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都市小说 > 这里的人被告加了一个框 [目录] > 第1章

《这里的人被告加了一个框》

第1章作者自述

作者:751196845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作者自序

看守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纵观一些小说中描写监狱的书籍不少,但专门写看守所的的书不多。而真正意义上的坐牢不是在监狱,而是在看守所。监狱是服刑改造的地方,看守所是拘留、被捕后待判的地方,在这里的二十个平方的牢狱中,要呆上半年甚至几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禁闭,与世隔绝。

“人”字被加了一个框为囚。作者所描述的就是一群被囚禁的人。

这里关压着一群被告称之为犯罪嫌疑人的人。他们之中或因一时冲动、一时过错,或是私心物欲的诱惑,存心的或不存心的触犯了神圣的法律。有些甚至是糊里糊涂地就身陷囫囵。他们中间有凶残地使用暴力,为一已私欲而杀人、放火、投毒、抢劫、**、绑架、伤害的暴力犯罪,也有贪图钱财,侵占国家和他人的财产,想不劳而获的偷盗、敲诈、诈骗的刑事犯罪,还有一些经不起金钱、美女的诱惑,利用手中的权力,占据国家财产,搞权钱交易的贪污、受贿、走私、偷税的经济犯罪。还有一些人为的冤、假、错案,致使这一帮陌生人直走到了一起,冠上了加框的人。

主人翁严伟即因为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被称作了犯罪嫌疑人,直至以后的罪犯。

在这里,他们度过了漫长的、冷酷的羁押期。在这里,他们被拘留、逮捕、上检、起拆、开庭、判决、送劳。这里就是看守所。

看守所是法院判决犯罪嫌疑人有罪前,羁押他们的地方。在这里,他们等待法律对他们的宣判。他们有的在看守所里,与外界隔绝的地方痛苦、傍惶、忏悔;有的自暴自弃,绝望地继续沉沦;有的顽固抵抗,企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进入看守所的人有幸运的,几天、几个月即取保侯审,逃脱牢狱的煎熬,有些被宣了教,进行了劳动教养,还有一些人被逮捕、起拆、开庭、判定有罪的刑期后,送往了四处的监狱、劳改农场服刑;另有一些人,永远没能走出看守所。他们被押上了刑场,正义的枪声后,永远地结束了他们罪恶的生命。

这群人是社会上的垃圾、渣滓,他们是有罪的。犯下的罪行令人喷慨,应该受到相应的刑罚。然而他们是人,也有着他们的思想和灵魂。只要深入到他们中间,剖析他们的灵魂,分析他们犯罪的起因和动机,许多的人也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听完他们的故事,能引发许多的感慨。自然地问出一个假如,假如当时,他跟他能稍为地懂法一点,还会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

他们之中的某些人犯了罪,但不是罪不可恕。在看守所阴森的牢房中,他们用泪水洗涮着罪过、耻辱,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进行忏悔。他们饱尝了牢头狱霸的欺凌,接受了法律的制裁。在里面他们最想得到的是亲人们的凉解。作者在这里真诚地向人们说一声:原凉他们吧!尤其是他们的亲人和朋友,用你们博大的胸怀和诚挚的爱,上帝也是饶恕曾经有过罪过之人的。

严伟是我自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同学、战友,比我大一岁。我们住在相邻的两个村,分别住在两个村的不同组里。这两个组其实紧挨在一起,比一个村的不同组要近得多。就象住在不同国家的国界线上的两个村庄。虽说不在一个国家,却**相连着。严伟自小长得很扎实、高大,一身的肌肉紧绷绷的,充满了力量。而我瘦小、体弱,别人见了我都说是父母没给我饭吃。这样两个强弱悬殊的两个成了最为贴心的朋友。严伟从小就是我的保护伞,在学校、在外面,只要我受到别人的欺负,他必定会冲上去为我出头,哪怕比他大得多的男孩子,只要是为了我,他也毫不畏惧。经常为了我被打得浑身是血,而我只能为他流下感动的眼泪。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都是同班同学,在同学的十年中都是他在保护着我。他的体育成绩在班上是最好的,而文化成绩却在班上只能是中下。偏偏是我的体能很差,学习成绩在班上是最好的,我要是说第二,那就没人敢说第一。在学校我最为爱好的就是看课外书籍,一部长篇小说不要两天就让我看完。经常因为老师在上课时,低阗着躲着偷看课桌里的小说,被老师没收了书,而将我拉到黑板底下罚站。我被老师誉为“最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书看多了,就象着尝试去写,经常去写一些小文章,虽说从没发表过,但我确充满了乐趣,立意以后要当一名作家。语文课最是我的特长,我的作文往往是被老师当成范文在作文课上进行讲评。我跟严伟两人往往是放学后我们一同上山砍柴,他至少要砍一半的柴来交给我,我才能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晚上我则帮他补课,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就这样度过了我们的少年时代。

高中毕业后,当时才恢复高考后不久,招生的比例很少,我两都没能上大学,在家务了一年多的农后,一起征兵入了伍,进入了军营,开展了军旅生活。

在县武装部,我们近两百名换上了没有帽微领章军装的青年被十几台军用解放牌大棚卡车在一路锣鼓声中驶出武装部的大门,送到县火车站的月台上,装进了一列闷罐列车中。

在京广线上,我们从闷罐车上转到的旅客列车上,在河南郑州又一次转了一次车后在洛阳车站下了车,又被十几台军用解放牌大棚卡车拉到了军营。接兵军官将我们带到了大礼堂中等待新兵分配。

严伟被分到了团特务连,我则被分到了九连,相隔有三公里的路程。

到连队后经过荣誉教育,我才知道我们所到的部队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部队,其前身是“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铁甲卫队”,北伐战争中即有“铁军”之称的“叶挺独立团”,红军长征中的“开路先锋红四团”曾奔驰二百多里“飞渡卢定桥”。抗日战争中曾取得“平型关大捷”的胜利,解放战争中参加了三大战役,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创造了“木船打军舰”的奇迹。在和平年代,六四年的全军荒山大比武中名列前茅。而我所在的九连是团里的尖子连,每次参加上级比武团里都是以九连为团里的代表去参赛。所以九连的军事训练特别的苦,别的连队已休息时,九连还在训练场磨砺。这样一支连队正是七九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一直穿插到谅山,被中央军委授予“能攻善守英雄连”的红九连,《高山下的花环》的原型正是出于九连,在自卫还击战中,李存葆正是跟随着九连的《解放军报》的随军记者。

以我这样单薄的身体、瘦弱的体质分在这样一个军事素质拨尖的连队,对我来说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磨砺。

我当时的个子特别小,体力也不足,训练跟不上,令我非常苦脑。单双扛臂力不足,班长将我的双腕用背包带拴起来吊在屋梁上一个多小时,任凭你连哭带喊的,也不放你下来,这样吊了多次后,发现这是增强臂力的一个最好的方法,臂力竟增加了不少。战术训练时,胳膊肘儿磨破了一块皮,刚长上疤,被一声“卧倒”的口令,将伤疤又一次磨破,鲜血将整白衬衣的衣袖染红。回到营房后,将已同伤疤粘连在一起的衬衣**来时,望着整个晒成黑色的血迹的衣袖,突然想要是将这件衬衣寄回去,母亲看了一定会心痛得流泪。

幸运的是,第二年老兵快退伍时连里组织了一场演讲比赛,我的题目是“钢笔和钢枪”,尽管我严重的南方口音,令许多人听不懂,还是得了第一名。过了段日子,团里来了个干事,在营里组织人考试,我被叫去了。考试是要大家随意写一篇文章。考试完后,我进了团里的新闻学习班,班办完后留了四个人在宣传股,我被留了下来,从事新闻报道工作。

在机关要比在连队自由、散漫得多,小了不少的约束。为了不被重新赶回连队,只好拼命地写。一年中竞意外地在军内外的中央、省、市级的报刊上发了四、五十篇豆腐块儿,使主任和股长眉开眼笑。

严伟在特务连,分在了侦察排,由于他善长体育运动的特点加上他强壮的体质,连队的军事训练对他来说是毫不费劲,各项训练成绩在连队都是拨尖的。很快被师侦察科科长陈立文下去检察时看中了,被调到了师特务营的侦察连。他自觉自己在文化知识上有所欠缺,所以着力在文化知识上提高自自己。在紧张的训练之余,他加强了对军事知识的学习,并养成了写学习笔记和每天写日记的习惯。

在部队,战士中流传着一句格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又流传着一句话:“没有打过仗的兵,是当兵的取大遗憾。”在连队当听到连长、排长及为数不多的老兵回忆起七九年对越还击战的消烟的时候,严伟为他们有幸参加这场伟大的战争而顷慕。他们为经历了那场战火的考验而自豪时,我们却在后悔着没有早来两年,亲自参加这场自卫还击战,而现在是和平年代,自己只能留下打不了仗的遗憾了。

然而,自卫还击战后,中越边境的冷战一直没停过。越南军队一直纠结在广西、云南边境上,对我边防进行骚扰,**地进行报复。老山、者阴山战役又开始了。

广播、电视、报纸上在报道着两山的战状。部队的简报中通报着两山的战情。战士们都纷纷在议论着这场战争,希望着能亲身参战。

部队接到了随时调防广西的命令,随即进入了一级战备,进行着战前的准备、动员。我跟严伟同战友们一样,心开始激烈地跳动,血开始沸腾,都在这即将踏向征途而骄傲和自豪,激动地按规定作着战前准备。在军帽、军装、衬衣甚至上裤头上都用红色的丝线绣上了自己的姓名、部队番号、血型,以备战时的急救和遗体辩认。部队下了戒严令,不允许再同家里通讯,暴露了部队的行踪。大家都默默地做着一样事:给父母、给恋人、给亲戚朋友留下一封封也许用不着的遗书,留在了留守的战备包中。一旦在战场上光荣了,留给亲人的纪念。在写遗书的时候,他们没有悲伤、没有哀愁更没有胆小和害怕。有的是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为祖国献身的激动。因为此刻他们是军人,是祖国的卫士。祖国和人民在召唤着他们,他们有着报效国家的荣幸和自豪。做完这一切,他们在焦急地盼望,等待着部队开拨的命令。

然而,部队的作战命令迟迟没有下达。在长长的等待后,部队接到的命令是:由师侦察连、各团侦察排为主,抽调部分步兵连的军事技能好的骨干,组成侦察大队,开拨两山前线执行侦察任务。

我所在的九连没能接到命令开拨前线,使我们不少的战士在长期的紧张过后留下了遗憾,我们连有三名班长、两名火箭筒手有幸被抽调到了侦察大队,参加对越作战。

严伟作为师侦察连的一员,顺理成章的加入了侦察大队,担任大队长的就是师侦察科的科长陈立文。陈立文所带领的侦察大队在中越连境的两山前线历期十一个月,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侦察任务凯旋而归。严伟在这次侦察任务中荣立了二等功,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还以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炮火,将负伤的陈立文背回了国境线内,与陈立文结下了深厚的生死战友情谊。

侦察大队回部队后,陈立文调到我们团任团长,严伟也被陈立文从师侦察连调到了团特务连任侦察排代理排长。政治处同特务连相隔不过几十米,得以我们经常在一起。因为严伟的关系,我与团长陈立文的关系也好了起来,经常同严伟到团长家去玩。陈立文的爱人苏阿姨特别的热情,总是挂在嘴边说严伟是老陈的救命恩人,到苏阿姨的家,我们就象是到了自己的家,我们象一家人一样的毫无隔阂。

当时,部队已有明确规定,不能直接从战士中提干,必须经军事院校学习,我便申请报考军事院校。股长说:“留你们在政治处,是要你们做事的,要考军校回连队去考。”在机关呆了一年,已不适应连队的紧张,不愿重回连队,只好放弃了报考军校的愿望。在部队提干无望,便盟生了退意,立即递交了退伍申请。股长认为我还算一支笔,任怎么说也不同意退伍。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作者自述”内容快照:

『作者自述』

报考军校不准,退伍不批,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情。当时就想,~想退伍,就必须让~认为你是一个无用的人,才会批准。为了退伍,我便消极怠工,第二年几乎没动过笔,尽管如此,还是有些评论之类的豆腐块儿出来。严伟已经报名参加军校~的了,可他在~前由于去外地出差,被感染了黄疸~肝炎。在~期间他正~在医院的病~~,丢失了一次在~队提~的机会。于是严伟同我商量,俩人一同

~~

>> 阅读第2章 作者自述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