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旧情难忘
上任伊始,有诸多的事情要处理,还有诸多的应酬要对付,忙乎了一周,杨文达有些烦了,于是让秘书小袁安排下乡事宜。小袁说,平湖县总共有三十个乡镇,先去哪儿呢?杨文达说,那儿最远就先去哪儿?小袁说,九潭最远,那就先去九潭,行吧?
凄风苦雨,山道弯弯,九潭乡在深山更深处。顺着白马河逆流而上,一直到宽阔的白马河变成一条小河沟的时候,这九潭乡还没有到,还要从山峦的狭缝中挤出一条道来,通到那山凹里去。山凹里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散落着一户两户人家,这些人家合起来就组成了九潭乡。九潭乡是全县人口最少,山地面积却最大的乡。这里山高林密,夏天天气最晴朗的时候,山里人家也常常只能见到正午的太阳。九潭乡境内最高峰是玉女峰,因其秀美,状似玉女而得名。玉女峰下,递次群峰相接,错落有致,仿佛是拜伏在玉女石榴裙下的一群护花大使。水从天上来,从石隙间渗出,遇上悬崖,飞泻而下,形成气势壮观的瀑布,真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落石出,在深谷中形成九个依次相连的深潭,潭清水冽,似琼浆玉液。九潭地名也因此而起。
九潭乡现任党委书记汪红妹,早年毕业于江城师范学院。先在县一中教书并任团委书记,后来调县里搞团委书记。两年前调九潭任乡党委书记。汪红妹走马上任,走村串户,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春天的种子、化肥,秋天的果子的采摘、销售,无不放在她的心中,就是谁家有红白喜事,只要她有空,她也一定前去,实在抽不出空儿,也会让乡里文书带去一份小小礼物,以示恭贺或者哀悼。九潭乡山林多,田地少,村民们生活困难,大家眼里便瞅着山上的树木,虽然有明文规定,也有法律作保障,但私下里砍树的还是不少。有人也因此进入了大牢,不仅自己失去了自由,也让家庭失去了支柱,陷入了更加贫困的境地。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读了一些书的,她鼓励他们出去打工,期望他们发家致富;没有读书的,她就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养殖、种植技术,使他们也能养家糊口。她还在乡里办起了农民成人学校,并亲自授课。短短的两年,九潭乡的面貌就随着她的到来发生巨大的改变,她的名字在九潭乡家喻户晓。
杨文达一行到达九潭乡政府时,乡里值班的是个小姑娘。她是第一次见到像县委书记这么大的官,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浩浩荡荡的车队,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人家正要找她,她却直往人缝里钻。还是袁秘书眼尖,一下子从围观的人群中发现了她,将她从人堆里扯出来,问道,县委杨书记来了,汪书记呢?
小姑娘这才想起了自己的职责,连忙说,汪书记正在成校里上课,我去找她。说着,就往成校的方向跑去。
杨文达下车后,左瞧瞧,右瞄瞄,并没见乡政府有人出来打招呼,心里颇不乐意,走进办公室,办公室虽然简陋,却还算干净,几张长条木凳摆放得整整齐齐,办公桌也抹得一尘不染,四周的粉墙上贴挂着各种规章制度和数面锦旗。他饶有兴味地看着,嘴里还不停地询问,旁边的袁秘书连忙一一向他解释。
站了半天,还是不见有人来,杨文达说,乡里没有人么?袁秘书连忙说,刚才值班的小刘已经去找汪书记去了,估计一会儿就会到的。
袁秘书扯过一条凳子请杨文达坐下,回身去找九潭乡的人,可一个也没有找到,一时急得满头大汗,心说,这个汪红妹,也太目中无人了,再忙,县里领导来了,也该来陪一下的。她既然不肯来,那我们就去找她。于是说,杨书记,我们也不用在这里干坐,刚才小刘说汪书记在农民学校里上课呢。
上课?上什么课?杨文达奇怪地问。
袁秘书解释说,九潭乡办了一个农民成人学校,汪书记亲自给农民们上课,她的课农民们非常喜欢,不亚于一个专业老师呢。
在哪里?我们去看看?
杨文达兴奋起来,他正要找这样一些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为其他的人树立起典型,也为自己的工作打开新局面找到突破口。
可外面在下雨,这天——秘书面有难色。
这点小雨怕什么?学校在哪里,你快带我去!
杨文达有些心急,起身向门外走。大家也只得跟着他向外走。秘书不敢怠慢,领头走去。
九潭乡农民学校距乡政府并不远,由乡中心小学几间废弃的教室改建而成,小学校新盖了教学楼,小学生们都住进新教学楼去了,这老房子还没有拆,汪红妹看还不是危房,如果拆了也怪可惜的,正好设想中的农民学校没地方,于是就占用了学校的几间教室,并在校门上又加了一块牌子,平湖县九潭乡农民学校。
秘书三两步跑到汪红妹讲课的教室门口,却见那个值班的小刘站在走廊上来回地走,见他来,连忙嘘了一声,汪书记在上课,她上课的时候不许人打扰的。秘书说,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大的架子。正要往里闯,随后的杨文达制止了他,杨文达一听那讲课的声音,心中怦然而动,难道是她吗?他悄悄地推开后门进去,找了个空位子坐下。抬头一看:是她!真的是她!她不是叫汪红梅么?怎么成了汪红妹呢?不过,这一字之错带来的惊喜更不比寻常。
汪红妹虽然年过三十,可依然不减当年的艳丽,或者应该说比当年更加成熟,更加丰韵,粉面如桃,双眉如黛,两眼如黑白相间的水晶,腰肢颤颤,丽影如竹。杨文达看得有些痴迷。汪红妹已经讲完课,小袁将她领到杨文达跟前,介绍说,这是新来的杨书记。汪红妹早知道新来的县委杨书记就是自己从前的情人杨文达,但那次县里的见面会她并没有去,她怕去了自己会控制不住情绪,但杨文达既然自己亲自下来了,躲自然是躲不过的。硬着头皮上前去伸出一双纤纤玉手,笑吟吟地说,杨书记,你好!
久别重逢,杨文达细看昨日情人,半天才伸出手,拉着她的手,摇着,连说了十几个好字。
汪红妹蹙着双眉,低声地说,杨书记,你弄痛我了。
呵,呵,几年不见,你真的是有出息了。杨文达松开手,笑道,呵,不简单嘛,竟然当上了乡党委书记。
你还不一样有出息,还当上县委书记了。汪红妹笑靥如花。
知道我当了县委书记也不去看看我?还是我亲自来看你,你这乡党委书记的架子可端得够大啊?杨文达笑道。
我上去有巴结领导之嫌,你下来有亲自下基层之美誉。便宜都给你占尽了,还批评人,真的是官儿当得越来越大,架子也越来越大了。汪红妹的嘴巴子也不示弱。见了面,没有预想中的思念与尴尬,毕竟,事情已经过去若干年了。再说,这种场合也不是倾诉衷情的场合。
两人一阵轻笑,眼里流**的神情彼此皆知。
汪红妹向在场的农民学员介绍了杨文达,并请他给学员们作重要讲话。杨文达高屋建瓴,他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家表示了亲切的问候,又表扬了汪红妹,说九潭乡在汪书记的带领下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最后谈到了农民学校的问题,他说,创办农民学校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好处有很多啊,第一,可以帮助农民兄弟脱贫致富;农村人与城里人相比差别在哪里?在于所受到的教育,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不是靠哪个人,哪个乡,哪个县一时之间能够解决的,但我们总可以创造出一些条件,探索出一些路子,让我们这些没有机会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农民兄弟有机会接受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让每个学员能掌握至少一门技术,无论在家里还是将来外出打工都会有用武之地。第二,可以促进家庭和睦;近几年上水利的时候少了。据我所知,农闲时,多数农民兄弟便去赌博。赌博的害处大着呢,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十赌九输嘛。钱输了倒还是小事,重要的是影响了家庭的团结,最终的结果就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第三,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增强了自身的修养。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虽然我进了大学,现在又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我的骨子里还是一个和大家一样的农民,我的心还是和大家联在一起,我的情感还还寄托在农村。我总在想,什么时候我们广大的农民兄弟走出去的时候不再是现在这个寒酸样子,而是像城里人一样西装革履,昂首阔步,甚至于开着奔驰宝马等世界级的名车,也让城里人羡慕一回,眼馋一回!大家说,这样的日子好不好?别以为这只是一种幻想,只要我们有这样的奋斗目标,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想,终究会有实现的一天的!
杨文达几句诚心诚意的话立即博得了大家最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说杨书记的讲话实在,说到大家的心坎坎去了。县委书记的话是指路明灯,是航标,指出了大家前进的方向,大家一致表示要紧密地团结在以杨文达书记为核心的县委领导周围,全心全意搞好平湖县的各项建设,为将平湖县建设成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伟大目标奋斗到底!
激动的想象过后依然是宁静的现实,大家陆续散去。汪红妹看看表,说,杨书记,我上午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不能陪你了。杨文达颇感意外,什么事儿,这么着急?难道你在这里不是工作?汪红妹说,杨书记,你别误会,我的确有紧要事情要办。这事儿在你之前就确定了,我不能失信于人呀?
也是公事么?
当然。
我能不能和你一起去?
你?和我一起去?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
可是,这不是一般的事儿,你去不太合适。
汪书记,什么事儿这么神神秘秘的?
汪红妹见他直呼官衔,也不好意思再隐瞒了,我去给人送殡,你跟着去合适么?
杨文达没有想到是这回事儿,一时之间不好回答。想了一想说,不,我还是和你一起去。
可这天下着雨,那路也不好走的,你的小车根本开不进去。
那就不坐车。
汪红妹见他态度坚决,低声问,杨书记,为什么啊?
杨文达竟然微微地红了脸,也同样低声说,多年不见,想和你在一起多呆会儿不行吗?
这回轮到汪红妹脸红了,那就走吧。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9章:第九章 抚孤怜贫”内容快照:
『第九章 抚孤怜贫』
第九章~孤怜贫九潭有个塔林村,塔林村由十多个自然的垸落组成,每一个垸落多则十几~,少的只有两三~,棋子一样散布在各个~坡。从树林的~隙间开垦出几片巴掌大的坡地,种~花生,~薯,高粱,黄豆等各种农作物,没有土壤的~地非常贫瘠,农作物产量不大,收~菲薄,庄~人日子过得~巴巴的。眼~距离挖~薯的时节还早,但李成富等不及了,在县一中读书的~儿几次来信都说学校在催~学费。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