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忽然做了一个梦,梦里的赵柳又回到了儿时居住过的那个农村里。
醒来以后开始回想起儿时的那些琐事儿。
那时候的赵柳还居住在鄂西某地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不是很大,因为是依在山腰里的。
要是从山上往下面看的话零零碎碎的几户人家建立在山边的梯田之上,屋顶的瓦楞码放的很整齐,要到赵柳家得拐过很多条小路。
路过一个池塘,路过一棵很高大的樱桃树,再走到竹林的边上就能见到赵柳家的房子了。
赵柳家有两个大院。一个是在梯田下面一点,另一个就在梯田上面,距离相差不远,青砖黑瓦,有点泛黄的墙高高耸起,印象中赵柳家总在竹院里的,听赵柳爷爷说后山梯田上以前有几棵竹子。
因为念记着农村人家有时还有点用处所以就不怎么去伐它,这一年一年的顺着它,一年一年的不去伐。
日子一长,竹子却生起根来了。
等到想去伐的时候也只是把长大的竹子伐点回家做做家什,可这地里下面的竹鞭却是春风吹又生,一年比一年的长势要好。
这不几年的光景,赵柳家院前屋后都长满了竹子,那时候农村的人总是有那么点迷信,也是听赵柳爷爷说的。
说某一日一位道人从赵柳家门前路过,只见赵柳家被竹林包围。
于是上门主动搭讪来了,要是在往日遇到出家的僧人或者道人从家门前路过,或者是上门的话,也都只是来施去一点食物或者茶水之类的。
那日凑巧。道人来赵柳家的时候刚好中午十分,家里的中餐刚好开桌,一家人正准备动筷子见门口走进来一道人,于是出于热情便问到,先生今日上门也算有缘分。
不知先生有何所需,那道人也没有多客气直接说到:“这山路走的我实在是累啊。不知道您家可否施舍一点茶水。”
于是赵柳爷爷说到:“就这么小的事情啊。我帮你办了吧!”
于是就一边张罗着生火烧水为道人泡茶。一边又张罗着让道人在堂屋落坐。
堂屋里原本是一家人吃饭的地方。这道人一来。这一坐下,本应该吃饭的家人这下是吃也不是,这不吃也不是,为什么啊。
在农村那会儿很注重礼节,这一进门可都是客人。
这是客人就理当让人就餐,可是这个客人却是一个道人,家里的桌子上摆放的可都是荤菜。
这要是不请道人吃饭自然说不过去,显得赵柳这家子人没有什么礼节。
这要是请道人吃也成,可这桌子上的菜却有点破道家的规矩。
这要是不请还好,这一请万一道人说起来那可真有点过了。
赵柳爷爷毕竟见过的事情比小辈们多,于是对道人说到,先生来的好到不如说来的巧。
这一进门啊就赶上赵柳家吃饭的时间了,不知先生长路行走可否用过餐,这照理讲赵柳爷爷这话一出口也算是个那道人一个很好的台阶下。
未想到那道人到也实在的说:“出家之人,饮食自然无规律,有时赶着巧儿了就吃点,要是没有赶上啊,就得熬着这份子慌饥。”
听道人这么一说。
赵柳爷爷就连忙说到:“也罢!也罢!”上门既是客,农村人家也没有什么好招待的。
赵柳爷爷于是说到:“要是先生你不嫌弃的话。我为您煮上一碗白水面条如何。”那道人说到:“也好,还让您多费心了。”
于是赵柳爷爷对着端起碗的赵柳奶奶说道:“我说孩子它娘,去!先别急着吃,到门口自留田里去摘几棵韭菜回来。我好给这个道士煮面吃。总不能全白水啊。”
赵柳奶奶刚走出门口赵柳爷爷又吊着嗓门儿喊到:“孩子它娘!记得把门口的茶花也摘几颗回来。我好泡茶!”
只听见我奶奶回答到:“哎!知道了!”
这农村的茶啊,可都是自己做的。
这后山上都长满了茶树。也都没有主人,反正是在山上。谁家去的早谁家就先摘点回来。
一般人家也都是使唤一个孩子,背上个背篓上山去采点回来,等到晚饭吃过了,就着铁锅里还残留的热温,把茶叶倒进去炒上两炒便是。
再装到竹子做的罐子里。
想到的时候或者家里来人的时候在取出来泡上就是。
要是嫌香味不够,一般仔细人家都会在门口采上几颗茶花,和着茶叶用水泡,在喝的时候,那茶到真香了不少。
那道人吃好喝好稍做休息起身便要走。
这说到要走赵柳爷爷又得送人家出门。
虽然说就只有几步路,人家又不是不知道往那走,可那农村就是这个礼来着。
有人上门得去站一门前迎接,这客人要走得送出去,还得说上希望改日再来。那道人出门以后也没有多说什么,只说到:“先生家这竹子长的可真旺盛啊!”
赵柳爷爷说了:“哎,正心烦着呢,这竹子啊最近几年可是在疯长着。前几年本想留几根为它日所需。没有想到着一留。却留住了这一大片来!”
那道人说到:“这是好兆头,好兆头啊。你瞧你家这地儿,你瞧这竹子啊,恐怕先生你家要出好事情咯。说完不忘记说到,这竹子啊,别伐掉了啊,该留的还是留,该用的还是用,世间万物皆有灵。这一留啊,没准儿能为你家留下一个好彩头来。再说了,你家这大院儿地势底。院两边儿和后面儿都被这竹子包住了那才是好呢,从远边儿看,怎么看怎么象元宝来着。我说先生啊。你家这竹子长的好。长的好啊!”
道人说完这话便走。
留下赵柳爷爷在那里东边看了看,西边儿又看了看再往那后院儿一瞧。哎。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啊。
从那时候起,赵柳爷爷就不在为竹子的疯长而担心,反到是说,长吧。就让他长。除了院门儿那条道以外,别处的竹子基本没有动过。
当然赵柳知道他爷爷和那道人的事情还是赵柳稍微大了一点爷爷对我说的。
某日里赵柳爷爷与赵柳没有事情在那儿闲说。
赵柳问到,“爷爷!爷爷!我们家怎么那么多竹子啊,后面的田里都长满了,怎么不砍点掉啊,难道不种粮食了。”
就在那时候赵柳爷爷和赵柳说起这件事情,不过那个时候的赵柳已经算的上是稍微懂点事情了。
虽然说那时候赵柳还是小毛孩子一个,但对世间物理还是稍微懂得一点,于是赵柳对爷爷说了:“爷爷啊,你准是被那道人骗了。”
“为啥啊?你一个小孩子家家知道什么啊,小毛孩子这话可不应该说啊?”
赵柳说:“啊!爷爷,那道人来的时候正还是中午十分,摆明了是来吃饭的。”
“小孩子,别瞎说,你知道什么啊,人家是来施水喝的!”
“爷爷,我们这里是山区。自古都是清泉石上流。咱家的水还不是从泉里接回来的啊,这山里这么多泉水,难道道人喝水还要上门不成吗?外面那么多泉水,也用不着施啊。爷爷你说对吧!”
“啊…你这孩子啊。真拿你没有办法。”其实不管那道人是出自任何目的也好,还是其它也罢,那时的农村对于出家之人,看起来多少有那么点迷信的色彩参合在里面。
就凭那道人平白无故的一句话,赵柳家的竹子到现在还留着,从远处看,除了能见到屋顶显露在外面以外,一眼看过去可全是竹子。
前几年发大水的时候,山里的洪水突然冲了下来。
住在山下的人家大多数基本遭殃了,唯独我家那院子一点儿小事情都没有,洪水退了以后,赵柳家里人说,全亏有那么多竹子啊。
这院边儿屋后的全长满了,地下面的竹鞭也交叉着长虽然被洪水把表面的泥土给完全冲走了。
可这竹鞭显露在了外面。
就是那么交叉的长着,看起来像网一样,很结实。很结实。赵柳爷爷电话里说到,世间万物啊。
你今日留它一回。来日它也还你所需啊。只是在接这电话的时候。赵柳早已经定居在了城里。手上还捧着课本呢。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7章:回忆之校长老余”内容快照:
『回忆之校长老余』
去年秋天,赵柳被县里~派到东岭乡~职锻炼,负责全乡的文教卫工作。报到那天,文教~事小蒙对赵柳说,林岗小学的余校长,说话不拐弯,喜欢跟~~牛,绰号“大炮”,在东岭名气大得很。不久,赵柳就领略了这门大炮的威~。那是三天后,赵柳参加全乡教育工作会议。赵柳~照办公室准备的稿子作报告。赵柳讲:“我们乡适龄儿童~学率达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