”的响声。高大的核桃树、槐树、榆树也都迎着满山谷卷着黄尘褐烟的西北风烦燥地低着头。山川里平阔腹地的田野也旱得干裂,象乌龟的甲骨,从裂开的缝隙不时散出料峭的寒气。田野浮表由于干旱浮起一层细细的黄土,随风卷起迷眼的黄尘,有时竟让迎面走近相呼的人互相看不清模样。整个百花川就象一个垂老而多病的老妪萎靡不振,无精打采。尽管年景如此,但却没有挡住从四面八方、天南地北来到山川进香的人们朝山进香。各色人群如住年一样象被风刮来似的一拨拨一拨拨涌进山川,涌向百花坨显光寺。
却说百花山川山峦起伏,层峰叠翠,河涧纵横,碧流潺潺,朝霞晚虹,各呈神姿,晨岚暮霭,皆现雄奇,风移行云,山水形胜,满眼风光,全是图画。山川中虽无名都大邑,却有两处城镇最为著名。城为兀珠城,镇为胡林镇。兀珠城在百花山川最为宽阔处,从周围地形景致看象是一个大铜盆底,称为盆地最为恰当。胡林镇离兀珠城仅有十几里。已亥三月初四正是四方人士朝山进香的日子,胡林镇也是最为繁盛的日子,也是与显光寺相呼应的最为繁盛的地方。自龙泉口到胡林镇增派了恒泰庄园的团练兵勇设岗巡逻。约十里远便有一伍兵勇手持矛枪,肩披弓箭,身着皂色紧身勇服,身背后印着一个大大的勇字,有一种自显威风的感觉。熟知京畿岁时习俗的人一看便知这是有京都各府王爷或封疆大吏、将军总兵要到显光寺朝山进香,因路途稍远,需在胡林镇恒泰庄园歇息一宿,然后由自带的兵马与恒泰庄园团练双重护卫次日朝山进香。
恒泰庄园的主子名唤史佑曾,字运衡,文宗时户部一名郎中。先是主办户部在顺天府和盛京官当。咸丰十年受户部委派赴张家口筹办厘金,只因性情固执刚烈,不善宽猛相济,致使输金方略不当激成事变,险被革职永不录用。只因任事多能,才具出群,尤其与顺承王爷私交甚笃,方才得以免遭革职。谁成想不过两年又冒恭王之大不韪奏议请罢铁铸局,并且在户部衙门内散布“铜钱换成铁钱,六爷来了全玩完”等由官私两路传出的民谣,再遭朝廷处分。不过史佑曾命好,却是将下旨革职查办之时,老佛爷突然把铁铸局撤了,史佑曾革职之事不议,旨不再下,也算不了而了之。自奏议请罢铁铸局后,史佑曾自动提出因年近古稀,家有老母年且百岁零三而自告休致。史佑曾因一出生就生得一轮又黑又浓新月眉小名唤眉,一直到年近古稀,年愈古稀始终不改。家乡的人和极熟悉的友人都叫他眉老爷。眉老爷虽已休致回家,亦是一位与京都各部有亲有故,乃至与王爷、贝勒有交有情的。尤其顺天府各任府尹和宛平县令、县丞对眉老爷这等人物也都不同于对待一般百姓,而尽恭维、敬羡与仰止之心之态。眉老爷回家便经营自己的庄园,并在京都前门、京右兀珠城和胡林镇开起了当铺。眉老爷的庄园是有字号的,叫恒泰庄园,庄园就座落在胡林镇的大街上。因胡林镇是靠近耸翠峰,前面傍清水河,故恒泰庄园也是依山傍水。恒泰庄园与周围的天然景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庄园无四野山川之秀美则庄园不足以显其恢宏含蓄,四野山川无恒泰庄园则不足以显其精美别致之姿。庄园即借助于天然真山真水之天然巧夺,又得精于天南地北能工巧匠之营造。陈其借助真山真水之美,庄园在耸翠峰山麓之下,傍于银绸碧缎畅行山川的清水河畔。有数座**丘就含括于庄园之中,秀灵泉自耸翠峰涌出后沿耸翠峰蜿蜒流淌,直入庄园,然后再经庄园几进院落后注入龙恩屋庭院的锦鳞池,最后经后院碧茵渠流出庄园。出庄园后有胡林镇的翠柳渠,渠宽五尺,俱为山中花岗石砌筑而成,渠两侧栽得垂柳成行。每逢夏季伏天,镇上男女老幼俱各来到渠旁纳爽乘凉。据说这片庄园之地乃是洪武年间史祐曾老祖宗跟随燕王扫北立功所赐,清朝入关史佑曾是时祖也在朝廷致仕,李自成撤出北京后也就跟着明朝官吏一起降清了,他家这片祖地自也如新赐一样拥其所有。但这庄园以前并不如今日这般富丽堂皇及辉煌,恒泰庄园到如今这般却是史佑曾休致后大修扩建的结果。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第一回 胡林镇智师爷颠~说呓语 显光寺史如荷挥缨缚凶蛇(二)”内容快照:
『第一回 胡林镇智师爷颠~说呓语 显光寺史如荷挥缨缚凶蛇(二)』
恒泰庄园共有九~十三~。大门巍峨高大,阔阖迎客。门前有~汉白玉大狮子,栩栩如生,雄姿凛凛。大门共有九层大理石台阶,光~莹~。~门后是一条五丈长的甬道,两面是白墙,白墙~是一些文士题写的唐诗宋词,间过一些壁画,壁画既有应对唐诗的画,也有陶朱公的故事图。走完甬道又是一道门,这门虽不及那大门样宽阔恢宏,同样也一样端庄雄伟。庄园之所以有这一条白甬道,一则是京畿一带豪门大邸有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