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了山崖,那山便眨眼间绿透了,百花竞相开放,花香四溢,惹得蜂蝶满山起舞,正是三月艳阳天。
“小舟仰卧观飞雁,野径斜倚听唳鸿,最爱溪桥涨春水,偏怜岫岩生晓云。…………”山脚下传来一阵浑厚的歌声,紧接着转过来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肩扛木桨,手提木桶,大步而行,神态甚是怡然自得。其身后跟着一位七八岁左右的孩童,他显是被这浓浓的春意所感,是以一路走走停停,落后老者许多。
“爷爷,快看,好大一只蝴碟!”小家伙久居荒山,除爷爷无人同玩,只好与这些生灵同乐。
老者放下手中物事,回身慈祥地注视着追逐蝴蝶的孙儿,微微叹了口气。
忽然,一阵“得得得”的马蹄敲击声,打破了山谷的寂静。老者脸色一变,这深山何来马蹄声?正要招呼孙儿离去,遥见山脚下驰过来四骑,凝目细观,四人均是蒙古武士装束,腰挎长刀、箭壶,斜背强弓,模样甚是骠悍可怖。四人勒住坐骑,为首一人道:“好造化!好造化!想不到这南蛮之地竟有如此好的景致!真是好去处!可惜呀,可惜!”又一人道:“将军,何事可惜?”那被称作将军的人道:“我是说可惜南蛮这花花江山竟拱手送给了咱们!”说完四人哈哈一阵狂笑。老者只觉一阵怒火从心底升起,捏紧了五指。
忽一人“咦”了一声,四人交头接耳一番,老者运足功力,只惜距离太远,四人说得又轻,是以竟不知他们在密谋什么。忽为首之人挽弓搭箭,弓似满月,箭似流星竟直奔那孩子而去,眼看那箭带风而至,就要穿心而过,那孩子仍茫然无知,自顾自地玩耍。四人为将要看到的一幕惨剧而大声狂笑,竟视我南朝人如草芥!
就在这千均一发时刻,忽听“嗖”的一声响,一颗石子破空而至,正中箭簇,那箭距孩子一步之遥,竟斜斜坠下,真是险之又险。
四人大为诧异,箭长而石弱,且石后发而至,竟能将这穿石之箭击落,其力道与巧劲均非属一般。四顾并无旁人,惟一老者而已。一人喝道:“喂,老头,是你搞得鬼吗?
老者一言不发,回身一把抄起那孩子,竟掉头上山而去。四人大是愤怒,自入中原以来,横冲直撞,长驱直入,百姓见之均是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更无一人敢如此。
四人不约而同弯弓搭箭,齐射而之,竟是要置这爷孙二人于死地,眼看四箭穿石之箭已至身后,又要贯心而过。老者忽转身放下孩子,抽出木桨,凌空一击,只听“哆哆哆哆”声响,四箭竟齐射在木桨上!要知四箭力道、方位均不同,而老者竟能在瞬间同用木桨接住,这份功力更属罕见。四名蒙古兵惊奇地张大了嘴巴,怔立在马上。
老者脸上杀机忽现,他慢慢地**四箭,突然往后一甩,只听几声闷哼,四名蒙古兵倒栽马下而死。只见那四箭均是穿吼而过,四箭同时发出,而分击不同方位,竟不落空,这份功力、巧劲比先前接箭之手法又高明了许多。
那孩子惊恐道:“爷爷,他们死了?”
老者面色凝重,忽仰天长叹:“原想在此桃源福地清修,此生不再涉足江湖俗事,岂料蒙古狗贼侵我大好江山,扰人清修。想我大好河山已尽数落入蒙古之手,再无清静之地。青儿,来帮爷爷埋了这几具臭皮囊吧!”
说完,以桨作锄,暗运神力,眨眼间竟挖得五尺见方的深坑,青儿将四具尸体推入坑中,仔细掩埋,并覆上花草以掩饰,老者赞许地看了看孙儿道:“将这几匹马赶入深山中去吧!”青儿一一照办不题。
本章已完结,下一章内容更精彩喔。
下一章“第2章:巧遇”内容快照:
『巧遇』
日薄西~,夕阳的余晖将青~涂抹得一派金碧辉煌,~坡~大树~的几~茅屋将青~点缀得多了几份情趣。茅屋前的石凳~端坐着一老一少,正是那被唤作青儿的爷孙俩。那老者缓缓道:“青儿,咱们今日杀了这四个蒙古狗贼,不数日,他们定会找~来的,爷爷倒不是就怕了他们,只是担心你呀!爷爷原以为在此地清修,不问江湖事非,谁知还是躲不开,我以前都想左了。你长大了,有些事,我也该告诉你才是!”太阳
~~