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局长办公室的门大开着,里面传出很杂的说话声音,显然是人不少。苏榆故意把步子迈得重些,叩了叩门走了进去。副局长许文芳居然也在,见她来,忙起身:苏记者,你怎么来了?一会就好,你先等一等好吧。她说着,想把苏榆带到外面。这时只听一个人说:许局,让苏记者坐吧。苏榆顺着声音看,就看到了传说中的程远征——近一米八的个子,体态适中,面露微笑,目光坦诚,儒雅中不失刚毅,总之,不仅不是脑满肠肥的类型,还有那么一点帅。
苏榆收了目光坐下了,习惯性地拿出了笔记本。许文芳瞟了她一眼,神情有点慌。程远征却仍是一派坦然。他转头对着对面几个农民模样的人:这件事我说了,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请各位先回去,我知道大家不容易,我们一定尽快拿出意见。
那几个人看来也是说累了,都不作声。其中一个四十左右岁的人就说:“程局长,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希望您尽快给我们答复,我们就信您的了。”又对其他几个人说:“程局长也给咱们讲了一个早上了,咱走吧,叫**也先回去,回家听信儿。”说着,带着几个人就走出去,程远征站起来送了送,又示意许文芳送,许文芳连忙就跟出去了。
许文芳三十八岁,这个女人骨子里似乎有着一股劲儿,走路时身子永远是挺直的,胯轻扭,头微扬,高跟鞋掷地有声,节奏感异常的强。只要她一上楼,苏榆相信,信访局整个这一个楼层就会知道:许文芳来了。
“你就是苏榆”,程远征直呼她的名字,不慌不忙地起身将一只手递过来,苏榆就伸出另一只与他轻握了一下。
她心里的怨气这会儿已经减少了,因为她发现对方和她以往见过的官场男人有些不同,和在电话的感觉也不同,最其码,人长得挺帅。要不怎么说,男人你要么有本事,让女人从心里折服,要么就是长得帅,让女人一看就能原谅你。没这两样,真就别出去惹事儿,老实呆着。程远征显然是既有本事又帅的男人,所以苏榆一只手按着额头,向他友好地笑笑。
“快坐吧,大周末的折腾你,不好意思。本来以为周末能可以好好聊聊这个报道的事,没想到大清早就被老百姓堵在门口了。另外,我过些天要到省里开会,一走最低十天半个月,怕这个报道还是不成稿,耽误报社的事。”程远征嘴角上扬,笑意加重,沏了一杯绿茶,放在苏榆前面。茶冒着氤氲的热气,茶花舒展开,起起伏伏,悠悠飘荡。
“生活报的记者大多数我都很熟悉,怎么没见过你?”程远征靠在椅子上,不自觉的轻摇。
“啊,我原来在义县的私人学校做老师,刚应聘到报社一年多,出去采访的时候并不多,都是帮忙处理和修改市里各个部门和单位发过来的稿子。”苏榆很坦诚,她甚至想说,这次写信访局的稿子,是因为报社几个大牌记者都派出去了,加上老程见她一年多来这一类的稿子做得不错,才把这次任务派给了她。
“啊,这样啊——”他点点头,又说:“那辛苦你了,呵呵。”
“没关系的”苏榆轻答,场面多少有点滑稽,因为她始终用手按着额头上的包,不时还咧咧嘴。
“你怎么了,不舒服?”程远征终于是发现了,试探着问。
“没,没有,被车门碰了一下。”苏榆索性把手拿开了,额上果然是一个红红的小包,这让她本来就很饱满的额头,像长了一个小小的角。
程远征看上去有想笑的意思,但瞬间收回:“啊,那就好,那我们来谈谈这个稿子吧。苏记者,苏榆”,他还是选择叫她名字了。“其实我也作过记者,对这类报道类的稿子,多少还是懂一些的。我读大学的时候,做过业余记者。”程远征正襟危坐,一副打算长谈的架式。
大学的时候啊,你怎么不说是幼儿园的时候做的呢。苏榆心里嘀咕,但嘴上说:“太好了,那您多提意见。”她就是这点好,心里面的想法永远是丰富多彩,表现在嘴上,就显得有些木讷,这让她看起来,是很乖巧的。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5章:他倒像报社的老大”内容快照:
『他倒像报社的老大』
5、程远征果然滔滔不绝了。他从稿子的开篇、布局、结构、用词一一说起,有条不紊,极具逻辑~,且又很有道理。苏榆用一惯的虔诚表情,接~教导,那样子很像一个无辜的小学生。程远征讲的这些,多数她都记在心里了。可是,因为~子在~,所以,街~的~卖~,在她~朵里四~窜着,也是分外清晰。程远征的~一张一合,苏榆突然想,他~是出去~:豆——浆,新鲜豆浆,包——子,大个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