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春花的出生,不但让老莫求子的决心彻底失望,也让他损失了一笔巨款。这笔巨款,他本来是办年货用的,这次看来,算是落了个空。
老莫虽然求子心切,但他对女儿们却是不错,可以说是尽到了一个父亲的责任。老莫的老实巴交甚至让村里人看不惯,哪家的婆子生不出儿子,做丈夫的不是对婆子们拳脚相加,就是对自家妮子们巴掌相向,这还没算作公婆那一份。更有时,村里人竟然认为老莫懦弱,惧内(怕老婆),但老莫不以为意。
老莫进了屋,指着刚出生的孩子,道:“你听着,你这妮子欠咱全家一次年货!”
老莫家的眼泪依然吧嗒吧嗒往下落。
老莫叹了口气,道:“这妮子不哭,不是好兆头,得弄哭她!”言罢伸出手来,就要掐。
老莫家的一看,急了,赶紧把孩子抢来,轻放在炕里头,道:“有气,找我撒,关孩子啥事?”
此时,三妮领着四妮进来了,拉着老莫的衣角道:“爹,我要穿新衣服,明天爹去赶集,得给俺买!”
老莫闻罢大怒,道:“买?买?买?都给你们买!要新衣服是吧,找你们五妹要去!”
三妮听了,哇哇大哭。四妮也吓哭了。大妮进来,赶紧将三妮四妮拉了出去。
老莫听了,没说话,一屁股坐在炕檐。
老莫家的见老莫静了下来,道:“孩他爹,给孩子取得名呗?要不,就叫莫五妮吧!”
老莫想了想,道:“不行,五妮不是她叫的。今天立春是吧,今天他花了我五块钱是吧,就叫春花吧。以后她得还,得加倍还。”
老莫家的笑了,道:“那,男娃,咱还继续生不?”
老莫想了想,道:“不生了,不生了,整五个丫头片子,没准再弄一丫头片子!”
老莫家的听了,有些高兴,但似乎又有些失落,惆怅间,竟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老莫听了,吃了一惊!
五、
老莫家的说:“这男娃么,生,不一定有;但不生,一定没有。”
老莫打量着妻子,思前想后,重重地叹了口气,道:“算了,不生了!”
就这样,春花降临人间。
村里人听说老莫得了孩子,纷纷上门。当然,也有些亲戚朋友带了盒子(乡下的木头制成的礼盒,礼盒放置在勾垫上,一般用扁担担着)的,一见得是妮子,那脸拉得堪比驴脸长得不能再长了。当面嘴上不说,但心里都嘀咕,暗自嘲讽老莫家的是个不会下公蛋的雌煞星。
老莫一家都懂,也从他们表情上看得仔细,除了陪着笑脸,也就没什么了。
倒是春花自小不哭不闹,这让村里着实安静了不少。就这样,六年过去了。
1984年,春花6岁,上了村办的育红班。大妮15岁,嫁给了村里一个谢瘸子。谢瘸子自小得了小儿麻痹症,没少受罪。家境虽然殷实,但也给他折腾得差不多了。当老莫满面笑容地数着彩礼钱时,老莫家的在一旁悄悄落泪!
春花不明白为什么爹会将大姐嫁给谢瘸子,二妮说:“爹,为啥将大姐娶给那个瘸时啊?”
老莫听了,一巴掌举起,但却没打下来!但二妮早已吓得抱着头蹲下。
老莫说:“你们以为爹愿意啊。要不是供你们几个上学,我能让你大姐嫁给他?上学得要学费,咱家穷,您几个好好上学。”
妮儿们听了,不再说话了。
春花的故事,真正说起来,应该从她上一年级开始。
因为家里穷的缘故,村里人总是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看春花和她的几个姐姐。因为一年四季,她们姐妹都只穿一套破破烂烂的衣服,晚上洗了,白天穿。姐姐穿娘的旧衣裳,妹妹穿姐姐的旧衣裳。
虽然家里穷,但爹娘还是守着那几亩薄地,每日地辛勤劳作,勉强地供着几个孩子读书。老莫之所以认定上学是孩子的唯一出路,那时因为春花出生的那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全国恢复了统一高考,作为知识分子,读书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而且那时,村子里只有村长一个人识字,每年年底,村长家是门庭若市,挤满了让村长写春联的村民。老莫认定,只要识字,就能当村长;只要识字,就能当官;只要当了官,就不用再过穷日子;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就会考虑再让老婆生一个娃,当然,最好是男娃。
老莫把这个最大的也最真实的愿望就寄托在这几个孩子身上,在他心里,莫家的香火能否传承,就要看读书的几个妮子是否有出息,能否当官了。
1985年,莫家迎来了旷古绝今的第一件大喜事。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3章:~花记(三)”内容快照:
『~花记(三)』
六、1985年7月1日,暑假,~花回到家,捧回了第一张奖状。这张奖状~写得清清楚楚,莫~花,期中~第一名。全家人捧着那张奖状看了又看,就像是~花中了状元一般。老莫虽然不识字,但那个大大的“一”字,他还是认识的。高兴之余,老莫把脸拉~来,道:“~花,我问你,你这个第一,是倒数第一,还是正数第一?”~花笑了,不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