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人性是怎样炼成的 [目录] > 第3章

《人性是怎样炼成的》

第3章

作者:净心心静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吃了晚饭,张让能没有去教室,也没有回宿舍,他朝着足球场踱去。一般晚上,那儿就很少有人了。

足球场远离校园的那一侧,歪斜着一棵冬青树,树下有一方较大的石块,那是他搬弄来的。他经常傍晚在这里坐,靠着树干,由着自己自由地思想。

望着天空的星火……这宇宙有边际吗?“无穷”会是如何个样子呢?时间空间总有个头呀?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他耽想着,直到思索不下去……

他还会想象自己的死亡……没有感觉,什么也不知道了?人一下就没了?还是这世界消失了……那他的思维呢?这原本就无影无踪的“东西”……

有一次,他躺在**了,还想得不敢睡觉……睡着了再也醒不来怎么办呀?他怕死,他可不想死,他还想当科学家呢。因为老师、学生、书本上都对科学家他们赞颂备至,他也想得到人们的敬重赞扬。而且他也想探究这生活中无穷无尽的知识和答案。

现在,他又走到那块石头边,坐下,腿支着肘,手托着下巴。眼睁睁望着球场。喜好踢足球的学生不多,所以场地里长了高高低低的杂草,还不如前几年在这儿种植了蔬菜好看呢。那时都不上体育课了,足球场篮球场都由学生分班开垦成菜园,每当收获时,想起老师们用称给每个学生分二棵菜带回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他竟不住微微笑起来。

远处跑道上,有一对男女同学在散步,边走边谈,靠得很近,走得很慢。在校园里这可是不多见到的风景。

“这两个可能是高三(1)班的吧!”想着他们,他自己不禁脸红起来。使他又想起高二(1)班的那个女生,一条黑亮的长辫子垂到屁股下,走路就一甩一摆的,胖胖的娃娃脸上,大眼睛忽闪忽闪地。

上学期一次偶然碰到她后不知为什么就老想再见到她。下课后他会在她教室外面远眺着徘徊,希冀她会偶尔出来;晚饭后,自修前,他甚至会去女生宿舍那一角,远望着等她出来,注视着她的身影,直到消失在拐角处。

但他从不敢靠近她,更不要说对她讲话了。

有一回星期六,放映苏联片《上尉的女儿》,他突发奇想,鼓足勇气多买了一张票。就因为有一次周末在电影院门口见过她,而城里的影院又独此一家。

他等在售票处躲闪辗转,始终未能见她的身影,直到影院里开始放宣传的幻灯片了,他才碰见她同班的一个男生来买票,就忍痛将票送给了他。

当他们坐在一起看电影时,他几次三番想向男生问起那个姑娘,但结果,张了几次口,到底也不能吐**一个字来。

最终,现在他连她的名字还不知道呢!

再以后,时日流逝,才使他慢慢地淡忘了她。

天色已晚,听不到宿舍区的笛子声胡琴声喧哗声了,校园里显得宁静可爱。足球场变得模糊,只有教室窗户映射一排一排的光亮。

住校生们都在晚自修了。

张让能站起来,活动一下腿脚,漫无目的地信步行走。他的思绪混乱,忘不掉猴子的斥责,他希望想清楚自己父母倒底怎么啦?难道他们也被划归“百分之五”(当时估算的专政对象比例)里去了?

他不寒而栗。

去年,机关大院里的一个高他一届同学考上了北航大,听他说,他班里出身不好的同学一概没被录取。那末,至少这也将是自己立竿见影就要接受的命运了。

冥冥之中,他拐进一条小径,绕向小礼堂后面,那里,**台后有一扇小门,连接几级台阶。

这里,对他来说太熟悉了。五年多没有什么变样,围墙绕着礼堂,中间隔开了一小块天地。没有树木,只有沙土里长出的小草。这里从不会有人来,除了开会或一学期一度的学校文艺演出。

但这里,与他却有了不解之缘。

初一新学期的第一天,他兴冲冲背着书包走进教室,里面已经坐满了新生。他刚张望着找一个空位子,突然,一个人站立起来,一手指点他大声喊叫∶“我向大家宣告,这个人大名叫‘书毒头’(书呆子)!”教室里顷刻哄堂大笑,大呼小叫起来。

他一下怔在那儿,满脸通红,无地自容,惊慌、羞怯、懊恼。他赶紧走向最末排的空位子。

他当然认识那个人,小学六年级的同班,少先队大队长。那时孩子们的班队干部全由老师喜好,他因为安静,不惹事。一次他在校园路边捡到二元纸币,立即交给了老师。班主任知道后就让他当了中队长。班主任还力主他当大队长呢。如果不是“大队长”的妈妈认识教务处主任,他肯定是会挤走了那个“大队长”的官位。所以那“大队长”才始终耿耿于怀,不过在中学阶段,“大队长”也没有再得到一官半职了。

但那天老师对新生的点名课一结束,他就找到了这里的小天地。初中部低年级教室正好靠在小礼堂的侧边。

他坐在台阶上,心理尚摆脱不了惊愕、惶恐、气愤。“大队长”和同学们竟是这个样子的?人性可恶?人心叵测?

从此,他竟然在每一节下课的十分钟,都要躲到这里来,一个人沉思发呆。中午下午没有课,他就一个人在这里看书。

这里,成了他的“避风港”或者是“世外桃源”。

他竟然在那个小天地里躲了一学期,围墙包围了礼堂,也包裹了他的孤独、无助。

没有人去关心他在想什么。一个孩子,他又会懂得去关心他人吗?他开始讨厌与人相处。

张让能他信步走来,又在台阶上坐下了。倒是许久没来这里了,唯一的变动,靠礼堂窗户的墙脚下,堆放了一些破桌子断椅子,还有演出用过丢弃的道具。

他的思绪终又被伤感所左右。记忆中怎奈多是些伤心事呢!

三年级时,妈妈由舅舅帮助,暂别教书育人,来了这个城镇,有了新工作。他也转学过来,被插到叫“木桥头”的小学寄宿。它远离市中心,再走五十米就可见到一片片桑树地了。

三年级的孩子一般也才九岁,他因为跟随父母学校里,乡下初小(那时分初级小学,完全小学)一、二年级一个教室上课,他也坐在教室里,稀里糊涂就早读了二年,所以他还比一般同学要小一或二岁。

三年级的住宿生只有他一个,其它还有五六年级的几个乡下男孩子与他同住。搭伙就在隔壁单位的食堂。母亲能找到这么一个地方,也见得她的煞费苦心了。

从此,他的寄宿生涯开始了。

三年级第一学期,一次课间活动时,他和二个同学追逐嬉戏,相互搂抱着,滚到了地上。正巧被班主任来撞见。她高声训斥。

“干什么你们!怎么可以在课堂里打架?”

“我们没有打架。”几个孩子爬起来,气喘吁吁回答。

“什么!我亲眼看见,你们还敢抵赖?”女老师生气了。

全班学生都望着她了。教室里一下鸦雀无声。

“我们是没有打架嘛。”一个孩子继续争辩,但声音小了许多。

也许女老师还是感觉有失师道尊严,她大发师威,命令三个孩子出去,连一声还没有吭的他也包括在内。

“这一节课你们三个不要上了。出去好好想想,承认错误了到我办公室来。”她最后说道。

三个孩子无处可去,当然全到了他的宿舍里。他们个个忿忿不平,因为他们确实不是打架,是在玩耍。老师冤枉了他们。

所以,一节课的时间讨论来商量去,有了共识,宁愿不能去上课也不能去认错。

可结果是,第二天,那二位同学都由母亲陪同向老师认错说情,回教室上课去了。

只剩他一个人在宿舍呆了二天,他想不通,自己没错,没有撒谎,老师一定要他认错,他不是反而变成不诚实了?

他多么想去上课,但没有一个人来问他,没有一个人来帮他。他也不知晓另二位同学已经进了教室,第一天他们没有来宿舍,他心里还奇怪呢。

第三天是周末了,学校要开营火晚会。同学们都在准备柴禾,班主任还是不来叫他参加。他还从未见识过营火,只在电影中看到过羡慕过。他一个人爬在宿舍的窗口,望着操场上兴高采烈奔跑的同学,伤心地呜咽。

恰好,那天傍晚妈妈来了学校,尤如久旱遇甘露,他扑过去抱着妈妈哭诉,他希望妈妈帮他去向老师解释,但是妈妈却逼迫他向老师认错道歉。听着操场传扬的欢声笑语,被迫无奈,他屈从了。

这时候,想着这件事,他对妈妈对老师还心怀不满。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4章:四”内容快照:

『四』

他在台阶~挪动一~~~,背靠到了墙~,让自己坐得舒适些。寄宿生生活的分镜头,又在他脑屏~蒙太奇似地剪辑起来。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一间很大的宿舍里~学生可多多了,一样是低高年级混杂一群,不过~的都是高低双层~了。一天晚~,就寝铃~响过,灯也熄了,初三的几个学生还在大~~谈,喧闹。他无法~~,~不住提出~议。“熄灯已经好长时间了。请~讲话了好不

~~

>> 阅读第4章 四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