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吧 > 社会·历史 > 黄土地的儿女 [目录] > 第9章

《黄土地的儿女》

第9章美丽的拓跋留村(二)

作者:之由 阅读字体选择:小字

说起拓跋留村的人文景观,并不是外人所认为:“山村是贫穷、落后、愚昧的象征”那样的让人顿生凄凉之情,而是有诸多可观之处!

从郝男家的垴畔上上去,就是山墚山顶。在山墚山顶上,有一株巨大的槐树,树根如蟠曲的虬龙一样,扎根很深,向四周均匀扩散,**地面的五根庞大的地面根,像五只巨人手掌,**地抓住黄土,由于根系分布平衡协调,丝毫没有使大树向某一侧倾斜,大树直立地向上生长。大树的茎干**,腰围需要好几个人手拉手才可以合拢;树皮坚厚,纹理疏密有致,苍老泛黄,像一位矍铄的髦耆老人的脸,虽经百年风霜,依然风骨傲然;树冠伞形,一枝特长,像邀请客人的手臂,直指对面的长墚山。整棵树树叶茂密,至今有极强的繁殖力,槐树角荚披挂满身,全年不落,只有一年一年的自然顶替。整个槐树从远处观望,好像一顶巨人的帽子,戴在拓跋留村的山墚山的头上,既可以遮风,还可以挡雨,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它是上苍赐予拓跋留村人的福佑树!

它和长墚山的大槐树遥遥呼应,组成了拓跋留村独有的景观!我不知道槐树为什么具有如此极强的的生命力,只能以一种敬畏的心情称奇而已。

在大槐树的正北方向,有一座不大的庙宇。这一庙宇也很奇特,既不像佛家祠庙,也不是道家观宇。庙宇四面敞开,八柱支撑,四柱伸入到土里,四柱立在础石上。础石是整块的乌石,雕刻着混沌、穷奇、饕餮、梼杌上古四凶。庙宇中间立着一座石碑。石碑两面只是大大地写了一个“天”字。

但这个庙宇既没有塑像、香炉,也没有供桌、神龛,更不见烧香拜佛、祈神求愿的痕迹,究竟有何作用和意义?我只能杜撰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天!缔造了我们,地!养育了我们;天!给了我们智慧,地!给了我们灵性。

人是天地的灵长物!我们是人,就应该领悟到天意,遵循天地规律。既然生于天地之间,就应亲和大地,亲和天地共生的一切生命。天地只给了我们生存的权利,并没有给了我们侵略、剥夺、占有的权力。天地给了我们智慧,是让我们引领一切生命走向和谐,同生同存,而不是让我们凌驾于万物之上,去掠夺、去侵犯、去破坏、去统治、去使诈、去杀戮、去砍伐、去诬陷、去诽谤。也不是天地生了我们,我们就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不是求神祷告,幸福自来。而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所以拓跋留村人敬畏天地,不敬畏神灵;相信自己的劳动,不相信神灵的庇佑。所以他们立碑,只具有象征意义!立碑以后,是为启示后代。

拓跋留村人最好的娱乐、就是吟唱在西北黄土高原流传的“道情”。道情剧情简单,一个简短的故事,一个不为人熟悉的传说,一个笑话,一句谶语、偈语,还是一个打情骂俏的俗世典故,经过人们的简单加工,都可以成为演唱的内容。道具简单,只有一面小鼓,一个小铙钹,一把笛子,一把三弦,还有一把二胡,就能演奏。人物更简单,一人,两人就行,看似像二人台,其实完全不具于二人台的风格和特征。这里的人没有太多的文化,也不做记录,只凭着大脑的记忆,口口相传,就可以经久不衰。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拓跋留村人最爱护的就是树木。整个山墚山覆盖在绿色的海洋中。家家门前、户户院中,房前屋后都是树。从树的名字来看,只要是能够在黄土高原上生长的树种,这儿基本都有。譬如:红枣树、酸枣树、山梨树、苹果树、胡桃树、杏树、李树、栗树、榛子树、松树、柏树、柳树、杨树、槐树、樗树、白桦树、水桐树、沙棘树以及象征友好意义的合欢树等都有。有上百年老态龙钟的大树,也有新植的小树。有结果能吃的,也有结果不能吃的。有开花的,也有不开花的。有常青树,也有落叶树。有木本植物类的树,也有草本植物类的树。还有乔木、灌木以及藤木等各色各样的树。

他们对树的热爱,是基于对生命的敬爱。他们深知,在这荒凉的黄土高原山,能够与人共生的只有树。人可以分居、鸟可以飞去、兽可以离开、水可以流走,只有树,你只要栽上它,它就会伴你到永远。也只有树,才能给他们带来生机:可以招来天的绿色;可以招来云的雨水;可以招来鸟的歌唱;可以招来兽的栖息。只有招来活的生命,他们才有生养的希望,存在的可能。他们钟情于树的风采;他们留恋于树的亲善;他们喜爱于树的无私;他们陶醉于树的温柔;他们懂得树的沉默;他们知道树的勤劳。

所以,他们从古到今,从大到小,从不乱砍乱伐树木。把栽树、育树看成一种责任,当成一种应尽的义务。凡是婚嫁娶丧,重要节日,以及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都要相应地栽下树木。致使满山的树木层层叠叠,盘根错节,千姿百态,生机盎然!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四周荒山秃岭,树木稀少,鸟雀无枝可安,只有这里——拓跋留村的山墚山,给一切飞禽诸如:喜鹊、斑鸠、麻雀、夜莺、黄鹂、百灵、鹁鸪、啄木鸟、乌鸦等提供了丰富的生存资源。飞禽之多很难统计。这里的人们从不捕杀它们,从不**它们。因此,“良禽择木而栖”,鸟雀们你牵着我,我引着你,从不同的方向都向这里聚集,在这儿安家落户,养儿育女,俨然成了一块鸟雀的乐园。

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夏送清凉,冬保温暖,景色怡人。行走其间,聆听鸟雀鸣唱,舒心活络,其仪态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洒脱。拓跋留村人正因为爱村,使它变得很美丽。因为它美丽,拓跋留村人更爱它。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10章:妈~~世(一)”内容快照:

『妈~~世(一)』

第五章~~~世郝~扛着草袋,沿着~坡路,谛听着鸟雀欢歌,~过这层叠的树林,回到了位于“~肩”~自己家的院子里。郝~家是一个~的院落。主~是一孔大窑~。大窑~的左侧,不远~有一个不大的土~,是供放置杂物之用。黄白色的面墙~,因有雨~的~蚀,留~条条~痕。面墙的四周,生长着藤蔓植物。每到~暖花开季节,各色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好似供人欣赏的一堵花墙!眼~是

~~

>> 阅读第10章 妈~~世(一) 返回小说目录

版权声明:本小说数据来源自互联网,本站只对小说基本信息(目录信息、最新章节列表信息、第三方阅读地址等)进行整理收集,我们不以任何形式提供小说正文内容的在线阅读及全本小说下载服务。 如果收集的小说公众信息侵犯了你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跟据情节严重性对其中的信息进行删除屏蔽。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